首頁 > 1-3歲 > 幼兒教育 > 父母到底要不要帶孩子上早教課

父母到底要不要帶孩子上早教課

來源:寶貝周    閱讀: 1.0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沒給孩子上早教課,真的會慢人一步?孩子纔出生,很多大人就開始急着早教了,其實我並不反對早教——如果早教的目的在於。

父母到底要不要帶孩子上早教課

①讓孩子考上某個明星幼兒園,

②讓孩子早早學會多門語言,

③安撫家長的焦慮之心,

④反正家長閒着也是閒着,

⑤已經請了專人進行早教,感覺多教點更回本,

⑥嬰兒沉迷於早教玩具無法自拔,不需要人陪,節省了大人的時間和精力(←這樣的玩具請多多推薦給我)……

那麼,完全可以進行早教。

但如果早教的目的是“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就要考慮早教帶來的效果是否能持續到成年,對一生又會有多少影響?花在早教上的時間精力金錢,是否可以花在更好的地方?

早教之於嬰兒,有點像營養之於健康、金錢之於幸福感

當一個人營養非常不足、金錢極端貧窮的時候,絕對健康很差,幸福感很低。然而,營養充足均衡到一定程度、金錢多到一定程度(比如美國是年收入5萬美元)就夠用了,再往上加,也不能提升多少健康與幸福。早教也是如此。

如果家長虐待嬰兒,極端忽視嬰兒的話,絕對會有很大的負面影響。但如果要給予正面影響的話,達到“普通水準”就足夠了。

壞無止境,好有上限。

爲什麼呢?因爲嬰兒生來就是能適應各種環境的。嬰兒能學會各種母語,愛上各地口味,習慣各色習俗,依戀各類(正常性格範圍內的)家長……不但如此,嬰兒天生就知道,什麼階段要去尋求哪些“輸入”,練習哪些“輸出”:在學習語言的敏感期,ta自然會更注意你口中發出的聲音,而不是去模仿雨滴風吹鳥鳴。在發育到可以抓滾爬走的時候,ta也自然會努力學習控制自己的身體。

0~2歲這個階段的大腦發育,是所謂“經驗-預期型腦發育”(experience-expectant brain growth)。嬰兒們看人臉,看其他物體,聽說話聲,聽其他聲音,被大人喂吃喂喝,自己吃吃喝喝,洗澡,穿衣服,觸摸東西,探索環境……在這些過程裏,他們的視覺、聽覺、運動、社交、情緒、語言等等能力,都會飛速發展。

至於家長們重視的識字、算數、音樂、美術……這些都是2歲以後的事情。拉小提琴也好,書寫文字也好,所有特殊技能的學習,都不必急着在生命裏的頭幾年進行。大腦可以終身學習,不斷提高,進行所謂的“經驗-依賴型腦發育”(experience-dependent brain growth )。

打個比方,0~2歲,大腦就像在搭房屋框架。等“房屋框架”搭好,纔可以進行具體的“精裝修”。

在頭兩年這個階段,教育“方向盤”就交給嬰兒吧。日常生活就是他們最好的學習。大人麼,只要不虐待,不阻礙,跟嬰兒說說話,保證他們好好活着就行啦。

這麼說來,0~2歲的早教簡直不可能失敗嘛?

其實也有失敗的例子。

最著名的“日常生活貧乏導致的早教失敗”,是一羣羅馬尼亞孤兒。

在1960年代,羅馬尼亞爲了促進人口增長,禁止避孕和墮胎。孩子確實被生出來了,但很多家長卻無力撫養——會選擇避孕墮胎本來就是因爲大人權衡後覺得無力負擔啊。結果,棄嬰大量出現。羅馬尼亞政府於是建了大量孤兒院,將這些棄嬰收容入院。

當時的羅馬尼亞經濟很差,這些孤兒院很快就面臨困境,沒錢、少糧、缺人。看護者們將嬰兒們綁在牀上,嘴邊放一個裝有稀粥的奶瓶,然後就任由他們數小時甚至數日無人理睬。嬰兒們則不哭不鬧,躺在滿是跳蚤和便溺的牀褥上,靜靜望着天花板。

很多嬰兒死去了,一些嬰兒則幸運地活着離開了那個“嬰兒集中營”,但噩運並沒有完全結束。

研究者追蹤研究了一些被英國和加拿大家庭收養的羅馬尼亞孤兒,結果發現,“被收養的時機”至關重要。

如果是在4~6個月大之前被收養,後來就基本可以追到正常兒童的發育水平。如果是6個月大之後才被收養,那麼進步就相當困難。8個月大以後才被收養的,幾乎不可能追上正常兒童。在孤兒院裏呆得越久,後來就落後得越明顯。這些孩子認知能力更差,更有攻擊性,更經常生病,成績更差……即使在被收養6年半後,他們的壓力激素皮質醇水平仍然很高。

極端貧乏的早期生活,給大腦留下了深刻的影響。

相比之下,每一個有人照看的孩子,都是幸運的。被大人愛着保護着,和大人一起生活,是一種特權。得到這些,對嬰兒就已經是最好的早教。

那麼,如果努力早教,結果會怎樣呢?

說實話,有些研究確實發現早教能提高嬰兒早期智商(如MDI、CFY等)。

然而,2歲及之前的智商,跟成年後的智商無關。

原因可能有:

①智商測量方式不同,2歲前只能檢測一些動作能力、感知反應,2歲後更多地檢測語言文法、推理計算等。

②嬰兒智力發展纔剛開始,誤差和變動都較大。

③目前早教方式沒有一種能產生長期可持續的效果。

嬰兒長大後的智商跟什麼有關呢?跟父母的智商和教育水平有關。

也就是說,如果把給嬰兒早教的時間省下來,父母自己多成長一點,沒準對孩子的長期發展更有好處。

畢竟,你無法教給孩子你自己都不懂的東西。

以上是早教無用論,研究界甚至還有早教有害論——如果嬰兒還沒準備好就遇到太難的刺激,也許反而會削弱嬰兒的學習動力。另外,如果早教沒有明顯效果,父母也許會過早地對嬰兒失望,這種負面期望會影響嬰兒。

所以說,大人到底能做點什麼呢?

①儘可能地多和嬰兒說話說話,評論眼前看到的一切——物品,事件,動作……我們跟嬰兒說的話越多,她們的小腦袋能用於分析的數據就越多。如果大人會外語也可以說,不過,外語至少要佔到日常的1/3,才能成爲“第二母語”這樣的存在。

②和嬰兒一起玩安全的日常用品。玩耍是在培育創造力、解決問題的能力、社會交往能力、集中注意力的專注力。玩耍就是在學習。

③強調努力,而非結果。不需完美,只需去做。每個人都會犯錯誤,包括大人在內。允許自己犯錯,也允許孩子犯錯。重要的是,不要停止嘗試,不要停止努力。同時,不要給自己太大壓力。

就我來說,我會這樣評估每日的育兒結果——

√√√滿分

過程:喂ta吃喝嬰兒食物。給ta換尿布。和ta說話、唱歌、玩耍。不打,不虐待,不激烈搖晃。

結果:活着,沒有受到傷害。

√及格

過程:喂ta吃喝。給ta換尿布。不打,不虐待,不激烈搖晃。

結果:活着,沒有受到不可逆的傷害。

採用這種標準,就會少打幾次老公對其他幫忙照顧孩子的大人常懷感恩之心了。

至於早教,以後再說吧。

就算是愛因斯坦他媽,也是從6歲纔開始讓他學鋼琴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