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學前教案 > 孩子捱打,到底要不要教TA還手?

孩子捱打,到底要不要教TA還手?

來源:寶貝周    閱讀: 9.27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1孩子若是自身沒有出現情緒問題,父母不必干預我家孩子一歲半,上週末我們帶她去兒童樂園的模擬超市玩,孩子玩得非常高興,不停地推着推車撿各種蔬菜水果,然後推到收銀臺掃碼……不一會兒,來了一個小男孩,跟我家孩子差不多大,一把搶過掃碼槍。我家孩子當然不願意了,衝過去就搶。小男孩急了,伸手就給了我家孩子一個耳光。
見到孩子被打,我急得大喊“別打”,急忙想要過去拉開他們。我家孩子一開始沒有反應,我大喊之後,她馬上咧嘴哭了,還手快地伸手還了對方一巴掌。最後,兩個孩子都大哭起來,我們幾個家長也都十分不好意思,只好互相道歉之後匆匆帶着孩子離開了。
說實話,我和孩子爸都沒有這方面的應對經驗,我想知道今後孩子之間再發生類似衝突,我們做父母的應該如何處理呢?另外我還有一點疑惑,孩子被打好像沒什麼反應,卻在我喊“別打”之後動了手,是不是我的話起了反作用?下次遇到這種情況,我該怎麼做?
父母首先要認識到,孩子在一起玩耍,偶爾發生爭吵、打鬧是十分正常的,只要孩子開心地投入其中,且沒有出現情緒上的問題,大人完全可以不用幹預。上面這位媽媽的求助其實就很能說明問題。正是媽媽激動的情緒反應誘發了孩子的哭和還手行爲。
很多父母十分擔心,“不管不是任由孩子被欺負嗎?這樣孩子不是很容易受傷/吃虧?”“我家孩子那麼弱小,那不是一直會受欺負?”其實孩子本身並沒有“吃虧”“不吃虧”的想法,這些想法更多的是父母灌輸和賦予的。
仔細觀察兩個孩子的相處就會發現,他們之間是通過不斷的肢體接觸來交往的,如通過推、攘、搶、奪等,來試探摸索人際間的距離、邊界甚至底線。所以父母要做的就是,不打擾孩子社會化的探索,在一旁保證孩子基本的安全即可。
至於父母所擔心的“怕孩子吃虧”,其實關鍵在於平日的教養過程中。平日裏,父母需要做的是尊重孩子,保護孩子的自我意識,允許孩子表達、做決定的權利,教會孩子區分邊界,這樣養大的孩子,就一定懂得在必要的時候捍衛屬於自己的權利。
譬如羅靜老師曾講過她家開心的例子。羅老師不曾刻意教開心如何解決社交衝突,只是在開心和其他孩子一起玩的時候,永遠保持一定距離,待在一邊。開心卻自己發展出了一種應對打人的孩子的策略,那就是跑——距離想要傷害自己的人遠遠的。誰說這不是一種適合孩子自己的好方法呢?
父母的干預越少,孩子們的智慧就越多。
可惜的是,實際教養中,有的父母本身奉行的就是“棍棒底下出孝子”,對孩子不是打就是罵、總是呼來喝去的,一點兒也不尊重孩子。再或者,有的父母見不得自己的孩子在外受一點委屈,總是告誡孩子“對方打你一巴掌,你就得還他兩巴掌”。
這類教育很值得擔憂。教育的結果可能會是什麼樣子呢?
長期被父母打壓、暴力相對的孩子,極有可能變得膽怯,缺乏安全感,自卑、無助,害怕向外探索。這樣的孩子,最後甚至連基本的反抗都學不會。
另一種可能,是孩子會認同暴力,恃強凌弱,遇事就用拳頭解決,打不過就甘受欺負,並認爲理應如此。這樣的孩子,特別容易在外頭磕磕碰碰,甚至頭破血流。


2父母是孩子問題的調解者而非參與者,需客觀解決問題父母不要隨意干預孩子們的社會化,不僅對孩子有好處,其實對大人有時候也是有好處的。

比如一位父親發來信息說:
昨天下午,我家孩子跟鄰居家孩子一起玩兒,玩着玩着,兩個孩子就扭打在了一起。我從看到他倆摟一塊時就過去拉我的孩子,試圖阻止他倆別摟那麼緊。我剛分開倆孩子,對方孩子的爸爸就過來一把扯起我家孩子,然後往一邊推。
事情發展得太快,當時我有點蒙,我孩子也不知所措。兩個孩子是一個幼兒園的,我們兩家也是鄰居,平時都很熟,兩個孩子關係也很好。本來孩子鬧着玩,大人不應該參與,但我實在氣不過他的行爲,就說了一句,“推什麼推?!”結果對方火了,“怎麼着?就許你家孩子欺負人啊。”說着他還推了我一下,說實話,我心裏很窩火,但看孩子都在看着,就忍下了,帶着孩子離開了。
我想知道的是,孩子間發生衝突,大人怎麼處理?對方家長那麼不講理,今後要不要禁止我的孩子跟他家孩子玩?
看這位父親的問題時,我腦海中浮現出一則《父與子》的漫畫:兩個孩子在一起玩耍時發生了爭執,各自找來了自己的父親調解。誰知,兩個大人反而爭執不下,並大打出手,反觀呢,兩個孩子早已開心地又玩到一起了。
孩子捱打,到底要不要教TA還手?

這很好地說明了兩件事,一個是,孩子之間發生爭吵很正常,而且孩子的情緒轉變得很快,一會兒就好了,且他們是不大記仇的,過後又會玩到一起。這是因爲他們本身就將爭吵視爲遊戲的一部分,他們就是在遊戲的過程中學會人際交往和處理社會關係的。另一個是,大人往往很容易將自身的情緒代入到處理孩子問題的過程中,因此會產生“吃虧”“是非對錯”的觀點,總想要爭個是輸贏對錯,於是就有了爭吵。
所以,大人不干預當然是最好。可也許你會說,有時候孩子們發生爭執了,的確需要大人調停呀,那這個時候怎麼辦?
一般而言,當孩子出現打鬧等行爲,父母介入時一定要公平對待,對事不對人。父母要做的是孩子問題的調解者而非參與者,要理智並客觀地解決問題。
首先是分開爭執打鬧中的孩子,檢查孩子的身體,看孩子是否受傷,這樣做是作爲監護人第一首要做的事。父母這樣做的同時,其實也是在向孩子展示“人身安全”的重要性,教給孩子即使是在玩耍時也要注意自身和對方的安全。孩子受了傷,父母要第一時間及時處理。若是自家孩子的過錯導致對方受了傷,父母不能推諉,要積極配合解決。父母的積極處理方式和正面態度會影響到孩子,孩子也會反思自己的行爲是否恰當,並試着從他人的角度思考問題。
其次,父母要長按孩子的情緒,接納他們當下的情緒狀態,並引導孩子發泄和表達出自己的情緒,這樣做對孩子來說本身就是一種情緒安撫,也更容易取得孩子的信任,將有助於問題的解決。然後,父母再幫孩子們分析當時發生的事,並引導孩子思考遇到此類問題時如何做會更好,有沒有更恰當的方式解決,當下能做些什麼,並將解決問題的主動權教給孩子。
對於大人來說,其實只要父母一方的解決方式客觀得當,對方大人也會心悅誠服的。即使是對方胡攪蠻纏、不通情理,只要自己做到問心無愧,就能心安了。


3當孩子因爲“被打”出現情緒困擾時,給孩子心理支持我認識一位媽媽,她的男孩4歲了。打從開始和其他小孩一起玩,這孩子身上的傷就沒斷過。孩子看起來沒有受到多少影響。只是有時候被打疼了,情緒會低落。這位媽媽爲這個事情沒少憂心。

值得敬佩的是,她既沒有一怒之下教孩子“誰打你,你就打誰”,更沒有因此阻止孩子和其他小朋友玩兒。而是陪孩子看那些富有力量對抗的繪本,或者乾脆給孩子編故事。故事的背景常常是這樣的:
你的面前站着一個惡狠狠的人,不讓你回家,你怎麼辦呢?
寶貝,這有一條黑暗的路,你必須要走過這條路……
現在,我們要講一個你自己的故事,你有一個任務,那就是去消滅一頭兇惡的怪獸……
故事的結局,總會在媽媽一步步的引導下,讓孩子戰勝虛擬的敵人。而當孩子表現出退縮的時候,媽媽從不嘲笑。她甚至告訴孩子,自己曾經也很膽小。
除此之外,媽媽還會多營造機會,讓爸爸陪孩子玩力量對抗的遊戲。說白了,就是“打架”。經常地,爸爸會被孩子打敗。然後孩子就會興奮地哈哈大笑。
後來,這位媽媽告訴我:現在,他仍然不是一個強悍的孩子。但是,當別人有傷害他的動作時,他能夠自己大聲制止,或者走開。他開始會按照自己的判斷,去選擇和誰一起玩……
我相信,這個孩子長大後,一定會像一個真正的男人一樣有擔當,又有智慧。
綜上,面對孩子“被打”,父母千萬不要單純陷入“要不要教孩子還手”這樣一個侷限的維度中去,因爲我們很容易會被“護犢子”的情緒綁架,而看不到更好的方法。
需牢記:在孩子們的衝突中,父母的最終目標,是要教會孩子自我保護,並找到適合自己的解決辦法。爲此,父母必須要學會尊重孩子,愛孩子。平日裏看見孩子們之間發生的小衝突,最好信任孩子能夠處理得好,把孩子們之間的衝突還給孩子自己,唯此,孩子才能找到屬於自己的衝突解決之道。
這下面的視頻中,羅老師也對不同年齡段的孩子打人的現象做了比較詳細的分析: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