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營養食譜 > 飲食常識 > 正確認識調味料

正確認識調味料

來源:寶貝周    閱讀: 1.3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味精是否十惡不赦?

走進坊間食店,絕大多數都會用“不加味精”來作爲穩定食客信心的招牌。味精是否十惡不赦?抗拒味精的人認爲味精是化學制品,除了吃後會令人口渴外,還有可能引起嚴重的身體反應如虛弱、心悸、全身性蕁麻疹、氣喘、頭痛、肚痛等,這堆反應還有一個名字“中國餐館併發症”。

正確認識調味料

正確認識調味料

味精是否真的對人體會帶來副作用?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DA)經過重複確認後,也認爲味精是安全的食物材料;而味之素公司也強調他們生產的味精原料是甘蔗、玉米、甜菜、木薯和稻米等天然物料,但爲何還會有副作用?味精公司並沒有提供原因,但指出每人每日的攝取量應有一定的限制。

每日攝取量不超七克

味精所包含的成分,原來卻在我們身體上和許多食物上找得到。據味之素公司介紹,味精的化學名稱是穀氨酸單鈉(MSG),當中的主要成分是穀氨酸鹽(glutamate),它不但常見於肉類、魚類、蔬菜等食物中,在人奶中也可以找到其蹤跡;事實上,我們會覺得食物很好味,當中很大程度是人類對穀氨酸鹽的反應,外國的有關研究也發現,人體的肌肉、大腦、腎等組織器官大約含有一點四公斤的穀氨酸鹽。

小心其他調味料

營養師指出,大家都把焦點對準味精,其實日常生活中我們在使用調味料也頗有危機,先說不可少的鹽,大家都知道鹽是人體不可少的東西,煮菜少不了,但原來香港人每日鹽份的攝取量達九至十一克,比理想的攝取量每日六克高出許多。其實並不是我們吃的菜菜加入過多的鹽份,而是我們對一些高鹽份的調味料不在意,好像魚露、吃炸薯條沾著吃的茄汁都是高鹽份的東西,只是其鮮味和甜味把鹹味蓋掉。

就算不加鹽,我們使用的調味料也有高脂的危機,好像一些咖喱汁、葡汁、燒烤汁的醬料,只要略爲留意一下其成份,你會發現這些醬汁當中很大部分的比例是油和脂肪,吃進肚子引起的後遺症可能比味精還大。

當大家對味精集中注意力時,你會發現不少調味料、或是食品中加入的調味料都有一個名字“增味劑”、“味道強化劑”,以取代味精的地位,有的會在一旁附註含有味精,但有的卻沒有標明,這些東西是好是壞也難以下結論,可是你又怎能不用呢?

不想讓調味料成爲你日常飲食的危機來源,營養師說,倒不如多來點“西化”,儘量利用天然的調味料,其實一樣可以煮出五味俱全的菜菜。

孕前飲食禁忌
飲食常識
美食文化
飲食調理
中醫養生
美食資訊
奶粉知識
四季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