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營養食譜 > 美食資訊 > 最愛喝酒國家評選中國名列第二 引發網友共鳴

最愛喝酒國家評選中國名列第二 引發網友共鳴

來源:寶貝周    閱讀: 2.3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最愛喝酒的國家是哪些國家呢?近日有外媒評選出世界10大最愛喝酒的國家,其中中國名列世界第二,而這一結果也引發了不少網友的共鳴,喝酒在中國已經成爲重要的社交手段。

近日外媒評出世界10大最愛喝酒國家,排在第一位的是英國,中國則是世界第二大愛喝酒的國家,中國人愛喝白酒,醉了就喝醒酒湯。3-10位分別是俄羅斯、法國、厄瓜多爾、摩爾多瓦、韓國、烏干達、德國和澳大利亞。

最愛喝酒國家評選中國名列第二 引發網友共鳴

  新聞解讀

  “世界第二飲酒大國”背後的飲酒暴力與精神空虛

客觀來說,“世界最愛喝酒國家”的評選只是一家之言,不一定完全科學可信。但“中國是世界第二大愛喝酒的國家”的結論卻引發了不少網友的共鳴:國人愛喝酒,是不爭的事實;無論是官場還是坊間,還都有“無酒不成宴”的規矩;喝酒已經變成社交的最要手段;官場更有公款招待的推動,早在十幾年前,坊間就有“中國官員一年喝掉一個西湖”的豪邁結論。現在得出個“世界第二”的結論,想必也在情理之中。

只是,這個“世界第二”,恐怕是全體國人的無法承受之生命之重。飲酒影響到了社會的方方面面,從交通安全到官場風氣,從個人花銷到公款消費,從個人健康到整個社會的運轉規則。如果說“GDP世界第二”、“政府財政收入世界第二”都可以算是值得驕傲的消息,那麼,這個喝酒方面的世界第二,則更多的是一個壞消息,至少是一個憂大於喜的消費。

長期以來,我國社會形成了一些極不正常的勸酒文化。在酒桌上,喝酒往往變成一種暴力。出現了司空見慣的“暴力飲酒”和“飲酒暴力”。之如一些“見面禮,杯杯都要見底”、“感情鐵,喝出血”、“感情深,一口悶”、“感情淺,舔一舔”式的勸酒口令,在酒桌上被運用地翻雲覆雨,靈活自如。而這樣的勸酒文化,放眼世界,似乎只有我們社會纔是如此。可糾結的是,在請客時,我們習慣於運用這些勸酒令;當我們變成客人時,卻又反過來深受其害。

尤其在官場之中,飲酒暴力更是瘋狂肆虐。“能喝八兩喝一斤,這樣的同志可放心”、“能喝一斤喝八兩,這樣的同志要培養”、“能喝白酒喝啤酒,這樣的同志要調走”、“能喝啤酒喝飲料,這樣的同志不能要”、“公家出錢我出胃,吃喝爲了本單位”、“領導幹部不喝酒,一個朋友也沒有”、“中層幹部不喝酒,一點信息也沒有”、“基層幹部不喝酒,一點希望也沒有”、“紀檢幹部不喝酒,一點線索也沒有”……這樣的酒文化,導致出現了另外一個“中國式現象”——酒量是最重要的一個項工作能力,被許多人視爲是可以升職發財的資本。酒文化橫行於官場,在某種程度上,擾亂了政府正常的辦公秩序、運行機制和資源分配方式。

筆者認爲,“中國式勸酒”在本質上是一種非常落後的江湖文化,甚至可以算作是“土匪文化”。清代人阮葵生在《茶餘客話》中就寫道:“君子飲酒,率真量情;文人儒雅,概有斯致。夫唯市井僕役,以逼爲恭敬,以虐爲慷慨,以大醉爲快樂,士人而效斯習,必無禮無義不讀書者。”不必諱言,與當下文明而言,既格格不入,又南轅北轍。

酒文化暴力化,還從生活層面反映着國人生活的精神空虛。因爲缺少精神寄託,不拼工作拼酒量,或是借用酒精麻醉自己,也就成了許多人的生活常態。有事情可做的人,斷然不會將時光浪費於觥籌交錯、推杯換盞之中。

改變當下我國社會的飲酒暴力,脫掉“世界第二飲酒大國”的帽子,至少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一者,要在根源上遏制公款吃喝,把“八項規定”制度化、常態化,在官場之中杜絕喝酒之風;二者,改變酒品的過度宣傳與過度包裝,並要讓“飲酒過度有害健康”這樣的觀念普及開來;三者,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改變社會的酒文化,我們每個人都有不可推卸的那份責任。(觀點中國王傳濤)

  微言大義

@米素雅z:感情深一口悶嘛!

@SALALAH:中國人無酒不成宴,莫言就寫過一篇《酒國》的小說。

@閒雲野鶴:中國爲何不是第一?那麼多酒廠,那麼多酒廣告,那麼多酒宴,那麼多酒鬼,卻排第二?

@陳術:中國明明很多不喜歡喝酒的,湊到一起不喝就感覺感情不到位,必須喝,不喝還不給人家面子,也不知道這種腦殘規矩怎麼沿襲下來的!

@蒼海一鼠:無酒不成席,酒酣人情暖。

  中國酒文化歷史源遠流長

史前:從最早的中華五千年文明之前——史前時代,原始部落的人們採集的野果在經過長期的儲存後發黴,然後形成酒的氣味。經過最初的品嚐後,他們認爲,發黴後果子流出的水也很好喝,於是,就開始了釀酒文化。在原始社會,我國釀酒已很盛行,遠古時期的酒,是未經過濾的酒醪,呈糊狀和半流質,對於這種酒,不適於飲用,而是食用,故食用的酒具一般是食具,如碗,鉢等大口器皿。

夏朝:夏朝酒文化十分盛行,商人善飲酒,夏朝有一種叫爵的酒器,是我國已知最早的青銅器,在中華歷史上具體重要地位。古云:“杜康造秫酒”,杜康作爲夏王朝的五世國王,親自造酒,可見當時人們對酒的重視程度。鄉人於十月在地方學堂行飲酒禮:“九月肅霜,十月滌場,朋友斯饗,日殺羔羊,躋彼公堂,稱彼兕觥,萬壽無疆”,由此詩充分展示了夏朝的酒文化。

商代:商代釀酒業十分發達,青銅器製作技術提高,中國的酒器達到前所未有的繁榮。作酒有了成套的經驗,出現了“長勺氏”和“尾勺氏”這種專門以製作酒具爲生的氏族。當時的酒精飲料有酒、醴和鬯,飲酒風氣很盛,特別是貴族飲酒極爲盛行,酒的廣泛飲用引起商統治者的高度重視,紂王造酒池可行船,整日裏美酒伴美色,商代留下了“酒色文化”。

周代:周代大力倡導“酒禮”與“酒德”,把酒的主要用途限制的祭祀上,於是出現了“酒祭文化”。周代酒禮成爲最嚴格的禮節,周代鄉飲習俗,以鄉大夫爲主人,處士賢者爲賓。飲酒,尤以年長者爲優厚,“六十者三豆,七十者四豆,八十者五豆,九十者六豆”。其尊老敬老的民風在以酒爲主體的民俗活動中有生動顯現。這即是周代的“酒儀文化”。

春秋戰國:春秋戰國時期,由於鐵製工具的使用,生產技術有了很大的改進,農民“早出暮歸,強乎耕稼樹藝,多娶菽粟”,生產積極性提高,使生產力有了很大發展,物資財富大爲增加。這就爲酒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物資基礎,所以,春秋戰國時期的文獻,對酒的記載很多:

《論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爲孝乎。”

《詩經·幽風七月》:“十月獲稻爲此春酒以介眉壽”

《詩經·小雅吉日》:“以御賓客且以酌醴。”醴,酒的一種,系甜酒。

《禮記·月令》:“孟夏之月天子飲酎用禮樂。”酎,重釀之酒,配樂而飲,是說開盛會而飲之酒。

《禮記·玉藻》:“凡尊必尚元酒唯君面尊,唯餉野人皆酒,大夫側尊用木於士側尊用禁。”尚元酒,帶懷古之意,系君專飲之酒。春秋時分國人和野人,野人是指普通羣衆。餉野人皆酒,意思是讓他們一般的飯菜,喝普通的酒。木於、禁是酒杯的等級。

從商周至春秋戰國時期,特別是北方遊牧民族,其酒器主要以青銅製品爲主。釀酒技術已有了明顯的提高,酒的質量隨之也有很大的提高,飲酒的方法是:將釀成的酒盛於青銅壘壺之中,再用青銅勺挹取,置入青銅杯中飲用。

秦漢:秦朝經濟的繁榮,釀酒業自然也就興旺起來。秦漢年間出現“酒政文化”,統治者站在“講政治”的高度屢次禁酒,提倡戒酒,以減少五穀的消耗,最終屢禁不止。漢代時期對酒的認識進一步加寬,酒的用途廣爲擴大,東漢名醫張仲景用酒療病,水平相當高。調和人倫、獻諛神靈和祭祀祖先是漢代基本酒文化功能,以樂爲本是漢人酒文化的精神內核。秦漢以後,酒文化中“禮”的色彩也愈來愈濃,酒禮嚴格。而東漢末年,酒文化從以樂爲本向以悲爲懷的轉變。

兩漢時期,飲酒逐漸與各種節日聯繫起來,形成了獨具特色的飲酒日,酒麴的種類也更多了。漢代之酒道,飲酒一般是席地而坐,酒樽入在席地中間,裏面放着挹酒的勺,飲酒器具也置於地上,故形體較矮胖。

三國:三國時期作爲我國的酒文化的發展時期,不論是技術,原料,還是種類等都有很大進步,三國時期的酒風極“盛”,酒風剽悍、嗜酒如命,陶元珍先生評價三國酒風時曾引用這樣一段話:“三國時飲酒之風頗盛,南荊有三雅之爵,河朔有避暑之飲。”三國勸酒之風也頗盛,喝酒手段也比較激烈。

魏晉南北:秦漢年間提倡戒酒,到魏晉時期,酒纔有合法地位,酒禁大開,允許民間自由釀酒,私人自釀自飲的現象相當普遍,酒業市場十分興盛,並出現了酒稅,酒稅成爲國家的財源之一,因此就有了“酒財文化”。魏晉南北朝時期名士飲酒風氣極盛,藉助於酒,人們抒發着對人生的感悟、對社會的憂思、對歷史的慨嘆。酒的作用潛入人們的內心深處,從而使酒的文化內涵也隨之擴展了。

魏晉時期之酒道,此時期開始流行坐牀,酒具變得較爲瘦長,此外,魏晉南北朝時出現了“曲水流觴”的習俗,把酒道向前推進了一步。

隋唐:唐宋時期的酒文化是酒與文人墨客大結緣。唐朝詩詞的繁榮,對酒文化有着促進作用,出現了輝煌的“酒章文化”,酒與詩詞、酒與音樂、酒與書法、酒與美術、酒與繪畫等,相融相興,沸沸揚揚。唐代是中國酒文化的高度發達時期,唐代酒文化底蘊深厚,多姿多彩,輝煌璀璨。“酒催詩興”是唐朝文化最凝鍊最高度的體現,酒催發了詩人的詩興,從而內化在其詩作裏,酒也就從物質層面上升到精神層面,酒文化在唐詩中醞釀充分,品醇味久。唐朝酒肆日益增多,酒令戰風行,酒文化融入了中國人的日常生活中。

唐人崇尚“美酒盛以貴器”。其酒道,飲酒大多在飯(食)後,正所謂“食訖命酒”“食畢行酒”“烹雞設食,食畢,貰酒欲飲”。當時的飲酒之道,是在食畢進行,飽食徐飲、歡飲,既不易醉,又能借酒獲得更多的歡聚盡興的樂趣。

宋遼金元:宋朝酒文化是唐朝酒文化的延續和發展,比唐朝的酒文化更豐富,更接近我們現今的酒文化。酒業繁盛、酒店遍佈,宋代酒店強調名牌的文化個性。金代北方民族素有豪飲之風,有着濃厚的酒文化底蘊,金代有着燒鍋酒文化。而元代出現了燒酒(阿剌吉酒)。此外,宋代發明了蒸餾法,從此白酒成爲中國人飲用的主要酒類。

明清:明代起義烽煙不斷,清王朝不御外侵,百姓四處遷徙避患,地域文化的形成促進“酒域文化”的產生。明清以後,酒已成爲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的飲品,每逢佳節節令,“專用酒”十分流行,如元旦飲椒柏酒、正月十五飲填倉酒、端午飲菖蒲酒、中秋飲桂花酒、重陽飲菊花酒。清代有 “酒品之鄉,京師爲最”之說,當時京城的達官貴人們比較崇尚黃酒,中下層百姓則多喜歡價廉味濃的燒酒。

明清兩代可以說是中國曆代行酒道的又一個高峯,飲酒特別講究“陳”之字,以陳作酒之姓,“酒以陳者爲上,愈陳愈妙”。此外,酒道推向了一個修身養性的境界,酒令五花八門,所有世上的事物、人物、花草魚蟲、詩詞歌賦、戲曲小說、時令風俗無不入令,且雅令很多,把中國的酒文化從高雅的殿堂推向了通俗的民間,從名人雅士的所爲普及爲里巷市井的愛好。把普通的飲酒提升到講酒品、崇飲器、行酒令、懂飲道的高尚境地。

新中國:當今,酒文化的核心便是“酒民文化”。人的酒行爲更爲普遍,酒與人的命運更爲密切,酒廣泛地融入了人們的生活,貼近“生活”的酒文化得到了空前的豐富和發展。如生日宴、婚慶宴、喪宴等等以及相關的酒俗、酒禮,成爲生活內容。

孕前飲食禁忌
飲食常識
美食文化
飲食調理
中醫養生
美食資訊
奶粉知識
四季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