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寶寶護理 > 寶寶呵護 > 綁腿能預防O型腿,這是真的嗎?

綁腿能預防O型腿,這是真的嗎?

來源:寶貝周    閱讀: 1.1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相信很多家長都聽說過不僅如此,爲了預防寶寶長大之後變成羅圈腿,還要將寶寶兩腿拉直用布條捆好。那麼,幫新生兒綁腿真的能預防羅圈腿嗎?這有科學依據嗎?

綁腿能預防O型腿,這是真的嗎?

新生兒O型腿是怎麼回事?

其實在寶寶2歲之前說羅圈腿這件事情都有點爲時過早,造成孩子出現O型腿或是X型腿的主要因素有三個:遺傳因素、後天不良習慣或是維生素D缺乏引起的佝僂病,這些不是光靠綁腿就能解決的問題。這時候肯定有媽媽反問了:可是我看我家寶寶的小腿就是有點彎呀,這正常嗎?

當寶寶還在我們肚子裏的時候,我們就能從B超裏看到他們在子宮裏的狀態,那會兒他們就是蜷縮着腿的。由於子宮很狹窄,所以寶寶需要很長時間一直保持這個動作,等到分娩結束後,他們的腿自然就會有點彎曲或是內八,不是什麼羅圈腿的徵兆,所以我們也無需擔心。

所以在寶寶18個月之前,他的腿都會有一個正常的彎度,我們這時候如果嘗試過把寶寶的腿拉直,一鬆手,最後又會回到原先開始略微蜷腿的狀態,即便在孩子睡覺的時候也是這樣。

但當寶寶的手腳協調和運動能力不斷髮展,慢慢學會爬行和走路之後,到了2歲之後腿會慢慢變得直立,之後3歲半左右由於骨骼發育的特點又會變得趨向於X型腿,最後到孩子8歲左右腿型會變直並穩定下來。

長期給寶寶綁腿的危害

如果我們聽從老人的建議,把寶寶的腿用布條或是其他東西捆綁起來,暫時來看可能只是孩子會用哭鬧抱怨一下,沒什麼太大問題。但時間長了,這個不良影響是很深遠的,甚至可能會導致孩子出現終身殘疾。

綁腿最大的危害是對髖關節發育造成影響,在寶寶還小的時候,髖關節部分(大腿根部股骨頭與臀部的連接處)還處於不穩定的狀況,還在逐步發育中,如果下肢活動是自由的,像青蛙一樣的姿勢向外延展,就能幫助這個關節發育慢慢閉合,穩定下肢與臀部的連接。

但假如孩子的雙腿被緊緊包裹,不給孩子足夠的空間自由活動腿部,下肢的股骨頭就會從髖關節裏跑出來,隨着骨骼長期扭轉讓髖關節無法發育並穩定下來,最後就會引發發育性髖關節脫位(DDH),在寶寶長大之後引發關節疼痛、腿型畸形等嚴重後果。

而且一般給寶寶綁腿的時候老人家都會強調要把寶寶包的緊緊的,這很不利於孩子下肢靜脈血液的迴流和全身的血液循環,而且孩子被包的不舒服頂多也就是哭鬧一下,萬一發生了血液阻塞的意外狀況我們也沒辦法及時發現。

所以,給寶寶綁腿不僅不能幫助矯正羅圈腿,還可能會更不利於孩子的骨骼發育。

如何判斷寶寶是不是出現了羅圈腿?

看到這裏肯定大家又有疑問了,萬一我家寶出現了關節發育不良的情況,我如何及時得知,不延誤治療時機呢?

在家裏有兩個簡單的方法:讓寶寶躺在家裏的牀上,小心地拉直雙腿並向中間併攏,如果是O型腿,觀察兩側膝關節之間的間隙;如果是X型腿,觀察踝關節之間的距離;間距沒有一定標準,但如果超過10釐米就要引起注意。這說明雙腿的彎曲幅度不太一致。

或者也可以將寶寶雙腿分開,彎曲再伸直,看有沒有發出那種明顯的、骨頭“咔擦”的活動聲音,如果有的話,也最好到醫院進行進一步檢查。

綁腿能預防O型腿,這是真的嗎? 第2張

孩子腿型的變化

還有以下情況媽媽也要謹慎處理:一是寶寶的身高一直遠低於同齡人的正常水平,二是2歲之後O型腿變得越來越嚴重,8歲之後還有X型腿的情況。

很多媽媽會對寶寶腿紋不對稱的情況表示很擔憂,但其實嬰兒出現兩側臀紋和大腿紋的情況很常見,僅僅是通過這個現象就判斷寶寶出現了骨骼或是關節發育的不良病症是沒有什麼科學依據的。最好的方法是交由專業的兒童骨科醫生來判斷,他們也需要通過X光片等其他檢測手段,最後才能確診。在這之前,我們無需太恐慌。

而且小嬰兒的腿都胖胖的,有時候肉太多擁擠在一起也會顯得腿彎彎的(栗子媽是認真的,真的有這種可能),所以我們最好不要聽風就是雨,如果發現不對的情況儘早去醫院查清楚是最佳方法。

哪些方法真的能預防O型腿?

能直接有效預防羅圈腿的措施就是及時幫助寶寶補充維生素D,多帶孩子出去曬曬太陽,幫助合成並吸收鈣質,詳細的方法可以看栗子媽之前寫的《多汗、出牙晚、夜間哭鬧,出現這些問題是因爲寶寶缺鈣嗎?》,裏面對於寶寶如何補鈣有具體解釋。

除此之外,在我們平常帶娃的過程中,還要注意科學養育,避免對正在發育中的關節和骨骼造成損害:

任何情況,都要避免強迫寶寶把雙腿併攏在一起

雖然前面說了綁腿不行,但栗子媽沒說蠟燭包不行啊,我們都知道寶寶剛生下來的時候極其缺乏安全感,這時候襁褓能爲寶寶提供一個模擬子宮的撫慰環境,能減少驚跳反應的發生,有助於安眠。但只有一點要注意,不能捆緊,也不能綁起來。

另外平時在使用嬰兒揹帶和嬰兒車、安全座椅時,不要強迫寶寶的腿部併攏在一起,最好保持張開的姿勢,給他們的雙腿留出自由活動的空間。媽媽們平時在購買這些用品的時候,也最好能去門店先將寶寶放進去,選擇稍微寬鬆一點的款式。

嬰兒揹帶有那種經過醫生特別設計的科學款式,主要的目的就是爲了髖關節的正常發育。

最後我們平時在抱寶寶的時候,可以多用青蛙抱的方式,讓寶寶正對我們,托住寶寶的屁股和後背部抱住即可,還多給孩子做髖關節外展的運動,都能幫助預防O型腿的出現。

避免過早站立和學步

在寶寶10個月左右的時候,這時候他已經基本學會了爬行,這時候如果看到周圍有能支撐他的東西,他會逐漸嘗試自行站立。但其實這個時候寶寶的骨骼還比較脆弱,剛開始不要讓寶寶站太久,一旦對正在發育中的骨骼造成損傷,這將是不可逆的。有些寶寶嘗試站立的時間可能會更偏早,這時候媽媽不要讓他們站太久,也不要鼓勵他們去站立。

同時千萬不要因爲想讓寶寶能早點走路,就在孩子還沒準備好的情況下開始用學步車了。栗子媽的建議是最好能靠我們自己彎腰牽着寶寶走路,不要使用別的輔助工具。只有當寶寶的肌肉有力量了,他纔會逐漸開始嘗試自行行走,任何的輔助工具不但不能夠幫助學步,還有可能傷害腿型,出現O型腿的情況。

如果非要用學步車,最好選擇推式的學步車,讓寶寶掌握行走的主動權,避免使用帶滾動輪、寶寶雙腳懸空的學步車。

平常我們也可以多幫助寶寶進行撫觸按摩,做一些有助於腳部運動的親子游戲,如果在寶寶睡覺的時候要用小被子或者睡袋進行包裹的時候,在腳部一定要留足寬大的空間,保持鬆軟。

寶寶呵護
生活護理
急救措施
體檢免疫
母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