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智力發展 > 採桑子羣芳過後西湖好賞析

採桑子羣芳過後西湖好賞析

來源:寶貝周    閱讀: 3.71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採桑子羣芳過後西湖好賞析,這是北宋著名詞人歐陽修晚年退居潁州時寫的一首詞,作者借對西湖美景的描寫抒寫了其寄情湖山的情懷。下面一起來賞析下吧。

採桑子羣芳過後西湖好賞析

作者:歐陽修 朝代:宋代

原文:

羣芳過後西湖好,狼籍殘紅。飛絮濛濛。垂柳闌干盡日風。

笙歌散盡遊人去,始覺春空。垂下簾櫳。雙燕歸來細雨中。

拼音解讀:

qún fāng guò hòu xī hú hǎo ,láng jí cán hóng 。fēi xù méng méng 。chuí liǔ lán gàn jìn rì fēng 。

shēng gē sàn jìn yóu rén qù ,shǐ jiào chūn kōng 。chuí xià lián lóng 。shuāng yàn guī lái xì yǔ zhōng 。

翻譯:

百花凋零之後西湖的景緻依然很美,殘花輕盈飄落,點點殘紅在紛雜的枝葉間分外醒目,飛揚的柳絮好似細雨迷濛。垂落的楊柳縱橫交雜,在和風中隨風飄蕩,搖曳多姿。

笙簫歌聲漸漸消歇,遊人也已盡興散去,纔開始覺春日空寂。回到居室,等待着燕子的來臨,只見雙燕從濛濛細雨中歸來,這才放下簾櫳。

註釋:

羣芳過後:百花凋零之後。羣芳,百花。西湖:指潁州西湖,在今安徽阜陽西北,穎水和諸水匯流處,風景佳勝。

狼籍殘紅:殘花縱橫散亂的樣子。殘紅,落花。狼籍,同“狼藉”,散亂的樣子。

濛濛:今寫作“濛濛”。細雨迷濛的樣子,以此形容飛揚的柳絮。

闌干:橫斜,縱橫交錯。

笙歌:笙管伴奏的歌筵。散:消失,此指曲樂聲停止。去:離開,離去。

簾櫳:窗簾和窗櫺,泛指門窗的簾子。

採桑子羣芳過後西湖好賞析

賞析:

這是歐陽修晚年退居潁州時寫的十首《採桑子》中的第四首,抒寫了作者寄情湖山的情懷。雖寫殘春景色,卻無傷春之感,而是以疏淡輕快的筆墨描繪了潁州西湖的暮春景,創造出一種清幽靜謐的藝術境界。而詞人的安閒自適,也就在這種境界中自然地表現出來。情景交融,真切動人。詞中很少修飾,特別是上下兩片,純用白描,卻頗耐尋味。

這首詞是歐陽修晚年居住的潁州西湖的暮春景象,從而表現了作者異常的、幽微的心理狀態。

“羣芳過後西湖好,狼藉殘紅,飛絮濛濛,垂柳闌干盡日風。”這首詞上闋是說,雖說是百花凋落,暮春時節的西湖依然是美麗的,殘花輕盈飄落,點點殘紅在紛雜的枝葉間分外醒目;柳絮飄舞,柳枝在和風中隨風飄蕩,在和煦的春風中,怡然自得,整日輕拂着湖水。

西湖花時過後,殘紅狼籍,常人對此,當是無限惋惜,而作者卻讚賞說“好”,確是異乎尋常的。首句是全詞的綱領,由此引出“羣芳過後的”湖上一片實景,籠罩在這篇實景上的是寂寞空虛的氣氛。落紅零亂滿地,楊花漫空飛舞,使人感覺春事已了。“垂柳闌干盡日風”與上二句相聯繫,寫出了欄畔翠柳柔條斜拂於春風中的姿態;單是這風中垂柳的姿態,本來是夠生動優美的,然而著以“盡日”二字,聯繫白居易《楊柳枝》“永豐西角荒園裏,盡日無人屬阿誰”來體會,整幅畫面上一切悄然,只有柳條竟日在風中飄動,其境地之寂靜可以想見。在詞的上闋裏所接觸到的,只是物象,沒有出現任何人的活動。眼前的是自然界,顯得多麼令人意興索然。

“笙歌散盡遊人去,始覺春空。”下闋前兩句是說,遊人盡興散去,笙簫歌聲也漸漸靜息,纔開始覺得一片空寂,又彷彿正需要這份安謐。“笙歌散盡”,虛寫出過去湖上游樂的盛況;“遊人去後,始覺春空”,點明從上面三句景象所產生的感覺,道出了作者的複雜微妙的心境。“始覺”是頓悟之詞,這兩句是從繁華喧鬧消失後清醒過來的感覺,繁華喧鬧消失,既覺有所失的空虛,又覺得獲得寧靜的暢適。首句說的“好”即是從這後一種感覺產生,只有基於這種心理感覺,纔可解釋認爲“狼籍殘紅”三句所寫景象的“好”之所在。

“垂下簾櫳,雙燕歸來細雨中。”末兩句是說,回到居室,拉起窗簾,等待着燕子的來臨,直到雙燕從濛濛的細雨中歸來,才放下了簾子。

最後兩句,寫室內景,從而使人揣想,前面所寫的一切,都是詞人在室外憑欄時的觀感。末兩句是倒裝。本是開簾待燕。“雙燕歸來”才“垂下簾櫳”。着意寫燕子的活動,反襯出室內一片清寂氣氛。“細雨”字還反顧到上闋的室外景。落花飛絮,着雨更顯得春事闌珊。這首詞從室外景色的空虛寫到室內氣氛的清寂,通首體現出詞人生活中的一種靜觀自適的情調。

這首詞是歐陽修潁州西湖組詞《採桑子》十首的第四首。諸詞抒寫作者以閒退之身恣意遊賞的怡悅之情,呈現的景物都具有積極的美的性質,如“芳草長堤”、“百卉爭妍”“空水澄鮮”等等。獨此首賞會的是“狼籍殘紅”。整組詞描寫的時節景物爲從深春到荷花開時,“狼籍殘紅”自然是這段過程中應有的一環。如果說諸詞表現了詞人作爲閒人對各種景物的歡然會意,本詞卻不自覺的透露出來他此時的別樣情緒。作者這時是以太子少師致仕而卜居潁州的。他生平經歷過不少政治風浪,晚年又值王安石厲行新法,而不可與爭,於是以退閒之身放懷世外,這組詞總的是體現了他這種無所牽繫的閒適心情。但人情往往也有這樣的矛盾,解除世事的紛擾固然覺得輕快,而脫去世務又感到空虛。本詞“笙歌散盡遊人去,始覺春空”卻是極其微妙的反映出這種矛盾的心情。結尾“垂下簾櫳”兩句,乃極靜的境界中着以動象,覺餘情嫋嫋,表現出對春的流連眷戀意識,不免微露悵惘的情緒。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