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智力發展 > 梅堯臣蘇幕遮草賞析

梅堯臣蘇幕遮草賞析

來源:寶貝周    閱讀: 2.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梅堯臣蘇幕遮草賞析,這是宋代詞人梅堯臣寫的一首詠草詞,下面一起來賞析下吧。

梅堯臣蘇幕遮草賞析

蘇幕遮·草

作者:梅堯臣 朝代:宋代

原文:

露堤平,煙墅杳。亂碧萋萋,雨後江天曉。獨有庾郎年最少。窣地春袍,嫩色宜相照。接長亭,迷遠道。堪怨王孫,不記歸期早。落盡梨花春又了。滿地殘陽,翠色和煙老。

拼音解讀:

lù dī píng ,yān shù yǎo 。luàn bì qī qī ,yǔ hòu jiāng tiān xiǎo 。dú yǒu yǔ láng nián zuì shǎo 。sū dì chūn páo ,nèn sè yí xiàng zhào 。jiē zhǎng tíng ,mí yuǎn dào 。kān yuàn wáng sūn ,bú jì guī qī zǎo 。luò jìn lí huā chūn yòu le 。mǎn dì cán yáng ,cuì sè hé yān lǎo 。

註釋:

①墅:田廬、圃墅。杳:幽暗,深遠,看不到蹤影。

②萋萋:形容草生長茂盛。

③窣地:拂地,拖地。窣,突然,出其不意。

④王孫:貴族公子。這裏指草。多年生,產於深山。

梅堯臣蘇幕遮草賞析

賞析:

這是一首詠草詞,全詞雖不着一“草”字,卻用環境、形象、神態的描繪,將春草寫得形神俱備。詞中,上片以綺麗之筆,突出雨後青草之美;下片以悽迷之調,突出青草有情,而路人蒼涼之境。全詞通過上下片的對照,抒發了作者的惜草、惜春的情懷,寄寓了個人的身世之感。全詞形象鮮明突出,意境深遠含蓄,耐人尋味。

“露堤平,煙墅杳。”上片起首兩句寫長堤上綠草平整、露光閃爍;遠處的別墅如煙綠草掩映下若隱若現。接下來一句總寫芳草萋萋。“亂碧萋萋,雨後江天曉”,是用特定的最佳環境來點染春草的精神,通過雨後萬物澄澈、江天開闊的明媚物象,活畫出濃郁的春意和蓬勃的生機,爲下文“少年”的出場作鋪墊。“獨有庾郎年最少。窣地春袍,嫩色宜相照”三句,由物及人,由景入意。“庾郎”本指庾信。庾信是南朝梁代文士,使魏被留,被迫仕於北朝。庾信留魏時已經四十二歲,當然不能算“年最少”,但他得名甚早,“年十五,侍樑東宮講讀”(《庾開府集序》)。這裏借指一般離鄉宦遊的才子。“窣地春袍”,指踏上仕途,穿起拂地的青色章服。宋代六、七品服綠,八、九品服青。剛入仕的年輕官員,一般都是穿青袍。春袍、青袍,實爲一物,用這裏主要是形容宦遊少年的英俊風貌。“嫩色宜相照”,指嫩綠的草色與袍色互相輝映,顯得十分相宜。以上,作者描摹出春草的芊綿可愛,用遍地春草映襯出臣遊少年的春風得意。

詞的下片轉而抒寫宦遊少年春盡思歸的情懷。過片“接長亭,迷遠道”二句化用李白《菩薩蠻》詞末二句“何處是歸程?長亭更短亭”之意。接下來“堪怨王孫,不記歸期早”兩句,詞人流露出對宦海浮沉的厭倦,用自怨自艾的語調錶達了強烈的歸思。“落盡梨花春又了”,化用李賀《河南府試十二月樂詞·三月》句“曲水飄香去不歸,梨花落盡成秋苑”,以自然界春色的匆匆歸去,暗示自己仕途上的春天正消逝。結拍“滿地殘陽,翠色和煙老”兩句,渲染了殘春的遲暮景象。“老”字與上片“嫩”字遙相呼應。於春草的由“嫩”變“老”之中,暗寓傷春之意,而這也正好是詞人嗟老、倦遊心情的深刻寫照。

作者介紹

梅堯臣(1002~1060)字聖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後,於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爲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爲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併爲《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爲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