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育兒寶典 > 準新生提前“上課”不可取

準新生提前“上課”不可取

來源:寶貝周    閱讀: 2.6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家長:校外準新生特訓課備受寵  最近幾個週末,記者在佛山各大書店發現這樣一幕:一些年輕的爸爸媽媽忙着爲孩子挑選一年級教材和電子辭典。“女兒馬上上小學了,我想

準新生提前“上課”不可取
  家長:校外準新生特訓課備受寵
  最近幾個週末,記者在佛山各大書店發現這樣一幕:一些年輕的爸爸媽媽忙着爲孩子挑選一年級教材和電子辭典。“女兒馬上上小學了,我想讓她提前熟悉一下一年級的課本,爭取走在別的孩子的前面。”家住惠景城的林先生打算利用休息時間,在家輔導女兒先學一部分一年級的知識。
  “我的小孩拼音很差,字也認不了幾個,該怎麼辦呢?”記者近日走訪佛山一些幼兒園時,聽到不少大班家長反映小孩的“弱勢”,他們希望幼兒園老師能在小孩升小學前給“補補課”。
  面對家長的需求,最近,一些教育培訓機構開始涉足幼小銜接領域,開設小學準新生特訓課。
  根據家長的不同需求,這類特訓課往往以學科爲界限設置課程,如數學、語文、英語等,教學內容以小學一年級第一學期課本爲主。在授課過程中,其作息安排類似小學課堂,旨在營造小學氛圍。
  這類特訓課受到部分家長的歡迎。“別人的孩子能自己讀故事了,我的兒子現在才認識100多個字。這樣的水平,一進入學校,就會被別人落下一大截了。”年輕的覃媽媽打算把孩子送到特訓班學習,她爲兒子選擇了語文拼音這個科目。 
  幼兒園: 幼小銜接課更重心理準備
  而部分家長這種“早學就可以贏在起跑線上”的觀點,與目前幼兒園育兒理念發生了偏差。記者走訪佛山各幼兒園發現,目前幼兒園進行的幼小銜接形式主要是讓幼兒園小朋友走進小學;逐步改變作息時間……這些活動都重在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目的都在於引導孩子做好上小學的心理準備,而不是提前學好文化知識。
  走進小學課堂,體驗小學生活,是目前佛山各幼兒園、小學進行幼小銜接的主要內容之一。“學校開展各種形式有效的幼小銜接活動,是爲了讓家長和孩子能零距離地感受小學教育。”華南師大附小美的學校校長卜理敏表示。 
  在華南師大附小美的學校日前舉行的幼小銜接公開課上,記者注意到整堂課程穿插了各種各樣的小遊戲,而課堂中所用的也是卡通圖片。這種生動活潑的教學方式受到了小朋友的歡迎。 
  除了激發孩子上小學的熱情外,幼兒園還會在大班的最後一學期,着力改變他們的生活習慣。比如小學課堂教學時間是40分鐘,而幼兒園一節課只有20~30分鐘,幼兒園也會有意識地延長大班孩子的上課時間。上幼兒園小朋友都是圍成圈的,而小學上課則要求孩子們坐在固定的座位上。記者走訪一些幼兒園見到,大班的座位已經被固定了。 
  專家: 提前學習小學課程或適得其反 
  佛山城南小學校長龐建輝表示,幼兒園學生參加此類校外輔導班學習小學文化知識沒有必要,往往會適得其反。“孩子讀一年級前就學習了這一年的文化知識,容易形成‘驕傲自滿’的心理誤區,上課的時候就會不專心聽課,一旦知識儲備用完了,以後的課程很難跟上。”龐建輝稱,如果等到發現孩子不能跟上課程進度時,再對其進行教育,孩子不良的學習習慣已經形成,要花上數倍的時間才能糾正過來。其實家長第一步應該做就是用半年到一年的時間,幫助孩子做好從幼兒園到小學的過渡。如果過渡得不好,不但會給孩子在一年級的學習帶來困難,甚至會影響整個人生髮展。
  卜理敏建議,首先家長和老師應該多帶孩子去參觀小學學習環境,旁聽小學的課程。其次,家長們在孩子大班的下學期,可以要求孩子做一些需要通過集中意志才能做成的事,例如,有意識地測評一下孩子注意力的維持時間。另外,家長還應注意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例如洗碗和簡單的打掃衛生等。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