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幼兒園教育 > 幼兒園要求孩子縫製親子手工,這個爸爸的做法讓人笑着哭了

幼兒園要求孩子縫製親子手工,這個爸爸的做法讓人笑着哭了

來源:寶貝周    閱讀: 2.4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如果家裏剛好有布和棉花還好,如果沒有的話,要到布料市場購買確實是一件麻煩事兒,小鹿爸爸不情願啊,並且使用縫衣針也不是一個孩子能做的活。家裏剛好買了大橘子,他將橘子肉給孩子吃了,裏面塞些紙巾,操起縫衣針笨拙地將橘子皮縫了起來(小鹿媽媽剛好出差)……結果怎麼樣已經無從知道,只是聽孩子後來說其他人的小手工都掛起來了,唯獨他的不見了。

幼兒園這麼高難度的手工,對於沒有動手能力和藝術細胞的家長來說確實難爲了。

幼兒園要求孩子縫製親子手工,這個爸爸的做法讓人笑着哭了

那麼,到底該不該完成幼兒園的奇葩手工?

最近也有一苦惱的寶媽跟幼兒說留言了這樣的問題,說孩子從幼兒園帶回了手工作業,內容是用相機拍攝一張花朵照,並且要求沖洗出來貼在作業本上。這項作業與其說是佈置給孩子的,倒不如說是安排給家長的,到底要不要折騰?因爲隨着這類作業的增多,孩子每次作業都非常依賴媽媽,否則就碰也不碰,似乎作業是媽媽的,而不是自己的。

幼兒說認爲,幼兒園這種給孩子佈置高難度手工的做法其實非常不妥,因爲一個孩子好習慣的養成,需要不短的時間;同樣,一個壞習慣一旦養成,也非常難以擺脫。在寫作業上,如果孩子一開始未能養成獨立完成的習慣,人都是趨利避害的“種”,一旦發現能讓自己安逸的機會就會賴上了,“我自己不懂”、“我搞不定”、“沒有爸媽不行”……還會由於爸媽的幫忙而讓孩子有了錯覺——寫作業是爸媽的事情。幼兒園養成的壞習慣,將影響孩子小學、初中、高中……每次作業都需要爸媽在旁,否則就難以下手。這樣的惡是誰製造的?

幼兒園要求孩子縫製親子手工,這個爸爸的做法讓人笑着哭了 第2張

那麼面對幼兒園的奇葩作業,家長要不要做呢?幼兒說建議家長需要問自己兩個問題:

1、孩子做作業的初衷是什麼

公立幼兒園的作業大體上分兩種:一是基本的認知,比如圖形、顏色、類同對比、數數等,如果沒有出現認字、計算等小學化現象,這個還是可以接受的;

二是手工類,希望孩子獨立完成?幾乎不可能。

寫作業的初衷,是加深孩子對新知識的鞏固,做到溫故而知新,比如三角形是三條邊組成、紫色是什麼顏色、哪些日常用品可以用來裝水等,讓孩子加深對日常用品和常識的理解,做到從不懂到懂,從淺記憶到深記憶的過程,最終實現在生活中的利用。

孩子做手工的初衷呢?毫無疑問是豐富孩子的想象力和培養動手能力,包括材料設備的準備以及動手操作,到最終獨自完成一件手工作品。

2、你面前的親子手工是否將達到這樣的目的?

拿上面拍攝沖洗相片的爲例子。

1)孩子的想象力得到豐富了嗎?

似乎有那麼一點點,相比起從無到有的手工創作,比如在白紙上畫上形態各異的花朵,這個目標的實現有點牽強;

2)培養了孩子的動手能力了嗎?

拍攝相片、相片的儲存和轉移、找沖洗店鋪、粘膠水,可以說得上是動手能力,但在上面4項工作中,孩子可以單獨勝任的可能只有粘膠水了。任何父母的參與超過一半的,都可以被列爲不合理的作業。由此可見,拍攝花朵沖洗相片的家庭作業,對孩子來說是不合理的。

幼兒園要求孩子縫製親子手工,這個爸爸的做法讓人笑着哭了 第3張

不拍攝沖洗相片,那還需要寫作業嗎?

換一個角度,建議讓孩子完成力所能及的作業。相比之下,讓孩子獨立動手畫一朵花,並且塗抹上喜歡的顏色,最後剪裁下來粘貼在作業本上,會不會更好?孩子能獨自完成,既發揮了想象力,又培養了動手能力,還能讓孩子得到了成就感帶來的喜悅。

做好了決策後,最好告訴老師表示尊重

完成後可以給孩子的老師說明一下,可以從孩子的角度:“孩子更願意自己手動畫一朵花,而不是沖洗一朵花的相片。”

可以從幽默的角度:“由於買相機要錢、沖洗相片要錢,孩子說要長大了打工才能完成作業。但及時交作業是必須的,所以我讓孩子自己畫了一朵花。”

也可以從家長的角度,乾脆將自己的想法告訴老師尋求理解:“我認爲這樣的作業對孩子來說太難了,所以我給孩子換了一種完成作業的方式,希望老師理解。”

有人說,老師這樣做的目的也只不過是讓家長陪伴孩子,但是陪伴孩子的方式很多,這種會讓孩子對作業產生不良依賴的陪伴就不是好陪伴。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