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幼兒園教育 > 讓孩子做環境的主人心得體會 讓孩子做環境的主人

讓孩子做環境的主人心得體會 讓孩子做環境的主人

來源:寶貝周    閱讀: 7.27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讓孩子做環境的主人心得體會,讓孩子做環境的主人 佈置新年環境;可能許多老師和我有過相同的感受,人們在聽說了我們的職業後常會羨慕的說:“和小朋友在一起唱唱歌、跳跳舞多好呀!”......

讓孩子做環境的主人心得體會 讓孩子做環境的主人

本站早教欄目爲您提供“讓孩子做環境的主人心得體會讓孩子做環境的主人 佈置新年環境”等托幼相關的幼兒早教知識。

可能許多老師和我有過相同的感受,人們在聽說了我們的職業後常會羨慕的說:“和小朋友在一起唱唱歌、跳跳舞多好呀!”相信我們失落的心情是一樣的,因爲幼兒教師瑣碎的工作是不能用輕鬆來下定義的。失落帶給我們思考:“我們的付出與小朋友的獲得是否等價?我們忙得值得嗎?”當我們辛苦的將牆壁佈置的漂漂亮亮時,卻發現辛勤的汗水只是起到掛曆的效果;當我們告訴小朋友祖國如何地產豐富時,小朋友會因我們枯燥的演說而東張西望。老師真的很像主人,把幼兒園這個家打扮的舒適、漂亮,但孩子更像一個客人,老師抱怨孩子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做事沒有創造性,對人對事漠不關心。如果我們反問自己就可以得到答案,我們是否讓他們明白,他們應該爲自己生活的環境付出自己的智慧和能力,讓他們成爲環境生活中活生生的人,成爲環境的主人?隨着思路的逐漸清晰,我們意識到環境在幼兒發展中的重要作用:環境就是大課堂,它是看不見的老師,而我們應該做的,是應該讓孩子成爲真正意義上的“花園”的主人,班級的主人,成爲自己的主人。帶着想法和思考我們在不斷的探索、實踐,並取得一些效果,在此與老師共勉。

一、從觀察環境到生成環境

觀察是環境生成的前提,而環境應是由幼兒的需要和興趣中產生的,不是由老師強加給孩子,或是無原由的憑空而來的。因此平時我們對幼兒的活動時的情況做了詳細的觀察記載,幼兒活動區域的創設就是由這星星點點的發現中產生的。一個星期四的下午,幾位晚來接的小朋友把椅子排成一長排,誠誠小朋友拿着小圈,嘴巴里直叫“嘟嘟……快上車,火車就要開了!”看着他們開心的樣子,我也心中一動。第二天的區角活動多了一個“小火車”遊戲,果然有小朋友不僅報出了上海、北京,還說出了香港、澳門、廣州等地名。我藉機會向幼兒介紹了一些城市的名稱及地方特色,並結合科學認讀爲幼兒提供了全國各地的名稱字卡,幼兒也在活動中加入了自己的創意。他們把字卡按順序排列在椅子上,到站時乘客說“上海”去,他們就會把乘客帶到有上海字樣的椅子旁,到站時還會說:“上海到站,請下車!”隨着遊戲的不斷開展,我們又爲幼兒提供了1-10的數字卡,在“乘客”上車時他們會按順序給乘客相應的票據……小朋友通過遊戲的不斷髮展,在語言、計算、情感、責任心、與人交往等方面都得到了發展。諸如這樣從觀察中產生的活動還有語言角的“故事大王”。它是來源於小朋友的一次小製作活動後,有兩位幼兒拿着製作的“飛機”和“汽車”在自編自講故事,我靈機一動,把小朋友叫到我面前說:“想不想聽老師講個《大嘴鱷魚的故事》”。我就邊說邊演示手中的教具,繪聲繪色的給幼兒講了起來……第二天語言角便多了一個“故事大王”,許多小朋友都喜歡這種又可玩又可自由講述語言活動,他們表達的願望更濃了。爲了讓幼兒的講述更有目的性,結合科學認讀,我們把幼兒聽過的故事製成字卡投放在其中,引導幼兒進行有目的的語言表達。還有如在數學區提供的各種形狀,各種顏色的珠子、火柴棒、豆子、七巧板、會變的盒子等,都是我們根據幼兒的興趣、需要,或是主題的安排而有層次的提供和投放的。從觀察到遊戲的不斷遞進,我們從中發現了來自於幼兒無窮的創造力,也使我們瞭解了幼兒存在的問題,得到了寶貴的教育信息。因此我們可以無庸質疑的認爲,以孩子的興趣和需要爲起點,挖掘和不斷深化活動中的教育價值,把教育要求滲透其中,才能使我“教的輕鬆”,孩子“學的快樂”。

二、從劃一的環境到自主的環境

爲了讓孩子們有更多自主活動和交往的空間,我園在一日活動的時間與內容的安排上進行了不懈的研究和探索。我們在早晨7:30-8:20分這一時間段將區域遊戲活動和區域學習活動相互滲透,以發展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語言交流,社會性、自律性,創造性等爲目標,結合各班特色給幼兒以最大程度的自主活動的時間和空間。我班既保留了幼兒百玩不厭“娃娃家”“小天使醫院”“小菜場”“小小建築師”等傳統遊戲,又不斷的增添和改進了一些既有趣味性,又有一定學習價值的“故事大王”、“故事角”、“智慧樂園”、“小火車”、“你會拼嗎?”、“西餅屋”、“小畫家”、“服裝設計室”、“體娛區”、“動物世界”等活動內容。遊戲是幼兒自選的,活動材料是幼兒自己拿放的,遊戲的場地是在遊戲的不斷更新中逐漸行成的,所以幼兒對每一種材料及遊戲的地點都十分熟悉,幼兒越來越像小主人了。有時我們也會把一些帶有新的知識點的材料逐漸投放,並不斷通過各種渠道引起幼兒注意,讓孩子在和材料的操作、探究、互動中達到發展的目的。比如說,“西餅屋”中投放的半成品材料;在“服裝設計室”提供的服裝式樣及各色包裝紙;在“小火車”中提供的字卡;“小舞臺”提供的扇子、磁帶、各種道具;“小菜場”的蔬菜……可以說所有活動的產生和延續都是小朋友和老師共同參與的一種過程。由於他們自願自主的活動,所以遊戲中幼兒井然有序、活而不亂;由於考慮了他們的個人需要,環境之間互不干擾,幼兒的個性得到了發展,所以幼兒活動的專注和投入程度、學習習慣等都有了一定的提高。我們也得到一個啓示:空間是有限的,創意是無限的;教室是固定的,內容是流動的;兩個人的力量是單一的,但“衆人拾柴火焰高”。

三、從固定的環境到流動的環境

環境是幼兒學習的折射和反饋,是家長了解幼兒園教學流程的一個窗口。這個窗口互底應該展示些什麼呢?有一次我聽到幾個女孩子唧唧喳喳的在議論什麼,我湊上去一看,只聽張婧說:“吳慧蓮的衣服漂亮”,“不是的,龐書言的漂亮!”原來小朋友的唐裝引起了他們的注意。回到教室我們就以“唐裝”爲題和小朋友討論起了中國的國粹,隨後又順藤摸瓜,請幼兒向父母瞭解中國文化。幼兒不斷從不同的渠道知道了京劇、四大發明、文房四寶……我們也根據幼兒不斷生成的興趣需要在識字角提供了字卡,在牆壁上裝飾了藍印花布、旗袍、唐裝……由此以“我愛祖國”爲主題,以“京劇臉譜”“我愛長城”“剪窗花”“中國結”等分支的方案活動,以傳統文化爲內容的環境形成了。小朋友在活動時瞭解了祖國,而我們也在不斷生成發展的牆飾中覺得:孩子在了環境的主人。正如一位家長說的好:“牆壁會說了!”

四、單一的環境到整合的環境

一個好的環境應該對幼兒有一定的良性刺激作用孩子在環境中可以得到他們所需要的。所以我們改變了環境中互不聯繫的狀況,結合活動環境的內容成爲有機的整體。在語言活動“小蝌蚪找媽媽”之前,我們和小朋友一起收集有關的圖片和資料,活動中幼兒對青蛙的外型,生活習性有了瞭解。同時我們又開展了主題繪畫“小蝌蚪找媽媽”,並在識字角提供了字卡,區角活動中和小朋友一起折青蛙,植物角提供可供可供觀察的小蝌蚪。由於有了感性的認識,幼兒的認讀變的輕鬆愉快,常看到小朋友三五成羣的指着字卡大聲的朗讀:“大眼睛,白肚皮,呱呱呱”。家長從環境中瞭解了孩子的現狀,孩子也在與這種整合、有序的環境交互作用下,獲得了觀察、記憶、表達、分析、判斷等能力的不斷髮展。

五、從局部環境到宏觀環境

說到環境我們首先想到幼兒園甚至班級,其實整個社會乃至整個世界就是“大”環境,其中有着豐富的教育信息和資源,這些恰恰是孩子最爲需要的。因爲我們不論創設怎樣的環境,都是爲了孩子將來能更好的成爲一個成功的社會人。所以我們和孩子們一起揹着畫板走到了戶外。那裏的高樓大廈,生活現象及一物一景都豐富了他們的視野。各不相同的樹葉,高樓上的空調,馬路上穿梭的灑水車。從畫中我讀懂了他們內心的語言,生活就是課堂。幼兒的問題隨着外出的次數而增加:“棕櫚樹的葉子爲什麼像扇子呢?”“清潔工爲什麼穿紅背心?”“柳樹姑娘辮子長長……”。孩子興奮的神情深深的觸動了我,社會中有多麼豐富的教育資源,解放孩子的視野就是爲他們創設了一個極有價值的教育環境。

幼兒園需要的是讓孩子獲取多方面的知識,因此我們結合方案教學“奇妙的動物世界”、“奇異的植物王國”和小朋友及家長一起蒐集了大量的動植物圖片和碟片,並請小朋友們自己在走廊的牆壁上進行了相關的主題環境的佈置;又結合六一兒童節,根據幼兒對京劇臉譜的已有經驗,幫助他們完成了臉譜燈的製作。當富有傳統民族特色的臉譜燈被懸掛在教室時,幼兒一片驚歎聲:“哇!好漂亮!”,“這是我的”,“那是我的”,自己的作品所產生的審美效益使他們滋生了成功的喜悅。

平時除了讓幼兒瞭解身邊事,我們覺得像足球一樣,也應該讓孩子有放眼世界的眼界和意識。因此“小小簡報大世界”成了我們家園共建的窗口和橋樑,“9.11事件”“中國足球,加油!”等都成了孩子們在“問題一刻鐘”共同關注的話題。家長的參與激活了幼兒的求知慾,他們會告訴你誰是世界一流一球隊,有的還會指着地球儀準確無誤的指出巴西的位置;孩子們人頭大的足球和形狀各異的啦啦隊,畫出了他們潛在的臺詞“中國隊,加油!”。

六、從外部環境到內部環境

在與幼兒的相處中我感到,良好的心理環境的營造比硬件的創設更爲重要。因此幼兒入園不久,我們認讀的第一條文字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我們尊重他們但不越俎代庖;我們讓孩子感到大家是朋友,但讓他們明白要對自己的行爲負責。所以是他們踩着小椅子,把自己的作品歪歪扭扭的釘在牆上;遊戲的材料是他們用半成品最後完成的,也是他們自己收放的。同樣勞動中他們也有創造和樂趣,建構區的積木由開始的按類擺放,逐漸變化爲把相同的積木按序排列,後來他們會在一個圖形上再加放其他形狀的積木,並以一定的擺法連續下去,就好似一條美麗的連續紋樣。記得有人曾說“處處是教育之地,時時是教育之時”,教育無處不在,良好的環境是促進幼兒發展的第三位老師。

我們對孩子嚴格但不嚴厲;有建議但不武斷;耐心但有原則。故此形成了有序、溫馨、好學的班級氛圍。正如有位評論家所說“兒童的天性是喜好平和而不喜歡爭鬥的,現實中他們之所以走向反面,正是因爲我們不夠尊重他們的自主性和自由表現的慾望。”是的,在一個個性可以得到正常發揮,幼兒的身體、思維能夠充分參與的空間,幼兒怎會不健康快樂的成長呢?

幼兒園的教育是幼兒與環境,幼兒與教師,幼兒與幼兒三者互動的結果。我們提供給幼兒的,應該是他們興趣和需要的折射;而我們想給他們的,也應是社會需要的反饋。要想讓他們成爲未來的主人,就應該先讓他們成爲現實生活的主人!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