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幼兒園教育 > 寶寶即將入園需要哪些準備

寶寶即將入園需要哪些準備

來源:寶貝周    閱讀: 4.21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一兩歲的孩子非常粘人,尤其是黏媽媽,轉眼見不到就哭鬧。到了要上幼兒園的時候,更是嚴重。下面來看看寶寶即將入園需要哪些準備?

豆包麻麻:孩子最近簡直是“挨牀炸”,好不容易哄睡了,要睡覺了,一挨牀就要哭。有時候甚至做飯只能一手抱着她,一邊兒做飯,完全不在話下。

小花媽咪:從全職媽媽迴歸職場的時候,有段時間每天要上班之前孩子都抱着我,不想讓我走。我一醒來沒幾分鐘,就會醒過來哭着找我,像樹袋熊一樣掛在我身上不下來。

小寶媽媽:孩子入園已經哭了半年,甚至有時候還會做噩夢,該怎麼辦?怎麼讓孩子好起來?

雖然說,孩子離不開媽媽,這句話隱隱有點自豪感。但是當寶寶像樹袋熊一樣,只想掛在身上的時候,也是甜蜜的負擔,我們該怎麼讓孩子很“分離焦慮”說再見呢?

改變孩子對分離的認知

《爸爸去哪兒5》其中一期,杜江和嗯哼被安排分開做任務,面對分離嗯哼再次崩潰,邊哭邊說“不想和爸爸分開”,杜江見狀只好單獨約談,他沒有采取哄孩子的方法。

相反,跟嗯哼像朋友一樣,放在同一高度進行問答式交流,通過慢慢疏導的談話緩解嗯哼的情緒,並鼓勵嗯哼學會獨立。

對此,杜江表示:“我想把他勇敢的推出去,讓他意識到這是一個無法迴避的現實,讓他做出改變並擁有更強大的內心。”

而且到了晚上睡覺前,爸爸杜江再將兒子今日的表現進行總結和表揚,這樣嚴柔並濟的育兒方式,幫助嗯哼勇敢克服分離焦慮。

所謂“分離焦慮”,就是指孩子離開父母或親密的照顧者時所出現的負面情緒,比如緊張不安、沮喪,或者特別黏人、哭鬧,希望照顧自己的那個人能一直留在身邊。

一般孩子哭鬧就是希望父母回到自己的身邊。提升孩子對分離重聚的理性認識,強化暫時分開這是正常的。

一定要讓孩子知道,就算我們現在不在他的身邊,我們不是消失了,分離是正常的,爸爸媽媽在約定的時間回來的。

寶寶即將入園需要哪些準備

分離焦慮存在多久

對學齡前的寶寶來說,分離焦慮有兩個高發期:一個從7月齡左右開始,持續到一歲半;另一個高發期是3歲左右入幼兒園時。

此外,造成分離焦慮的原因還有幾個:

第一,環境的改變。

第二,壓力。例如轉校呀。或者突然寵物的離開,現在有時候媽媽懷了寶寶也會造成孩子的壓力。

第三,過渡保護的父母。由於父母在分離時候也會焦慮,這種焦慮會深深地影響孩子。

理論上講,在孩子搞清楚了“物體恆常性”的概念(也即“看不到媽媽並不意味着媽媽不在了”)之後,確認了“暫時看不到媽媽但是媽媽依然愛我”之後,分離焦慮也就迎刃而解了。

爸媽怎麼做?

第一:學會說再見

切記讓孩子對我們說再見,同時也是鼓勵孩子對我們說“再見”。

很多家長看孩子在玩的時候,趁孩子不注意就靜悄悄溜走,然而這會讓孩子對你缺乏信任,更加缺乏安全感。

離開前,請堅定、開心地說再見,不要“三步一回頭”或者自己捨不得又折返再次道別,這樣只會讓孩子感到不安。

第二:不拒絕孩子尋求安撫的要求

孩子提出要求安撫的要求的時候,一般都是在尋求加油和充電,以及在探尋,媽媽是不是真的還愛我,給我無條件的支持。

所以,如果孩子哭,只是想要讓你抱,那就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滿足孩子的要求。

第三:分離小遊戲

選對分離時機,一般在困的時候或者餓的時候,分離焦慮的情緒就會被放大。所以分離最好選擇吃飽睡醒的時間段。

這些恐懼和焦慮大部分都存在於孩子的想象之中,然而孩子有很多時候都會把想象當做現實。

例如,提前適應幼兒園,對孩子說:“媽媽下班5點去接你”但是孩子並不知道5點是多久,如果離開一會兒後按約定時間回來,和孩子很高興地相聚。

通過對話:“你看,爸爸媽媽是不是按時回來了麼?和相聚儀式(比如擁抱),會增強孩子對媽媽離開後還會回來的確信。

而後媽媽可逐步增加分離的時間,一個小時、兩個小時、半天乃至一天。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