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幼兒園教育 > 即將上幼兒園的孩子需要做好什麼準備,最關鍵的一點囑託不要忘記

即將上幼兒園的孩子需要做好什麼準備,最關鍵的一點囑託不要忘記

來源:寶貝周    閱讀: 9.29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即將上幼兒園的孩子需要做好什麼準備?還有十來天就開學了,送孩子去幼兒園,爸爸媽媽最擔心的是什麼?如何爲孩子做好身心準備,更好的適應幼兒園生活?

我想,比起吃喝拉撒,咱們更看中的是孩子在幼兒園的身體和心理健康。

現在的幼兒園也是不太平,隔三差五就曝出來虐待、性侵的新聞,搞得人心惶惶。

這些新聞離我們說近不近,但說遠也不遠。

就在前兩個月,我們家附近的一所幼兒園還出現了老師虐待孩子事件。

有位爸爸當天身體不太舒服,接了孩子之後去社區打了一針,社區阿姨跟孩子開玩笑問小朋友要不要打啊?

結果孩子卻說,我今天在幼兒園打過針了。

爸爸當下就有了質疑,問是預防針嗎?所有的小朋友都打了嗎?

孩子說,不是,老師只給3個小朋友打了,孩子爸爸當即聯繫另外兩位家長,跟孩子們覈實確有此事。

然後大家一起去園方調取監控錄像,發現在攝像頭之外,有老師把孩子拽過去扒褲子的動作,雖然拍不到具體細節。

最後跟老師證實了確有此事,園方雖然對涉事老師做了開除處理。

但是孩子身體和心理上的傷害誰能彌補?

這是我接觸過發生在我身邊最近的實例了。

咱們不能把人都想的太壞,但是,也一定要留有一份警惕之心。

那麼,對於即將入園的寶寶,我們如何保護他的身心健康?

即將上幼兒園的孩子需要做好什麼準備,最關鍵的一點囑託不要忘記

首先,教會他捍衛身體的主權

給大家推薦一個很好用的小遊戲,教孩子建立自己的安全泡泡。

告訴寶寶每個人外面都罩着一個泡泡,利用泡泡幫助孩子明白“身體的界限”, 這就是屬於你的私密空間,只屬於你,如果別人想進入這個泡泡就要請求你的允許。

有的時候我們可以邀請喜歡的人來自己的泡泡裏做客,我們可以擁抱,可以打鬧。

如果有人沒有經過你的允許,強行碰了你的泡泡,不管是小朋友要欺負你、還是老師要侵犯你,還是陌生人要擁抱你,只要你不喜歡,你都可以大聲說不,告訴他,不許碰我!並且告訴爸爸媽媽。

讓孩子知道每個人都有權力保護自己的泡泡,就像國家領土不容侵犯一般,要有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的氣勢!

我們最終的目的,是教會孩子在我們看不見的地方保護自己,別覺得空有氣勢唬不住人,在之前的文章裏就寫過,壞人最容易選擇什麼樣的孩子下手,是有跡可循的。

孩子有最天然的感受力,如果從一開始父母就尊重孩子天然的感受力,那麼孩子就會很有底氣,在剛開始感覺被侵犯的時候,他就會嚴肅的拒絕,制止更嚴重的欺凌發生。

相反,態度不那麼鮮明的孩子,當身體被侵犯時,就可能出現猶豫和軟弱,變相的縱容欺凌更進一步。

其次,家長用尊重來幫孩子“撐腰”

CC幼兒園的老師,對於當天“出狀況”的小朋友,都會留下家長反應一下情況

有的是吃飯吃的不好,有的是沒有睡覺,有的是跟小朋友打架,有的是違反規則被批評或限制了行爲。

相信大部分的幼兒園都是如此,尤其是白天犯過錯誤的小朋友,接園的時候大多是要被留下來“交流交流”的。

我見過很多家長,還沒等老師說完細節,就主動把錯誤往孩子身上推:一定是他沒好好聽話,惹老師生氣了,沒事,孩子交到您手裏頭我們放心,該管就管,順便再批評孩子幾句。

本來白天就受了限制或懲罰,好不容易見着親人,還一頓猛批,如果寶寶可以說,內心的OS一定是,寶寶心裏苦,但寶寶不說。

但我的建議是,在跟孩子覈實來龍去脈之前,不要着急一邊倒站老師的隊。

如果你看過《羅生門》你一定會知道,很多人都會跟你描述事實,但是一定會自動的模糊對自己不利的部分。

這也是事實,但卻不是完整的、全部的事實,即便是,也有可能是美化動機後的事實。

即將上幼兒園的孩子需要做好什麼準備,最關鍵的一點囑託不要忘記 第2張

別覺得老師是聖人。

畢竟他們都是跟咱們一樣的普通人,不能因爲愛好這份職業,就把他們苛求爲博愛、沒脾氣的聖母。

面對老師的批評,不要輕易指責孩子,聰明的父母都是先真誠的傾聽,而不是急着去否定、去評價、去迎合老師教訓孩子。

孩子跟老師之間,不應該是完全的命令與服從關係,老師不應該成爲孩子心中“不敢挑戰的存在”。

很多被校園凌霸或者性侵的孩子,始終不敢反抗,都是因爲,施暴者是不容挑戰的權威,而父母,不僅不相信自己的話,還會永遠都跟對方站在一個戰線上、幫對方說話。

我不是內心黑暗的認爲“總有刁民想害朕”,只是認爲正常的師生關係應當是孩子尊重老師,而不是完全臣服於老師。

別空談什麼職業素養,老師首先也是有七情六慾的人類,對於老師,不妖魔化,但也不神話。

我們可以相信他們不會無緣無故的虐待孩子,但是也該明白他們可能會因爲某天情緒不好就讓限制和責罰加重。

孩子可以爲自己的錯誤買單,但是不需要爲老師額外的情緒買單。

孩子也許不得已承受了,但是家長有權利讓他知道,哪一部分不是他應該承受的。

你想幫孩子化解,第一步,得是他肯告訴你發生了什麼啊。

不被隨意評價的孩子會有自己的主張,也會願意把他的經歷分享給你聽。

如果你總是忽略和否定孩子的感受,那他還敢落落大方的跟你談論他在幼兒園的經歷嗎?

孩子安全感的由來,是父母對他們的經歷做出了準確並恰當的迴應。

反應過度和反應不足,都不是最好的解決方式。

反應不足,孩子會覺得被忽視,而反應過度,孩子容易變得太敏感。

學會尊重和傾聽吧,唯有父母才能給孩子帶來“有人撐腰”的勇氣,你不知道這份勇氣可以滋生出多少力量,別親自把這盾牌戳成千瘡百孔。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