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藝術培養 > 孩子什麼時候學英語?別讓早教成心理虐待

孩子什麼時候學英語?別讓早教成心理虐待

來源:寶貝周    閱讀: 1.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英語是一門國際通用語言,走出國門就必須學習英語。那麼對於孩子,什麼時候學英語好呢?專家稱過早的英語早教或變成一種心理虐待,學英語需選對時機。

孩子什麼時候學英語?別讓早教成心理虐待

英語是一門國際通用語言,走出國門就必須學習英語。同時研究還表明,學外語會促進智力的發展。那麼對於孩子,什麼時候學英語好呢?專家稱過早的英語早教或變成一種心理虐待,學英語需選對時機。

美國耶魯大學的一位心理學家通過分析研究認爲,講兩種語言的幼兒比僅會講一種語言的幼兒,在腦子的靈活性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方面均有優勢。語言刺激是促進大腦細胞生長髮展的要素。幼兒期是語言發展的關鍵期,在這個時期對幼兒給予兩種語言的刺激,能促進幼兒大腦兩半球之間的協調,加強神經細胞之間的聯繫。因此,幼兒期的英語訓練對孩子是大有益處的。

那麼,孩子什麼時候學英語最好呢?不少專家認爲,幼兒期,特別是6歲以前,是獲得外語的最佳期。

兒童心理學的研究表明,在幼兒知覺發展中,首先成熟的是形象思維能力。幼兒認漢字也好,認英文也好,實際上都是一種信息刺激的活動,他們把字形當成某一具體形像,像記糖果、玩具、人的相貌一樣記住它們。經過多次反覆,這種特殊的“形象”就儲存到大腦中去了。

因此幼兒學外語與成人學外語有很大差別。同時,6歲以前,幼兒對聲音的敏感度較高,且右腦控制發音器官的能力較強,聲帶、舌脣等運動神經的調節也具有很大的可塑性,這時練習說話,更容易掌握髮音的技巧。隨着年齡的增長,這種能力會逐步下降,給學外語帶來困難。

我的小寶貝幼兒學英語還具有許多成人不具備的優勢,例如,他們不擔心考試,可以在寬鬆、愉快的環境中,沒有壓力地“玩”着學,即使講錯了,也不會遭到別人的譏笑。又如幼兒未來的時間很長,授課時並不急於增加詞彙量,因此他們有更多的機會來練習說講。再加上兒童都是天生的語言學家,如果他們學英語的積極性被激發出來,其潛力很快就會表現出來的。

要使幼兒的英語學習取得成效,關鍵是要有正確的教學方法。在幼兒英語學習中,我們反對“成人式”的英語教學,而主張以環境薰陶、無意識記憶爲主的“橫式化”教學。

如果把成人英語學習中的“讀課文,解釋詞義和句子,強化練習”的模式搬到幼兒的課堂上來,不僅不能提高教學效果,相反還會使幼兒厭惡英語,爲將來學好英語設置障礙。

教幼兒學英語,應當創設一種輕鬆愉快的氣氛,讓幼兒如同學習母語(本民族的語言)一樣掌握英語。幼兒學英語主要以反覆地說、認字母爲主,由於幼兒手部肌肉尚未發育成熟,因此,並不要求幼兒去書寫。選擇什麼樣的方法,要以幼兒身心發展規律爲依據,比如幼兒期,兒童的注意力不易集中,容易分散,那麼教師應善於運用多種方法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如遊戲、歌曲、故事等等,讓幼兒融入其中,進而啓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學英語越早越好? 別讓早教成心理虐待

現在,越來越多的家長意識到了學習英語的重要性,由此也就產生了許多雙語幼兒園和課外英語班。那麼,孩子學習英語是否越早越好?上了課外英語班的孩子將來英語能力就強嗎?家長在孩子學英語的過程中又應該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帶着這些問題,記者近日採訪了光明小學特級英語教師王曼怡。王老師從事小學英語教學近三十年,對目前的課外英語培訓也有所瞭解。

孩子上不上雙語幼兒園、課外英語班並不重要,關鍵是家長要關注孩子的學習過程,不能抱着“花錢買安慰”的心態

在社區花園裏,人們常收到兒童英語輔導班的廣告或免費講座入場券,望子成龍的父母也多有疑惑,一定要報校外英語班嗎?真要從3歲開始學英語?王曼怡老師說:“孩子學齡前接觸英語,會使有些孩子剛進小學時有一定優勢;上學後參加英語課外班可以使教材相互補充,讓孩子在不同的氣氛中學習,有助於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但是,王老師在教學中也發現,並不是所有接受過學齡前英語教育或是上學後開“小竈”的孩子,英語成績就一定好。因爲有的孩子上課外英語班,常常是爲了完成父母交給的任務,這周下課時書本什麼樣兒,下週還那樣,回家後根本沒看過書。有一位家長面對孩子的英語成績非常納悶,三歲就開始學英語,現在五年級了,爲什麼英語還是班裏較差的?而有一個學生,一年級隨學校的課程開始學英語,現在也沒參加課外班,英語成績仍是很突出,還經常參加英語比賽。王老師這樣一對比,就看出了問題所在。正如王老師說的:孩子上不上雙語幼兒園、課外英語班並不是學好英語的決定因素,關鍵是父母要關注孩子的學習過程。給孩子報了輔導班的家長不要一味追求考幾級,更不能認爲,我花了錢,孩子就應該成績好,甚至是抱着“花錢買安慰”的心態。家長與其是“不管不問”,還不如就讓孩子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或是學好學校規定的英語課。

家長可以陪孩子一起學,讓孩子當自己的老師,營造學習氛圍有利於孩子養成良好學習習慣

記者聽到過家長的抱怨:學校總說讓家長多管管孩子,那老師做什麼呢?王曼怡老師說:“老師一定要盡職盡責,父母也有教育孩子的義務。”王老師舉了一個例子:有一個英語尖子生,父母都不懂英語,而且由於家裏條件限制,她沒有上過課外英語班,但是英語成績卻一直很好。這個孩子的媽媽從一年級開始,每天晚上堅持和孩子一起學習英語,遇到不懂的地方就向孩子“請教”,讓孩子當自己的老師。這樣,孩子既複習了功課,又增強了成就感。王老師說,這個孩子的學習習慣特別好,老師上課講的內容,她都特別用心聽並做好筆記。而有的家長對孩子就簡單地一句話:“去,看書去!”自己卻看電視,甚至“搓麻”,孩子倒是進自己屋了,學沒學就不得而知了。貪玩是每個孩子的天性,但父母若能陪着孩子學習,或是在孩子學習的同時也讀一些書哪怕是看報紙,這樣就在家裏營造了一種學習的氛圍,潛移默化地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

鼓勵學習積極性,不必總去糾正發音,每個孩子對語音的敏感度不一樣

王老師在總結自己的教學體會時說:過去在聽學生讀英語時,只要有發音錯誤就馬上叫他停下來,告訴學生“No!youarewrong!”(你讀錯了!),然後對錯誤的音進行反覆糾正,學生一次兩次沒發準音,就越學越心慌,不再主動發言了。現在學校提倡“無錯”原則,就是學生讀錯了不再打斷他們,讓他讀完課文,並給予鼓勵“Verygood!”告訴他,如果某個音再發準確點就更好了。過了兩三天,學生再遇到同樣的音就很少出錯,因爲他注意糾正了。每個孩子領悟問題的快慢不一樣,對語音的敏感度也不同,所以,那些英語水平好的家長最好別“有錯必糾”,鼓勵積極性很重要。

教兒童學英語方法要靈活,很多知識是在遊戲中學會的。王老師說:“在家裏也有孩子的舞臺,我常教給一二年級學生一些英語小詩,讓他們回家後在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面前朗誦。有的學生在家唱英語歌時,還配上鋼琴伴奏。我把這個錄音作業在班上一放,同學們一片掌聲,有些學生就效仿起來。有了興趣就是學好英語的最好開始。”

寶寶學習外語的祕密

0-3歲是學習語言的黃金時期,只要有必要的語言環境,寶寶能毫不費力的學會好幾種不同的語言。相反,缺乏成人的交流,他們什麼也學不會。

很多移民國家的孩子從小就能說至少3種不同國家的語言;如果父母來自不同的國家並且堅持分別給寶寶講不同的語言,寶寶就會用兩種語言分別和父母交流。

華盛頓大學語言與聽覺科學系教授帕特麗夏·庫爾對兩組9個月大的美國嬰兒進行了測試。第一組與講中文的成人呆在一起,玩玩具、說話。經過12次的相處,這一組的寶寶們學會了識別中文語音。而另外一組只與英語接觸的嬰兒則無法識別母語之外的另一種語音。同樣的實驗用錄像帶播放中文課程取代成人說話,小寶寶們便什麼也學不到了。

從上面的事實和實驗我們知道,寶寶學習外語能力非凡,但缺少了感情聯絡,錄音機播放的教學內容對他們來說無異於吸塵器發出的噪音。小人學大人,纔是寶寶學習外語的獨家“祕門”。

所以,學習語言對於嬰兒來說,重在有這樣的語境,重在有人使用這種語言和他交流。如果家庭成員中沒有外國人,那麼讓嬰兒學會外語的辦法就是僱一個外國保姆或者外國老師,讓他們單獨交流和相處。當然,如果家庭中有任何人掌握了一門外語,也可以堅持用外語和寶寶交談,同樣也能達到目的。另外還有一些優秀的外語早教機構或者英文國際幼兒園,再確保裏面有老師採用純外文教育的前提下家長把寶寶送到進去,也能確保他能學會外語。

除此以外,觀看外語動畫片、聽錄音帶根本就沒有辦法達到同樣的目的。也許有的寶寶通過死記硬背能記住一些單詞和兒歌,但他們卻沒有辦法用這種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也無法用這種語言和別人交流。但他們把背下來的一點點詞句說完以後,就會啞口無言了。所以說,這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學懂和學會,由於平時不試用,背下來的單詞也會很快就忘記了。

大部分中國家庭還沒有請外教或者進入國際學校的條件,因此也不必用動畫片和復讀機來揠苗助長。在寶寶0-6歲的時候,還是讓他們多花些時間去玩,把寶貴的時間用在學習更有用的知識上面。至於爲了升學考試的外語學習,可以等到孩子上小學了,報個外教班或者鼓勵參加英語角增加交流機會來幫助他學習吧。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