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學前教案 > 爲什麼你越講道理,孩子往往越不聽話?原來你錯在這兒!

爲什麼你越講道理,孩子往往越不聽話?原來你錯在這兒!

來源:寶貝周    閱讀: 1.7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尤其“講道理”,似乎是受很多父母推崇的一種教育方式。但漸漸地人們發現,講道理對於教育絕大多數孩子而言收效甚微——越喜歡講道理的家長,他們的孩子往往越不聽話……

爲什麼你越講道理,孩子往往越不聽話?原來你錯在這兒!
爲什麼你越講道理,孩子往往越不聽話?原來你錯在這兒! 第2張

前些日子,小編一同學訴苦,說她6歲的女兒相當叛逆:“這還沒到青春期,怎麼什麼事兒都和她對着幹?”她苦口婆心地跟女兒講道理,可女兒卻偏不聽,惹得她常常發脾氣。她知道打罵女兒不對,但真是被小傢伙氣得不知如何是好。後來我讓她舉個例子,詳細講講孩子是如何不聽她的話,她講了這樣一件事:

她家住四樓沒有電梯的那種小區。她意外發現女兒特別喜歡這樣下樓:一條胳膊搭到樓梯扶手上,胳膊用力腳不用力地向下溜。她看到樓梯扶手常年沒人擦,會把衣服弄髒磨破,便嚴令禁止女兒這樣做。但每一次下樓時,孩子卻又跟沒說一樣,屢教屢犯,她終於失去耐心,大發脾氣。從此,女兒當着她的面再不敢那樣了,卻找各種機會偷偷地那樣下樓,衣服袖子下面也常常是髒髒的……

說到這裏,老同學用失望的口氣加一句:我那孩子,天生就不如別的孩子懂事,我其實挺尊重她的,不知給她講了多少道理,可她好像一句也不聽。

我對她說:“你既然已經發現講道理沒用,那至少說明在這件事上,講道理是不對的,發現不對,就應該立即停止。”她一臉疑惑,情緒上略有牴觸:“講道理不對嗎?那該怎麼教育她呢?”

我說,很簡單,回家找兩塊抹布,你和孩子一人一塊,自上而下把樓梯扶手擦乾淨,既做了公益,又滿足了孩子手腳並用下樓的樂趣,試一下,看看效果如何。她聽完恍然大悟,對啊,這麼簡單,我怎麼沒想到呢!我怎麼就光想着給她講道理呢?

爲什麼你越講道理,孩子往往越不聽話?原來你錯在這兒! 第3張

教育是門藝術,講究的是簡單和精巧。改變“講道理”的固有思維定式,變通一下,效果就會好得多。

一個人從小在家庭、學校接受太多“大道理”,往往就會成爲講道理愛好者。在他們的經驗和認識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關係,就是告知與被告知的關係;所謂教育,就是“明白人”對“不明白人”說話。

所以他們對孩子表示負責和愛,就是大事小事都要告訴他們如何做。不過,這種單邊主義思維方式,最容易讓人陷入教育困境中。

爲什麼你越講道理,孩子往往越不聽話?原來你錯在這兒! 第4張

此前,遇到過一位家長說他在沒孩子時,很瞧不上那些打孩子的人,覺得成人靠武力征服孩子,真是無能。他自己有了兒子後,遇到問題,總是耐心地跟孩子講道理。但是,隨着孩子慢慢長大,他發現自己奉行的“以理服人”越來越行不通了。孩子經常很固執逆反,不管家長怎麼說,就是不聽。所以他開始懷疑自己做得對不對,周圍又不時地有人對他說,教育男孩子就要粗野一些。只要告訴他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想讓他做什麼事,沒什麼好商量的,必須服從,不行就動用武力。所以,有兩次他和孩子發生衝突,真的沒能控制住,對孩子動了手。到這時,他才發現自己黔驢技窮,也墮落爲自己曾經不齒的那類家長了。

這位家長的做法很有代表性,不少家長,包括很多學校老師,面對孩子的一些問題時,經常脫不了這樣的套路:先講道理,講道理不行就去批評,再不行就通過發脾氣來征服。或者在孩子的感情上做文章,比如陳述我爲你付出多少辛苦,你卻這樣不懂事……以此來“刻意感化”孩子。這即是思想家盧梭所說的,3種並不推崇的教育方法的:講道理、發脾氣、刻意感動。“講道理”是下策,發脾氣是下下策,發脾氣加虛僞是下下下策。

生活中我們確實經常見到一些“屢教不改”的孩子,但如果深入瞭解一下他們的家庭狀況,往往就會發現問題的根源可能在於家長的固執。許多家長,可以爲孩子付出生命,卻不肯在孩子面前放下自己的想法,不管大事小事,一旦孩子的想法和他的不一樣,就會毫不猶豫地去勸說孩子服從,讓弱小的孩子舉起想法的白旗。但是,做“不講道理”的家長,並非完全否定言語的必要性,而是強調口頭教育的適度性和行爲教育的重要性。這裏另有3條建議。

1“講道理”不能口是心非。

教育孩子,以自己毫無瞭解的大道理壓人,強迫孩子接受來自家長口頭的“大道理”,這就是在使蠻力!不但無助於問題的解決,反而會使問題之扣越系越複雜,越系越死。

若想給孩子講點什麼道理,必須先確認“道理”你是否自己相信?別做心口不一的家長!比如有的家長明明自己對孩子的考試分數斤斤計較,向我討教的問題卻是:孩子考試成績不好時,如何給孩子做思想工作,讓他不要在意分數?

爲什麼你越講道理,孩子往往越不聽話?原來你錯在這兒! 第5張

把“如何說”僅僅理解爲一種說話技巧,這是一些人在教育上始終不得要領的重要原因之一。就像文字所到之處是一個人的思考所到之處一樣,語言所到之處,也應該是一個人觀念所到之處。與其向別人討要說話技巧,不如靜下心來想想,我自己到底是怎麼想的?

2杜絕向孩子強調庸俗價值觀

爲什麼你越講道理,孩子往往越不聽話?原來你錯在這兒! 第6張

有的家長自己站位不高,還熱衷於向孩子傳達一些並不高明的見解,甚至是一些庸俗的價值觀。比如有的家長天性自私,便暗示孩子不必在學習上幫助別的同學,給別人講題既浪費時間,還容易培養和自己旗鼓相當的對手,反被別人超越。生活就是競爭,別人走得靠前了,你就落後了!終於,孩子從這些所謂的“人生經驗”中,學會了小鑽營、小算計,卻學不到大格局、大情懷。這樣的“講道理”,實際上是在降低孩子的視野和胸襟,束縛限制了他的發展。

教育的真正準備是完善自己,想要給孩子講出能讓他飛翔的道理,家長自己就要具有藍天的胸懷和高度。如果感覺自己的站位不高,不知道該如何說,什麼也不說總比胡說好得多。

3“不講道理”不是“不講理”。

有一些家長確實很少對孩子講道理,他們很直接,三句話不對就把孩子罵一頓或打一頓,這就不是我們這裏所說的“不講道理”,而是不講理了。更有些家長,對孩子簡單粗暴,卻在事後美化自己的行爲。例如,打了孩子,然後又深情地講“孩子,我爲什麼打你”,通過煽情來爲自己的行爲找遮羞布。這簡直是強盜邏輯,矯情得十分了得,是更深層面的不講理。

思想家盧梭說過,事事講一番道理,是心胸狹窄的人的一種癖好。生活中如此,育兒亦然。有氣魄的人是有另外一種語言的,他通過這種語言,能說服人心,作出行動。想讓孩子懂道理,因此,教條根本不重要,教養才重要。家長就要口頭少講道理,行爲符合道理,這樣孩子才能明白道理。這就是爲什麼你越講道理,孩子往往越不聽話的原因,你就錯在這兒!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