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學前教案 > 99%的育兒困擾,想通這點就好了!

99%的育兒困擾,想通這點就好了!

來源:寶貝周    閱讀: 1.2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孩子1歲多,最近經常鬧情緒,想做什麼不滿足他就哭,我該怎麼辦?”“男孩2歲半,爺爺奶奶帶,偶爾暴躁,打爸爸咬爸爸,也會對爺爺奶奶不禮貌,對小朋友也主動動手,這麼小就這麼暴脾氣,吉吉幫幫我吧!”

“我家孩子不好好吃飯,頓頓都要人喂,一頓飯會吃一個小時,哄着哄着我也要發火了,怎麼做好呢?”

這些是媽媽們在“分答”上公開問過我的問題,再加上個人微信、公號後臺,媽媽們和我是一對一,我接收到的問題是多對一,時間長了,就總結出一些共性:

1、求助的問題包羅萬象,貫穿每一個年齡段:如廁訓練進展不順、別人家都是小書蟲我家只知道撕書、沒有分享精神總和幼兒園的小朋友搶玩具、青春期叛逆

2、很多媽媽會重複求助,每隔一段時間,就有新問題冒出來,每一次,都特別着急甚至絕望:“幫幫我吧”、“我特別揪心啊”……

我理解媽媽們的心情,也很想一個一個去幫忙,但發現,我就像是《葫蘆兄弟》裏的五娃,招架不住啊,喝了一缸子水,又來一缸,問題是解答不完的。

我當媽媽也才兩年呀,難道我是遇上了天使寶寶嗎?爲啥我就沒那麼煩惱呢?可我家娃明明就是“問題”一大堆啊……

不如和大家說說,我們到底應該怎樣看待這些所謂的“問題”呢?是否有可能,它們根本不該成爲問題?需要改變的,只是我們看待這些“困擾”的方式?

99%的育兒困擾,想通這點就好了!

李笑來老師有一本書很有名:《把時間當作朋友》,很多人以爲這是一本時間管理祕籍,NONONO!它暢銷經典的原因不是列了多少條具體的方法,而是指出了人和人在時間利用效能上的差異不是管理時間的能力本身,而是心智水平。

心智,就是過往獲得的一切知識及經驗的總和,如果你思考、看待問題的角度根本就是錯的,任何方法都只是救火,而沒有撲滅真正的火源。

這其實就是最近很火的一個“元認知”概念,最早出現自美國兒童心理學家弗拉威爾(ell)的《認知發展》一書。元認知,就是對認知的認知,是關於個人自己認知過程的知識和調節這些過程的能力:對思維和學習活動的知識和控制。

那我們應該如何改變看待育兒問題的“元認知”呢?

正面管教爲我開啓了一扇窗。

所有的正面管教課堂,都會有一個核心的活動,邀請大家頭腦風暴兩個清單:

第一:20年後理想中的孩子,應該具備哪些品格和機能?

這個環節不要太火爆啊,我迄今開設了7、8期的線下講座,每次這個環節,大家都躍躍欲試、氣氛特別熱烈。關於一個完美的娃,多數人都喜滋滋的暢想,Ta要:懂禮貌、自信、積極、樂觀、抗壓力強、獨立、陽光、溝通能力好、解決問題的能力強、會獨立思考、情緒穩定……

然後畫風一轉:

第二:別光做夢了,回到現實吧,現在帶孩子遇到啥挑戰了呢?

大家都笑了,還真是啥困難都有啊:賴牀、不好好吃飯、打架、頂嘴、屏幕時間長、哭鬧、不聽話、不懂禮貌、不懂分享、罵人、不寫作業、不好好睡覺……

假如暢所欲言不限制時間,兩列清單都會爆棚,哦,我們對孩子有那麼多高大上的期待,然而現實又是那麼的骨感,做家長,好難啊!

99%的育兒困擾,想通這點就好了! 第2張

問題來了:爲什麼要列兩個清單呢?我們能否不經由那些挑戰行爲,直接收穫一個理想中的孩子?

不可能。

那些長大後看起來特別成功幸福的孩子,都曾經是個給父母不斷出難題的“搗蛋鬼”啊,區別是,你如何對待這些挑戰行爲?培養出來的就會是怎樣不同的孩子。

同樣是小時候愛頂嘴,你頭疼不已,“給我閉嘴!”你忍不住吼了孩子,他也回之以大吼大叫,毫不示弱,在顯示自己的權威。

而另一個媽媽,和善的引導,和孩子共情,去關心孩子的訴求,“親愛的,我收到你的意見了,知道你很不高興,你願意和我說說嗎?”

後來,這個孩子成了律師,他的媽媽,是美國正面管教高級導師Cheryl Owen。

從現實到理想,這是我們育兒的GPS,把孩子每一次的挑戰,都當成是一次讓孩子成長變更好的機會,我們纔是那個導航正確的媽媽,最終培養的,纔是具備理想品格和技能的孩子。

我們還是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與困難,只是,我們的“元認知”更新了,不再執拗於當下的困擾,而是看到應對挑戰背後的意義,也許你不信,但我真的,把每一次挑戰,看成是我與娃共同修行的機會,孩子在變得更好,我也一樣,與她一起慢慢成長。

親愛的,你現在遇到了什麼挑戰,你覺得它有可能培養孩子什麼樣的品格和技能呢?我們應該怎麼做?

99%的育兒困擾,想通這點就好了! 第3張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