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教育資訊 > 那些心智成熟的孩子,都有個這樣擔當的家長!

那些心智成熟的孩子,都有個這樣擔當的家長!

來源:寶貝周    閱讀: 7.74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許多父母對孩子的問題束手無策,連續數月甚至數年都無任何舉措。有一對父母甚至讓一個問題拖延了五年都沒有解決,最後不得不向兒童心理專家求助。她沮喪地說:“我原本以爲等孩子大一些,問題就消失了。但誰知道問題一直都存在,而且越來越厲害。”爲人父母屬實不易,有時候做出某些決定的確很難,而隨着孩子年齡的增長,個別問題有可能消失,但終歸是極少數。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適當給予指導和幫助,多瞭解他們的問題,必然是有益的事情。問題拖的越久,就越積重難返,解決起來自然更加艱難了。

承擔責任

不能及時解決自己面臨的問題,這些問題就會像山一樣橫亙在我們心中,阻礙心靈的成長和心智的成熟。

很多人顯然忽略了這個道理。我們必須面對屬於自己的問題,這是解決問題的基本前提。避之惟恐不及,認爲“這不是我的問題”,肯定於事無補;指望別人解決自己的問題,也不是明智之舉。唯一的辦法——我們應該勇敢地說:“這是我的問題,要由我來解決!”相當多的人寧願這樣自我安慰:“問題的出現不是我的錯,而是別人的緣故,或是我無法控制的社會因素造成的,應該由別人或者社會替我解決,這絕對不是我的問題。”

那些心智成熟的孩子,都有個這樣擔當的家長!

神經官能症與人格失調症

叮噹提示:

作者接下來描述了神經官能症和人格失調症的表現,目的是讓讀者能夠更清晰地瞭解兩種“責任感”。在現實生活中,每個人都或多或少有這兩種傾向,但通常並不會達到被心理醫生診斷爲“某某症”的程度。所以這裏叮噹小編提醒各位家長朋友:客觀分析自己的情況,以更好的自我成長、教養子女,請不要輕易將自己或他人定性爲“某某症”。

求助於心理醫生的大多數人,所患的不是神經官能症,就是人格失調症。他們都是責任感出現問題所致,但表現的症狀卻相反:

神經官能症患者爲自己強加責任,人格失調症患者不願承擔原本屬於自己的責任。與外界發生矛盾時,神經官能症患者認爲錯在自己,人格失調症患者則把錯誤歸咎於旁人。

神經官能症患者常常把“我本來可以”“我或許應該”“我本不應該”掛在嘴邊。不管做什麼事,他們都覺得自己能力不及他人,不夠資格,因而缺少勇氣和個性,總是做出錯誤的判斷。人格失調症患者則常常說“我不可能”“我不得不”,似乎他們根本沒有選擇的餘地,他們的行爲完全是迫於外界壓力的無奈之舉。他們缺少自主判斷和承擔責任的能力。治療神經官能症比治療人格失調症容易得多,因爲神經官能症患者堅信問題應該由自己負責,而非別人和社會所致。治療人格失調症患者則比較困難,因爲他們頑固地認爲問題和自己無關,他人和外界纔是罪魁禍首。不少人兼具神經官能症與人格失調症,統稱爲“人格神經官能症”。在某些問題上,他們把別人的責任攬在自己身上,內心充滿內疚感;而在另外一些事情上,他們拒絕相信責任在自己。治療這樣的患者時,需要先治癒神經官能症,讓患者對治療樹立信心,進而糾正不願意承擔責任的心理,消除人格失調的根源。

幾乎人人都患有不同程度的神經官能症或者人格失調症。在複雜多變的人生道路上,判斷自己該爲什麼事和人負責,這是一個永遠存在的難題。這個問題從未徹底解決過,因爲我們必須不斷評估、再評估我們的責任所在。這個過程是痛苦的,我們必須完全自願主動地去進行這種反覆的自我審視。這種自願和主動(的自我審視)不是天生的。某種意義上,所有的孩子都患有人格失調症,都會本能地逃避責罰。兄弟姐妹打架,大人追究起來,所有的孩子都會忙不迭地推卸責任。不少孩子也都患有某種程度的神經官能症,把自己承受的痛苦看成是罪有應得。缺少關心的孩子自慚形穢,認爲自己不夠可愛,缺點大於優點。他們從來不會想到,這應該歸咎於父母沒有對他們付出足夠的愛。青春期的孩子在無法得到異性的青睞,或者在運動方面表現糟糕時,也都會懷疑自己的能力有缺陷。只有通過大量的生活體驗,讓心靈充分成長,心智足夠成熟,我們才能夠正確認識自己,客觀評定自己和他人應該承擔的責任。

那些心智成熟的孩子,都有個這樣擔當的家長! 第2張

父母可以幫助孩子走向心智成熟。在孩子慢慢長大的過程中,父母擁有千萬次教育孩子的機會。面對這樣的機會,你是勇於承擔起父母的責任,還是推卸責任呢?對於這種機會的把握需要父母保持敏感,瞭解孩子的需要,主動投入愛、時間和精力,甚至是承擔痛苦,這個過程本身就是父母爲孩子的成長應該承擔的責任。相反,如果父母對孩子的問題不敏感,視而不見,甚至自身還存在缺陷,那麼,父母就會阻礙孩子的心智成熟。

神經官能症患者,由於他們總是主動承擔責任,所以只要症狀微輕,不越俎代庖,也可以成爲很棒的父母。但是,人格失調症患者多是不稱職的父母。他們不願意承擔父母的責任,他們本人又不知不覺,所以,他們對待孩子的方式無異於惡性循環式的摧毀。心理學界有一種公認的說法:“神經官能症患者讓自己活得痛苦,人格失調症患者讓別人活得痛苦。”也就是說神經官能症患者把責任攬給自己,把自己弄得疲憊不堪;人格失調症患者卻責怪別人,首當其衝的就是他們的子女。他們不履行作爲父母的責任,不給孩子必要的愛和關心。孩子的德行或學業出現問題時,他們從來不會自我檢討,而是歸咎於教育制度,或是抱怨和指責別人的孩子,認爲是他們帶壞了自己的孩子。這樣的父母常常指責孩子:“你這孩子,都快把我逼瘋了!”“要不是爲了你,我早就和你爸(媽)離婚了!”“你們的媽媽神經衰弱,都是你們造成的!”“要不是爲了撫養和照顧你,我本可以幹一番大事業。”他們爲孩子日後逃避責任提供了榜樣,還傳遞給孩子這樣的信息:“我的婚姻不幸、我的心理不健康、我的人生潦倒不堪,全都是你的責任。”孩子無法理解這種職責多麼不合理,於是就歸咎於自己,由此成了神經官能患者。因此,父母有人格失調症狀,孩子也會出現人格失調或者神經官能症狀,上一代問題影響下一代的成長,這種情況並不罕見。

人格失調症患者不僅會爲孩子樹立反面的榜樣,自己的婚姻、交友、事業也會受到影響。他們不肯負擔起自己的責任,導致人生問題重重。前面說過,如果不去直面問題、解決問題,問題就會永遠存在。

人格失調症患者完全背離了這種做法,他們不由自主地將責任推給配偶、孩子、朋友、父母、上司……或學校、政府、種族歧視、性別歧視、社會制度、時代潮流……而不是去努力解決問題,因而問題始終存在。他們推卸責任時,可能會感到痛快,但心智卻無法成熟,常常成爲社會的負擔。

這讓人想起上世紀60年代,美國作家埃爾德里奇·克里弗的一句話:“你不解決問題,你就會成爲問題。”其實,這句話是對所有人說的。

那些心智成熟的孩子,都有個這樣擔當的家長! 第3張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