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教育資訊 > 家庭教育被分爲3層,你處於哪個層面上?

家庭教育被分爲3層,你處於哪個層面上?

來源:寶貝周    閱讀: 7.93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家庭教育被分爲3個層面,每個層面所代表的是教育方式上的不同,根據現有的家庭教育方式,你家處於哪個層面上呢?

01、前兩天跟師姐吃飯,聊到孩子上幼兒園的事。師姐說她一投行好友,花了30萬進了市區最好的幼兒園。

我說,能花錢解決的事都不是難事,應該是找關係了。

師姐說,朋友找了市裏某個正廳級領導。如果沒有這層關係,她就是花60萬也很難進去。

我問師姐,侄女今年下半年就要進幼兒園,能不能也弄進去?

師姐淡淡笑着說,她朋友給了承諾,關係由她來搞定,只要願意出這個錢就沒問題。不過,師姐還是拒絕了。

師姐說,孩子教育固然很重要,但把家庭的大部分資源投到外面不值得,也不理智。

原因有兩點:

1.資源交換的本質是各取所需。父母對外投入的教育資源越多,也就意味着把孩子教育責任轉嫁到第三方的越多。

2.孩子教育最核心的是家庭教育。一個孩子擁有好的家庭教育方式,即便父母投入的資源少,也能取得非常好的成效。

師姐這番話,讓我想起2017年5月刷爆朋友圈的一篇爆文《中產階級鄙視鏈:絕不讓娃和沒有英文名、看喜羊羊的孩子同讀沒有外教的幼兒園》。

這篇文章,刺痛很多父母的神經。

文章從教育資源投入的多寡切入,闡述中產階層對工薪階層孩子教育的一種鄙視,即從動畫片、旅遊地、興趣班、早教機構等條線,隨手拈來就是一條條鄙視鏈。

爲人父母,誰不希望給孩子更好的成長環境,給孩子更好的教育資源,幫助他們設計並謀求一個更好的未來?

但不是所有父母都會成功。

總結起來,失敗的父母有很多共同點,成功的父母也有很多相通之處,每個父母在不知不覺中採取一些具有差異化特徵的家庭教育模式。

它們客觀的存在,構成一條真正意義上的教育鄙視鏈:最底層的“散養放牧式”、中間層的“模具製造式”、最頂層的“共享領導式”。

家庭教育被分爲3層,你處於哪個層面上?


02、奉行“散養放牧式”的家長,通常會走兩個極端,從而分化爲兩個派系。

左派奉行“樹大自然直”的法則,即放任孩子散漫自由,隨心所欲,心情好時關心一下,心情不好時冷嘲熱諷,完全隨父母情緒而變化。

我的大學同學多爲三線城市的中學老師,前兩天本科羣裏的老師們就在探討大袁班上的一個問題學生。

A是我同學大袁班裏的一個男學生。平時不愛學習,經常與小混混走在一起。所以,任課老師都不怎麼管他。

大袁剛帶這個班的班主任,所以對小A格外關注,他的想法就是“不想一顆老鼠屎壞了一鍋粥”。

大袁所在學校禁止學生帶手機,自大袁上任以來,已經沒收A三個手機。

就在期末考試前幾天,班裏B同學家長找到大袁,說他從兒子身上發現蘋果手機,追問之下才知道是A借給他兒子玩的,而且還按天收錢。

B家長責問大袁:這A爸爸做什麼的,還管不管孩子?

大袁說:A爸爸是某街道辦的主任,平時工作很忙。

B家長很不屑的回他一句:自己兒子都管不好,還能管好一個街道。我看,都是瞎忙。

因爲這個事情,大袁把A父親叫到學校。A父親不問緣由,上去就給他一腳,嘴裏還罵着老子三天不管,你就給我在學校闖禍。

A爸爸跟大袁這樣說,一來確實沒時間來管他,二來他覺得孩子只要不違法亂紀,等他大了自然就懂事。他自己就是最好的例子。

事後,大袁也覈實,A爸爸每天回家很晚,確實沒時間管他。而A媽媽不上班,平日裏喜歡去棋牌室打麻將也很少過問他三餐之外的事,更沒有精神層面溝通。

關於租手機給同學這件事,A爸媽是知道的,他們不但沒有阻止,反而說他聰明,有做生意的頭腦。可A爸爸那天打A的行爲,又說明這件事是錯的。

那天羣裏討論很激烈,室友大黃的觀點我個人非常贊同。

父母今天對一件事懲罰孩子,明天爲同一件事默認或讚揚孩子。在這種家庭教育環境下,孩子很難確認家長的期望。這樣的話,孩子缺少對是非評判的理解,長此以往就很容易誤入歧途。

現實的確如此。

家長因工作壓力本就產生過度焦慮,很多時候因自己情緒變化而對同一件事做出不同定論,自然所帶給孩子的就是混亂不統一的信息。

所以,他們內心深處只能期望出現“樹大自然直”的好結果。

家庭教育被分爲3層,你處於哪個層面上? 第2張


03、可人們常說,期望越大,失望越大,最後絕望。最終,你毀掉的是孩子一輩子幸福。這樣血淋淋的案例,現實中有太多太多。

而右派奉行“健康快樂至上”的法則,即以“愛”爲名,“圈”在視線範圍中,儘可能讓孩子遠離危險和保持開心,所有事情都順孩子心意,完全隨孩子情緒而變化。

這種家庭教育模式下的產物只有一個:過度溺愛。

網上看到這樣的一個案例,肖女士懷孕13周零5天后,在13歲女兒威脅下不得不含淚到醫院終止了妊娠。

肖女士家庭條件比較好,在經過一年多的備孕後懷上二胎,而她13歲的女兒再得知二胎後,以“逃學”、“拒絕中考”、“離家走出”等手段威脅其母打掉二胎。

肖女士說:

她是我們家的小公主,被寵壞了,從小就非常任性,說一不二。自從得知我懷孕,就常說如果生弟弟妹妹,她就跳樓。

一開始我們以爲她就說說而已,但是隨着我懷孕時間越來越久,她脾氣越來越大,經常在家裏亂扔東西。

後來,她真以自殺相逼。肖女士發現女兒自殺跡象後,與她深入溝通,但其女態度堅決,不肯退讓。萬般無奈下,肖女士最終選擇妥協。

現實中,在孩子還小時,父母經常會這樣說,“可不能這樣扔,別傷着”“快把手裏的筷子放下,別扎着眼睛”……爲了愛,父母把孩子“探險”的路給堵住。

被過度溺愛的孩子,長大後呈現三大特徵:

一是自我中心,不爲他人考慮;

二是生活沒有獨立性,且缺乏自信;

三是需求得不到滿足,易採取極端方式。

所以說,“散養放牧式”表面上營造一種“自由、關愛、民主”氛圍,但隱藏的危害性極大。

家庭教育被分爲3層,你處於哪個層面上? 第3張


04、對比“散養放牧式”,“模具製造式”有充足理由進行鄙視:嚴師出高徒,棒下出孝子。

2018年1月10日,歐成效在他40歲的生日宴會上當衆宣佈與朱文倩離婚。

這兩位何許人也?

朱文倩乃金融投行業的“女神”,歐成效則是炒房客中的“男神”,而朱嘯虎就是她的哥哥,也就是歐成效的大舅哥。

09年,男神與女神珠聯璧合。18年,男神與女神分道揚鑣。

歐朱離婚,衆說紛紜。但在我看來,他們離婚的一個很重要原因,就是在孩子教育上出現重大分歧。

歐神之前曾發過《論娼妓,芭蕾,征服,和暴政》這篇文章。文中,我們可以看到他們孩子教育上產生的重大分歧:

在孩子家庭教育上,朱倩文傾向西方精英式教育,她希望將女兒培養貴族式的“公主”,從生活起居全部西式化。而歐神對女兒培養是這樣:

我們家飽飽,不需要和李雲迪家的孩子鋼琴談得一樣好。我家飽飽去聽音樂會,要坐樓下磕着瓜子,打着電話,然後大拍一下大腿,說:好,給爺打賞。

對歐神來說,他極度鄙視西方精英教育,凡冠以“大雅”的都虛僞至極。

“說難聽一點。她們離麗春園的娼妓也差不多了”。

“她們只是待出售的商品,而且除了唱歌跳舞逢迎男人,別無任何生存本領。”

“我希望培養的女兒,她應該掌握那些“真正”的力量。這力量不是用來取悅男人,而是讓她真的像男人一樣工作,升職加薪,憑藉自己的實力擁有社會地位,財務自由、經濟自由。”

總結起來,歐神期許的家庭教育模式,是以學以致用的“大俗”爲核心,強調教育的功利性。

對孩子來說,不論朱文倩的“貴族公主”,還是歐神的“打賞小爺”,這兩個角色或許都不是她所想要的。這些角色,都是父母根據自身認知和設想,且沒有徵詢她意見的基礎上自行設計,然後直接套在孩子身上。

這種教育模式,本質上是以“控制”爲核心,即通過一系列的路線設計和執行,將孩子精雕細琢成爲他們理想中的成功者。

套用歐神的說法,這些孩子,都成爲父母對外展示櫥窗裏的待售商品。逢人就說,我這商品好,爲什麼好?當然是我這個工藝流程怎麼樣、怎麼樣...

這種模式,俗稱爲“模具製造式”。它是咱們國內大多數父母最擅長、最喜歡、最誘惑的家庭教育模式。因爲,它體現的是父母權威,所營造的便是一種“專政、嚴厲、獨裁”氛圍。

這種環境下成長的孩子,容易走兩個極端:往左是“逆子”,往右是“巨嬰”,俗稱“媽寶男/女”。

05、如果從權力分配來分析,無論是“散養放牧式”,還是“模具製造式”,這兩種模式培養出來的孩子可以將其定義爲“臣民”,主要特徵是屈從或被動服從於權力的人,缺乏獨立的人格和意志,有義務沒有實質上的權利。

現實當中,大多數孩子都是如此,不談所謂的權利,連最起碼的尊重都沒有。

所以,對奉行“共享領導式”的家長,他們可以很驕傲的說,我培養出來的孩子都是“公民”,也就是既享有權利,又承擔義務,且能夠參與到集體組織決策。

這是他們站在鄙視鏈最頂端的核心理由。

父母不再是權威,孩子是獨立個體,並採取“賦能”方式,引導孩子獨立決策和承擔後果。

在他們的家庭教育經歷上,我看到了企業管理中“共享領導”模式的影子。

從管理學角度來分析,父母與子女關係如同企業管理者和員工關係,有着清晰邊界:管理與被管理,指導與被指導。

換句話說,“散養放牧式”,是父母作爲管理者,淡漠管理和對子女的指導,而“模具製造式”,是父母作爲管理者,過度重視管理和指導。

這兩種都屬於傳統意義上的管理模式,在這種模式下的員工,通常都是沒有獨立性的“臣民”。

可如果父母(管理者),能夠適度調整權力結構,並策略性引導或激發子女(員工)開展創造性工作,便能夠最大限度提升團隊效能,並對團隊成員之間形成相互正面影響。

這就是美國管理學家皮爾斯、西姆斯(Pearce 、 Sims)所倡導的共享領導模式。

“共享領導式”教育模式,對父母自身能力要求比較高,最重要的就是要有能力可以預見孩子的反應並在最短時間內作出合適的引導以及有效支持。

因此,父母要想站在教育鄙視鏈最頂層,必須做到以下兩點:

一是要有足夠的時間陪伴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瞭解孩子個性和內心需求;

二是要有豐富的專業知識和溝通技巧,能夠確保與孩子做到有效溝通,即孩子懂你在說什麼,也願意傾聽,而不是讓他們討厭的大道理。

其實,在實際生活中,很多父母可能在不知不覺地奉行不同的家庭教育模式。我個人認爲,選擇不同的教育模式,最主要還去取決於父母本身的認知水平,或者是格局。

教育鄙視鏈的本質,其實是父母的認知或格局之爭,而非階層之爭。

如果父母認知水平不高,你投入再多的教育資源,也難以實現“望子成龍(鳳)”的美好願望。

羅振宇說過這樣一句話:

“今天的中國,社會分層還沒有最終形成,教育分層還遠着呢。所以這是一個大好的時機,是一個英雄輩出的時代,每一個人都可以通過提升自己的認知,而超越自己的階層。”

順着這句話,我想說:如果父輩們今生無望超越階層,那就“曲線救國”,把精力和時間投入到家庭教育上來,更好地培養下一代,由他們來實現階層突破。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