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教育資訊 > 如何教“輸不起”的孩子,正確面對失敗?

如何教“輸不起”的孩子,正確面對失敗?

來源:寶貝周    閱讀: 6.64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沒有人天生就能接受失敗,讓孩子從小就“輸得起”,很難。

人的天性就是“想贏”,從猿猴進化到人類,每一步都是優勝劣汰,比別人強的人生存下來,也能得到周圍人的認可。孩子沒有生存的壓力,但是他知道,如果自己贏了,會被父母老師表揚、會得到獎品,大家只會爲贏者吶喊,而忽視輸掉的人。

一方面,這是人類社會殘酷的規則,孩子必須逐漸適應;另一方面,孩子還不瞭解自己的強項與弱項,拿自己弱項去比人家強項,自然會輸。接着他們就會不高興,往往是耍賴、要求重來,一定要得到自己想要的結果。本來是促進親子關係的遊戲,卻變成了家長一味退讓、孩子贏得開心的結果,雙方都沒有享受到遊戲過程之中。

在做遊戲/完成任務時,如何讓孩子們專注在遊戲/任務本身,而不是去一味地關心結果?本期《西風東漸》,英國超級育兒師凱瑟琳要告訴你,孩子想贏怕輸背後的情緒祕密,以及我們到底應該怎麼辦:

作爲父母,我們首先要放下對孩子的過度保護,讓他去直面失敗。遊戲開始前,把規則用有趣的方式講清楚,讓孩子接受,這樣如果孩子輸了要耍賴,就要告訴他,“你已經同意這個規則了”。同時告訴孩子,輸贏沒關係,問他喜歡這個遊戲嗎?遊戲的目的是讓人享受,而不是得到結果,就算贏/輸了這次,還有下次,沒有人能一直贏/輸。坦然接受失敗,就是一種成功。

如何教“輸不起”的孩子,正確面對失敗?

我們要教導孩子們,學會發揮你自己的最大潛能。你只需要考慮發揮你最佳的能力,而不要去與別人比較,一味想着要超過其他人。告訴孩子,通過專注並且享受這項任務,爸爸媽媽能保證,相比於給自己施壓“成爲贏家”,你會得到更好的結果。

對於很多孩子來說,這種“想贏”的焦慮會一直增長,並且這種情緒會讓他脫離任務本身,甚至他們會一直自己跟自己說“不行”。他們過於關心,自己是不是會成爲最後贏家。

我們要告訴這些孩子,不要輕言放棄,我們不要使用“不能”這類詞語,我們應該說:

“你能行的”

“你可以的”

“你將會發揮得很棒”

“我陪你一遍又一遍地嘗試,直到你發揮出你的最好水平”

在這個過程中,孩子的注意力放在自己能做到多好,而不是別人做得多好,這樣的結果會更積極。

總而言之,孩子想贏怕輸的核心問題,不僅在於輸贏觀,更在於孩子對“過程與結果”的看法。其實,很多孩子在乎結果,往往是因爲家長在乎。平時問孩子的都是:成績多少?吃了多少飯?跑了多久步?而不是:學習過程開心嗎?飯好吃嗎?跑步感覺累不累?

強化過程的情緒體驗,弱化結果導向,孩子也一定會慢慢知道:過程比結果更重要。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