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1-3歲 > 幼兒教育 > 家長們如何正確面對孩子的消極情緒?

家長們如何正確面對孩子的消極情緒?

來源:寶貝周    閱讀: 9.3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很多家長們都不知道如何面對孩子的消極情緒,其實很簡單,承認並接納他們的感受,讓我們來看看有什麼好的建議吧!

事實上,如果我們有勇氣去面對情緒,跟自己的情緒做更深的聯結,我們就會發現,其實一旦從情緒裏走出來,或者一旦知道了自己到底卡在哪裏。

這對於我們來說是一個特別大的成長和改變。

在我的觀念裏,那些讓我們感到痛苦的情緒感受,纔是我們走向內在探索的一個契機,但是因爲大家都習慣逃避了,逃避自己不想面對的壞心情和壞情緒。

所以人們會陷入一個循環:遇到事件——迴避事件——逃離情緒。

他們用這樣逃避的方式餵養了一個無法爲自己情緒負責的小孩。這個小孩不哭鬧、不面對自己的情緒,卻也終將無法長成一個情緒成熟的大人。

家長們如何正確面對孩子的消極情緒?

案 例

有一次,在路邊有一對母子,可能是孩子從學校出來落了什麼東西,媽媽看起來很生氣,手插在兜裏趾高氣揚地跟孩子說“你落東西你自己負責,我不管你了,我要走了”。

那個男孩個子小小的,大概也就七八歲的樣子,媽媽怒氣衝衝地使勁在前邊走,孩子就使勁在後面哭着追。

孩子特別緊張,都僵在那裏了,先是愣愣地站在媽媽對面,然後開始哇哇地大哭。

我相信媽媽一定說了很殘忍的話。那一刻我特別難受,對一個已經知道自己犯了錯本來就很緊張的孩子。

? 如果我們能給這個孩子一個擁抱,

? 如果能蹲下來跟這個孩子說“媽媽知道你不是故意忘帶東西,但是你忘帶東西這件事讓媽媽很生氣,希望你下次出來的時候清點好你的東西”……

我相信這樣一份成熟的情緒表達會讓這個孩子更安全,這比說多少個“我愛你”更能讓孩子真切地感受到自己被媽媽愛着。

我們用這樣的方式讓孩子知道,我們是瞭解他的,我們是接受他有時候會犯錯的,我們只對他做錯事情的方式有情緒,但我們是愛他的。

這樣孩子在情緒上會覺得自己是安全的。我們用這樣成熟的情緒模式給孩子做了榜樣,也讓孩子學習到了處理問題的新方式。

對孩子來講,這個記憶、這樣的體驗,就是非常正向的,它會幫助孩子在未來更好地面對和處理類似的事情。

作爲成人,其實我們在每個當下都是有選擇的,但可悲的是我們更願意由着自己的本能來做出反應,這也註定我們看起來長大了但其實在心理上還是個孩子。

如何幫助孩子識別和梳理自己的情緒?我們習慣給孩子的情緒貼標籤。

通常我們沒有辦法平靜地接受孩子的消極情緒。

我們要求孩子不要哭,不要發脾氣,不能跟媽媽頂嘴,要聽話……我們成人把自己對情緒的錯誤認知和標準放在孩子身上,其實就是在壓抑孩子的人性發展,剝奪孩子自己識別情緒的權利。

在這樣的環境裏,孩子不知道自己的情緒是怎麼發生的,情緒一次次被壓抑導致的結果是讓他的內在更混亂。

事實上,孩子有權利生氣,有權利難過,有權利有各種各樣的感受。因爲那些就是他真實的情緒體驗,他也必須經由這樣的真實感受回到自己的內在,讓自己更清晰,從而和自己的生命力聯結,來幫助他走出無助的情緒,獲得新生的力量。

案 例

在幼兒園我們經常會看到這樣的場景:一個孩子特別想要別人的一樣東西,但是他站在那裏半天不說話,也不好意思去要。

我們就會帶着他一塊去找那個孩子,老師會幫他跟那個小朋友表達他的需求,這樣做他有可能會成功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但有可能會被拒絕。當被拒絕的時候這個孩子就開始難過和沮喪,自然也就有了情緒。

此刻他需要有一個人在旁邊幫他給自己現在的情緒命名: 被別人拒絕了會難過。

這個過程中,我們帶孩子做了兩件事情:

? 第一,我們讓孩子知道你被別人拒絕的情緒叫難過(爲情緒命名);

? 第二,我們陪着孩子去接受一個事實,那就是我有時候是會被拒絕的。

有些人接受生活的突然變故和挫折的能力很強,而有些人卻很容易在突發的事件和狀況裏迷失崩潰。除了各自本來的氣質類型和人格特質外,前者活在真實的情緒經驗裏的機會一定多於後者。

一個人在他成長的過程中,外在事件引發的內在情緒感受越是被允許、被接納,他就越容易建立新的力量並作出爲自己負責的選擇,我把它稱爲情緒的成長。

每一個人,無論是大人還是孩子,如果他是在高自尊、高價值感的環境裏成長起來的,那他感受別人的能力一定也會不一樣,他會非常包容,能感受對方的情緒感受,他是自己情緒的親歷者,所以他能支持別人的情感需要。

想象一下,如果孩子在童年階段,在情緒上是被協助的、被接納的、被認同的、被允許的,那麼他在未來的人際關係裏一定會是那個更平和、更包容、更成熟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