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教育資訊 > 總是忍不住吼孩子?做到這一點比戒吼更重要!

總是忍不住吼孩子?做到這一點比戒吼更重要!

來源:寶貝周    閱讀: 2.0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和媽媽聊天時,說起了我十三四歲那年,因爲一件很小的事情,她還沒搞清楚就冤枉了我,我委屈得要命,一個多星期拒絕和她說話。等到真相大白,她試圖主動跟我和解。我清楚地記得她說:“好啦,就是個誤會,你是我親閨女啊,還能不認我這個媽了?”

後來也就不了了之,如今舊事重提,我也對媽媽說出了心裏話:“爲什麼當時你不願意直接說句對不起呢?”

我媽一時語塞,猶豫半晌纔開口:“唉,那件事啊,確實是我做的不太好……”

媽媽這輩子做事雷厲風行,自尊心特別強,她可以把家庭和事業都打理得井井有條,卻無法開口向自己的女兒道歉。

做兒女時,我們常常埋怨父母不夠尊重理解我們,可等到我們也有了孩子,控制不住脾氣朝孩子大吼大叫後,能做到和他們站在平等的位置,真心誠意地說聲“對不起”嗎?

總是忍不住吼孩子?做到這一點比戒吼更重要!

有次陪媽媽看倪萍主持的尋親節目《等着我》,一對尋找兒子的老夫妻給了我很大觸動。

上這個節目的人,大多是尋找幼時被拐賣的孩子,但這對老夫妻不同,他們想找回23年離家出走的兒子。

84歲的黃林森和79歲的劉雅琴,兩人都是高校的退休教授。1994年,他們24歲的兒子小海大學畢業後,隻身前往北京工作。沒過多久,老兩口收到兒子寄來的一封信,他在信中鄭重聲明,要和父親及所有親人斷絕關係。至此,全家人就和小海失去了聯繫,23年來杳無音信。

小海在這最後一封信中說:“從此我就是一個有人格尊嚴,能追求自由生活的人了。”

一開始,我媽還嘖嘖感嘆:“這個兒子太不孝了。”但聽完兒子離家的種種原因後,她就不再說話了。

小海小的時候,有一次調皮,不小心把屋頂上的瓦片踩碎了,爸爸罰他跪在家門外的公共走廊裏,身邊來來往往的都是熟悉的鄰居;

小海讀書時成績很好,卻因爲字寫得不太好看,被爸爸狠狠扇了兩個耳光,從那天起,小海再沒開口喊過一聲“爸爸”;

小海進了爸爸任教的大學,因爲和教他的老師都很熟悉,父母經常向老師打聽小海在學校情況,對他的一舉一動都瞭如指掌,小海憤怒地控訴他們這是精神監控;

大學期間,爸爸甚至要求小海追求他指定的女生,還讓他去死纏爛打;

……

總是忍不住吼孩子?做到這一點比戒吼更重要! 第2張

老夫妻在節目中一直很剋制,媽媽還帶來了一大袋和兒子的物品,顫聲傾訴着對兒子刻骨的思念,真的很讓人心酸。

然而,兒子最終還是沒有現身,節目組多次溝通,他依然不願和父母見面,甚至不願意出鏡。

今年47歲的小海依然單身,在北京的生活也不盡如人意,但談起父親和家庭,他言語間依然滿是抗拒。對他來說,23年的光陰依然太短,不足以平復記憶中的傷痕。

節目錄完後,志願者還在堅持聯繫小海,給他播放父母的影像。小海的態度緩和了很多,看着屏幕上蒼老的父母也紅了眼眶。不知一家人得以相見的日子還要多久,留給兩位老人的時間還有多少呢?

這對高知夫妻,一輩子桃李滿天下,在對自己兒子的教育上卻滿盤皆輸,問題到底出在哪?

很多人不理解兒子的行爲,父母縱使千錯萬錯,也是生你養你的至親啊,怎麼能對耄耋之年的老人如此狠心?

可是,孩子也是人,有獨立人格,有自尊,父母對孩子的傷害就不算傷害了嗎?

豆瓣上有一個叫做“父母皆禍害”的小組,他們發起過一個“父母最讓你不能忍受的行爲”調查,其中位列第三名的,就是“總認爲自己是正確的”。

父母不願向兒女道歉,這就是小海一家的癥結所在。

在一次激烈的爭吵中,面對不肯屈服的兒子,爸爸瞪着眼睛吼:“你還無法無天了?我是你老子,就是你的法你的天!”

其實老兩口早就察覺到,父子倆的關係日趨緊張,但他們始終抱有幻想,認爲隨着時間的推移,矛盾會慢慢化解,畢竟是自己的親兒子啊。

但事與願違,長期的壓抑和積怨,在小海終於有了獨立生活的能力後徹底爆發。

小海在採訪中講到一個細節,媽媽曾打電話給他,勸他聽爸爸的話。小海問她:“如果有人每天扇你耳光,你會怎麼做?”媽媽卻反問:“就算每天扇你耳光要花你多少時間?”

一句話,小海如墜冰窟,對這個家徹底絕望。

節目現場,年過八旬的老父親,終於顫抖着說出了那句抱歉。

總是忍不住吼孩子?做到這一點比戒吼更重要! 第3張

多少父母一直打着“爲你好”的旗號,肆無忌憚地傷害孩子,從不承認自己有錯。明明一句“對不起”就可以解決很多矛盾,可做長輩的,礙於所謂的面子,一輩子都吝惜這簡單的三個字。

童年被父母傷過的孩子長大後,鼓起勇氣和父母聊起過去,等來的卻是新的傷害——父母用所謂的“孝道”,來理直氣壯地迴避自己犯下的錯誤:

幾百年前的事了,你怎麼那麼記仇?

爸媽說你兩句還記那麼多年?真是沒良心!

你怎麼不念我們一點好?真是白眼狼!

知乎上有這樣一個回答:

我和我的父親關係相當差,接近十年的時間裏,我和他說過的話十個手指頭都能掰過來,這是我刻意而爲之的。而對於我們的關係,我父親經常說的一句話就是:“總不能讓我給他道歉吧?”

在我們的傳統觀念裏,父母認爲自己養育了孩子,孩子理應感恩、聽話,如果向孩子承認錯誤,還怎麼樹立家長的威信?

更可怕的是,他們根本不認爲自己犯了錯誤。就像小海的父親,始終以一家之長自居,把兒子當成自己的附屬品,直到風燭殘年才懂得反省自己,卻爲時已晚,換不回兒子的原諒。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