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1-3歲 > 幼兒教育 > 好與壞的模糊界限,如何引導孩子去理解與辨認

好與壞的模糊界限,如何引導孩子去理解與辨認

來源:寶貝周    閱讀: 2.0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好與壞的模糊界限,如何引導孩子去理解與辨認?孩子們的相處中,經常會看到他們因爲和朋友觀點不一致而吵得不歡而散,甚至放狠話:以後都不跟你玩了。當然,孩子們很快就會和好。下面看看這篇文章,看看家長們要如何引導孩子去理解與辨認好與壞?

這時,我經常會跟孩子說一個小故事:

小羊請小狗吃飯。小羊準備了一桌鮮嫩的青草,但小狗只喜歡吃肉,面對一桌青草,它勉強吃了幾口,就再也吃不下去了。過了幾天,小狗請小羊吃飯。小狗想:“我可不能像小羊那樣小氣,我一定要用最豐盛的宴席來招待它。”於是,小狗準備了香噴噴的排骨,結果小羊一口也沒吃。從此,小羊看到小狗就懶得搭理,而小狗也經常會告訴別人,小羊是個小氣的壞傢伙,不值得交往。

跟孩子討論:小羊、小狗真的壞嗎?故事中的小羊和小狗出於一片好意招待對方,卻得到適得其反的效果,原因就在於它們都是從自身的經驗及需求出發,沒有考慮到這世界還有不同的需求,以至於使彼此的交往陷入僵局。如果,他們試着站在對方的立場想想,相通了這點是不是就很就不會鬧彆扭了?

然而,我們可以尊重別人的的觀點,如果面臨着失去所愛時,面臨生死的選擇時,還可以跟孩子說:換位思考,尊重被人的需求嗎?也許,可以試着讀一個這樣的故事讓孩子想想——

孩子、小雞與狐狸

這是一個關於孩子、小雞與狐狸之間的故事,更是一個關於愛的故事。

小姑娘索尼婭養了三隻小母雞,她像媽媽一樣地每天細心照料它們。她讓小雞們鑽到她的衣服裏取暖,給小雞準備足夠的飲水,還打掃它們的雞舍,給它們添上新草。每天晚上,索尼婭都要確保她的小雞們安全地在雞舍裏睡下了,她才安心地睡。小雞們也很喜歡索尼婭,她走哪裏就跟到哪裏。漸漸地,小雞們長大了,有一天一隻雞生了一個光溜溜的紅皮雞蛋,索尼婭把雞蛋貼在臉上,輕輕地說:謝謝你。索尼婭真的是一位非常好合格的雞媽媽。

好與壞的模糊界限,如何引導孩子去理解與辨認

可是,在一個冷冷的夜晚,索尼婭被外面奇怪的聲音吵醒了。她擔心她的小雞的安全,不顧寒冷和害怕,輕手輕腳地去看她的母雞。可是索尼婭發現她的母雞真的少了一隻,地板上散落了一地雞毛,另外兩隻雞也嚇得畏縮在屋樑上。索尼婭的眼淚奪眶而出,問爸爸小雞是不是被狐狸叼走了?這不公平!爸爸安慰她,並給她講道理,一個有關“愛”的解釋。索尼婭似乎明白了其中的道理,雖然很傷心,但更多是一種釋然——索尼婭給她失去的母雞搭了一座墳墓,之後和爸爸一起修補並加固了雞舍。後來那個紅皮雞蛋破殼兒了,於是索尼婭又多一隻小雞。她特別高興。

這個故事名字叫《索尼婭的小雞》,是美國菲比瓦爾創造的第一本繪本。整本繪本流淌着濃郁的田園氣氛,每一頁的圖畫裏溫暖明麗,充滿了愛與溫暖。結尾充滿了希望,可孩子能理解嗎?

關於愛,關於好與壞的討論

我問孩子:你喜歡這個故事嗎?

喜歡,我也能養小雞嗎?

那你能像索尼婭照顧好他們嗎?準備足夠的飲水,打掃雞舍等等。

能!

那你能保護好他們的安全嗎?

我們這沒有狐狸。

那假如,遇上到了其他事情,小雞不見了呢?

就像狐狸一樣,把小雞吃了嗎?狐狸真討厭!

是嗎?你看索尼婭最初也說不公平,我們再看看他爸爸說了什麼——“叼走你的小小母雞的狐狸就住在農田對面的森林裏,每天它都努力地尋找食物,然後帶回家給它的寶寶吃。大多數時候它都能找到老鼠和鼴鼠,但有的時候,狐狸也需要一頓大餐來供養它的家人,於是它使出渾身本領去找豐盛的大餐。它纔不懂——也不管——它偷走的雞是咱們的。它只是瞅準一個餵養他的家庭的好時機。我知道你很傷心,但是你也不希望那些狐狸小寶寶餓肚子對嗎?”

可我還是討厭狐狸!無法原諒它!

我繼續念爸爸的話——“狐狸的寶寶被稱爲狼崽兒,就像雞寶寶被稱爲小雞雛兒、你被稱爲孩子一樣,我付出一切努力來保護你過得幸福,讓你長得胖嘟嘟的的,讓你有張溫暖舒適的牀睡覺。你呢,你也竭盡全力讓你的小雞們活的快樂,讓它們也長得圓滾滾的,有一個溫暖舒適的窩睡覺。爲什麼呢,因爲你愛你的小雞,就像我愛你一樣。狐狸也一樣,它的愛和我們的愛是一樣的。它也愛它的小狐狸。所以,儘管這事對我們來說是壞事,但我們也能理解它爲什麼這麼做。”

我好像有些明白了。就像《好與壞,是什麼?》裏面,如果餓了偷東西,是壞事,但是如果是一個快要餓死的人,或者是一個孩子快要餓死的媽媽,他們的行爲就能理解了對嗎?

對!你能想到這個太棒了。在大自然的法則裏,爲了生存,爲了保護自己的後代的行爲天經地義。但在人世間,人是要遵守法律的。

所以,書裏說法律雖然公正,但不一定是照顧弱者的。對嗎?

對的,孩子。

……

很驚訝於因爲這個故事,我和孩子竟然討論到好與壞,以及法律這個對孩子來說完全陌生的字眼。但,這就是成長,不是麼?因爲在愛之外,我們都要面臨更多,譬如生死,譬如好壞。

生而平等 愛亦平等

故事的最後,索尼婭又有了一隻小雞,一個全新的生命——“我來當你的媽媽。我會全力以赴,讓你快樂,讓你長得圓滾滾,讓你有個溫暖的窩兒睡覺。”

一個充滿希望的結尾,讓整個故事經歷了“生死抉擇”後,又恢復了祥和的溫暖。我摟着孩子說:你說,整個時候狐狸在做什麼呢?

可能狐狸寶寶吃飽了,正和爸爸媽媽玩吧。

那這樣,失去的雞就有了意義了。

媽媽,你這樣說,我還是很傷心。它們都是生命啊,不活了要意義幹嘛?

我啞口了。是啊,愛是平等的,母愛是一樣的,那麼“生”也是平等的呀。然而,又如果去跟孩子解釋呢?

晚上睡覺時,孩子突然對我說:媽媽,謝謝你讓我有個溫暖的牀睡覺。

大概明白愛,懂得換位思考,纔會懂得感恩。如此,我們再去討論平等,討論有關愛、好、與壞之外的那個複雜的世界,也許更有有意義,即使我們懂得:所有的愛都是一樣的,但並非所有的好壞都是涇渭分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