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教育資訊 > 怎麼和孩子談論,關於離婚單親這個問題?

怎麼和孩子談論,關於離婚單親這個問題?

來源:寶貝周    閱讀: 6.9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家庭離異對孩子有多大的影響,我們無從得知,但是父母離異肯定是對孩子有影響的。那麼怎麼跟孩子談論離婚單親這個問題呢?

這是最近我一個好朋友來詢問我的, 她女兒有個特別好的小閨蜜,基本上從出生沒多久父母就開始訴訟離婚了,之後就沒見過爸爸。兩個女孩差不多大都剛過2歲,最近好朋友的女兒會開始講,“我的媽媽,在這裏;你的媽媽,在這裏;我的爸爸,在這裏,你的爸爸,沒有!”

沒多久,小閨蜜也開始叫好朋友的老公“爸爸”了,儘管現在大人說“這個不是你爸爸”,就能讓她接受。但他們都感覺到,過不了多久小朋友應該就會問“那我爸爸呢?”。於是大人們都在思考,怎麼對一個學齡前的孩子解釋單親家庭這件事,以做好到時被問不會措手不及。

這件事本身我並沒有經驗,但因爲小D幼兒園有一位同學的兩個父母都是女的,小D也曾回來問過我,爲什麼M有兩個媽媽?當時我正好就這一類的話題學習思考過,想和大家分享一下。

怎麼和孩子談論,關於離婚單親這個問題?

和自己的過去和解

曾經相愛的人要分開,這個經歷一定不會愉快,因爲愛的深所以傷的痛,也因此見過很多單親父母會把自己的怨念傳遞給孩子,而這纔是最傷孩子的。

我的一個鄰居就是個單親美國媽媽,我們曾經互相分享過一些很個人的心路歷程。我印象特別深的就是她和我說,當年剛剛離婚時,我恨啊,恨不得把世上最惡毒的詛咒都給那個人。但後來我想明白了,我要給孩子很多愛而不是恨,儘管我還是恨這個人,但對孩子的愛讓我戰勝了那份恨。

的確是這樣的,“父母是孩子的容器,容器壞了就無法承託孩子”,在和孩子談論這個話題之前,自己需要先想清楚,我們希望孩子接收到的信息是什麼,而這就包括了我們需要真正做到和自己的過去和解。

這裏的和解包括三方面:

1、放下:不要在孩子面前傳遞怨恨,讓孩子明白父母都是愛他的;

2、信念:孩子沒我們想象的那麼脆弱,不管一個人還是兩個人,都可以養育出健康快樂的孩子;

3、接納:離異並不是一件丟人的事情,這是我們成人對自己負責的行爲。

這三個關鍵詞很重要,因爲很多時候學齡前的孩子並不會有多深刻地意識到“單親”的真正含義,但我們過度緊張、掩飾、欲言又止甚至憤怒、憎恨的情緒,他們是很容易感受得到的,從而這些情緒會變成孩子對於這件事的真正認知。

“當錯誤的人離開你的生活,正確的事情纔會發生”。如果這已經是事實,那就換一種方式活出自己專屬的幸福。

逐步引入話題

當時小D問我,爲什麼M有兩個媽媽時,我是有點不知所措的,我並沒準備好怎麼和她解釋“同性戀家庭”這件事,於是就和她的認知老師討論了一下。

認知老師建議我們從更宏觀的角度開始和孩子談論,每個家庭都是不同的,比如有的家庭有一個孩子,有的家庭有好多個孩子;有的家庭有一個爸爸一個媽媽,有的家庭只有一個媽媽;有的家庭有兩個“媽媽”或者兩個“爸爸”;有的家庭的孩子有一個爸爸兩個媽媽等等等等。

我當時聽完就豁然開朗,同樣的思路也可以運用到回答孩子單親家庭的問題,讓孩子認識和理解世界的不同,幫助孩子塑造更多元的價值觀。單親家庭的父母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引入“不同家庭類型”這個概念。先從更大層面幫助孩子理解,每個家庭都是不同的,這沒有好壞,只是不同。

如果可以的話,也可以和各種各樣的家庭類型組織玩耍,讓孩子直觀感受到,每個家庭不同,但我們都是幸福的。這對這個年齡段的孩子來說纔是最重要的。

單親父母意味着,兩倍的工作,兩倍的壓力,兩倍的眼淚,但也有兩倍的擁抱,兩倍的愛和兩倍的驕傲

怎麼和孩子談論,關於離婚單親這個問題? 第2張

簡單並且誠實回答

一般2、3歲以後,孩子就開始會詢問,“我的爸爸呢?”,即使你有一個很長很長的故事,也不要一下子全部告訴孩子。首先孩子無法真正理解,其次過長的回答也會引起孩子不必要的恐慌,最好的就是點到爲止的誠實回答,但讓這個話題一直開放着,讓孩子明白,只要有疑問隨時隨地可以找父母聊。

比如還是繼續見面的,“爸爸住在XX,他每個週末會過來接你玩,他和媽媽都很愛你”;如果不見面了也可以說,“你的爸爸現在在XX,你出生的時候他特別開心”。這樣的回答都是事實,沒有我們個人的情緒在裏面,很多時候也就滿足了孩子的好奇心。

學齡前的孩子都是處於“自我中心”的階段,他們這麼問並不是真的關心父母,只是因爲他意識到了不同,或者他們感受到父母情緒了。他們只要知道事實,同時感受到自己生活沒影響,這個話題也就過去了。

但要做好心理準備,一旦這個話題被打開,孩子會反覆過來問。但這並不意味着,你做的不夠好,你讓孩子開始“操心”了,這就是學齡前孩子吸收新知識的習慣,想想他們是不是也有隻盯着一本繪本讀的情況,本質其實是一樣的。

最好的就是一如既往地平靜地告訴孩子這個事實,每次不多說,直到孩子繼續追問更多細節了。

幫助孩子學會如何應對同伴的提問

隨着孩子開始社交,單親家庭的孩子不僅僅是自己有疑問,他們也會遭到其他同齡孩子的提問,“你爸爸呢?你爲什麼沒有爸爸?” 大部分孩子的提問都是善意的,他們也只是因爲看到不同而產生好奇而已。

但很多單親父母並沒有真正放下,於是外界的任何一個提問都會變成觸發自己內心情緒的導火索,從而給了孩子不正確的示範,“誰這麼問你的啊?你不要理他們”。因此單親父母怎麼幫助孩子看待這樣的提問就是關鍵了,這就回到了我開頭提的,“接納”。

不妨也有意識地提前問問孩子,“如果你同學問你,你爸爸呢?你會怎麼回答啊?”看看孩子會怎麼回答,也許孩子就會告訴你之前你告訴他的話,“我爸爸在XX,我媽媽說他很愛我”。這就說明了孩子已經開始學着接納了。

與此同時,父母可以進一步強化,“對,你可以告訴你同學,我爸爸仍然是我爸爸,我媽媽仍然是我媽媽,他們雖然不住一起了,他們都關心我”;或者說,“你可以告訴你同學,每個家庭都是不同的,我和我媽媽一起住,但我也很幸福”。

怎麼和孩子談論,關於離婚單親這個問題? 第3張

傳統觀念裏對於婚姻,經常會有“爲了孩子好”而湊合。婚姻關係一定在親子關係之前,湊合而不開心的兩個人一定不會“對孩子好”。真正“爲了孩子好”,就是我們都能認識到,不管婚姻這個形式是否還存在,我們都能把愛和接納傳遞給孩子,有這些滋養的孩子都是會幸福快樂的。

而對於我們這些非單親的父母來說,當孩子來問我們這些問題時,也希望用更加多元的角度告訴孩子,沒有哪種家庭是更幸福的,這只是不同。要知道我們今天的這句話不僅僅是禮貌客套,也是真正在告訴孩子,每個人都有選擇的權利。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