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1-3歲 > 幼兒教育 > 孩子的母語學習怎麼正確引導

孩子的母語學習怎麼正確引導

來源:寶貝周    閱讀: 1.7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孩子的母語學習,家長該如何引導?爲什麼母語的學習需要很早開始?怎麼正確引導,讓孩子母語說的很好?接下來看看下文教你方法。

我們學習語言的過程和大腦發育有關,之所以母語學的又快又好,大致上可以用兩個原因來解釋:1、與生俱來的學習語言的本能,其二,母語的語言環境。那母語是多早開始學習呢?其實,當胎寶寶還在媽媽子宮內的時候,就已經開始建立語言資料庫。

懷孕到16~18周的時候,胎兒的聽覺系統已經接近完全發育,而且可以聽到外界的聲音。這個時期胎寶寶聽到最多的聲音就是媽媽和身邊人的談話;在寶寶出生後的半歲以內,通常寶寶發出來的聲音沒有語言意義,但是寶寶大腦潛意識已經練習用嘴巴附近的肌肉、配合聲帶的震動、呼吸及舌頭來發出聲音與人溝通。

寶寶大約在7個月左右的時候,開始牙牙學語,發出簡單的聲音“爸爸”、“媽媽”,或者使用其他聲音,慢慢懂得聲音的意義。逐漸開始聽懂大人說的簡單句子“不行”、“好不好吃”等。大約1歲左右會說第一個字,慢慢會說的字越來越多。平均1歲半的時候,字句快速增長,即使寶寶不會表達,也可以慢慢理解大人說的話。

等到寶寶2歲左右的時候,孩子已經可以把幾個字組合起來成爲一個短句子,比如“我要玩具”、“媽媽抱”等。孩子3歲之後,表達的句子越來越多,能夠用語言清晰的表達自己的情緒、喜好。

上面大致爲孩子學習母語的階段,但每個孩子學習語言的速度不同,有些孩子早、有些孩子慢,基本上母語語言行爲發展都遵循着上述的幾個階段。

爲什麼母語的學習需要很早開始?

因爲語言學習有關鍵期,在關鍵期中(一般來說是0~7歲),一定得要接觸母語到一定程度,纔可能學會母語。這個語言學習的關鍵期跟大腦發育有關。孩子的大腦在幼年時期(0~4歲)發育的速度非常快,大腦使用的能量以及新陳代謝的速度遠比成人來得大,神經的可塑性很高。出生之後一直到4歲前,大腦中神經元彼此之間的連結,即所謂的突觸,會快速、大量的形成,這時期所接受的刺激,尤其是語言的刺激,可能會讓大腦產生長期的結構改變。過了4歲之後,大腦會慢慢開始進行整理,沒有接受到刺激的神經元,彼此之間的突觸會開始凋萎,一直到了青春期之後,大腦纔會因爲內分泌啓動而產生下一個階段的發展。

孩子的母語學習怎麼正確引導

到底我們是怎麼從只會哇哇哭,到可以流利地使用母語與人對話呢?一般來說,孩子平均約4~5歲的時候,就已經具備了使用母語的基本能力,並掌握母語中的語音、文法與基本字彙,也可以自然地與人對話(聽與說),其中,家長在孩子的母語學習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正確引導,讓寶寶說得更好

母語學習從模仿開始,一般來說,只要孩子出生後,在一個健康、身邊有很多大人在身邊可以做爲模仿對象的環境,就能夠自然的學會母語。但是對孩子來說,身爲家長,是身邊最親密的人,當然更在母語學習上扮演了關鍵性角色,以下是家長在母語學習關鍵期(0~7歲)需特別注意的重要引導:

真人互動:語言的學習從模仿這個角度來說,成功的模仿最重要的關鍵就在於互動,不管孩子多小,有沒有聽懂,家長都必須試着把想要跟孩子傳達的事情有耐心地用語言表達。重點是隻有真正人跟人的互動才能真正幫助語言學習,現在很多家長讓小朋友看手機,這完全不算互動,研究顯示這樣的做法反而會造成小朋友語言學習的障礙。

說話語氣與表情:跟孩子說話的時候,應該儘量試着能夠看着他們的眼睛,眼對眼的接觸有助小朋友的專注力。另外,很多家長跟小朋友說話的時候,不由自主地會使用一些比較可愛、有趣又誇張的語氣,所謂的媽媽語,比如說:“來吃飯飯好不好,來,嘴巴張開,啊”有研究顯示這樣的說話語氣因爲比較誇張,配合臉部的表情,某種程度上,可幫助小孩學習理解語言及加強語氣欲代表的意義。

耐心與陪伴:對於小孩來說,當他們語言能力還沒有完全發展,尚在學習如何溝通的時候,大人需要多花一點耐心去理解,試着用遊戲、說故事的方式鼓勵孩子主動溝通,多引導他們主動表達自己的想法與需求,並要多花時間陪伴、鼓勵他們主動表達他們的需求及感受。即使很多時候聽不懂小朋友說什麼,也要鼓勵他們試着跟我們對話。

重複性的重要:模仿是靠着一次又一次的重複才能成功。要幫助孩子正確的發出母語所使用的語音,家長可以試着講同一個故事,或者重複相同的詞或句子,來幫助他們學會發音及正確句子的說法。

表達自己也須從小學習

我們都同意母語的重要性,它是我們與人溝通的第一個工具。每個孩子在母語學習上的發展速度不一樣,但過程大多雷同。家長在小朋友學習母語時,扮演了很重要的關鍵角色,除了幫助他們模仿、學習之外,也幫助他們學會如何利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與需求。此外,家長也必須要注意小朋友是否有語言發展遲緩的現象。如果懷疑孩子的母語發展較慢,建議諮詢語言治療師,或是留意是否有聽力上的問題。

幼兒健康
幼兒營養
幼兒教育
幼兒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