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營養食譜 > 四季養生 > 這些傳染病本季度高發,媽媽們可要護好寶寶,預防爲先

這些傳染病本季度高發,媽媽們可要護好寶寶,預防爲先

來源:寶貝周    閱讀: 2.3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這些傳染病本季度高發,媽媽們可要護好寶寶,預防爲先

秋季腹瀉

秋季腹瀉是由輪狀病毒感染所引起的,因爲這種病毒在電子顯微鏡下外形貌像年輪,所以被稱之爲「輪狀病毒」。

這種病毒主要通過糞-口傳播(就是從排泄物到口腔),最容易發生在 6 月齡~2 歲的嬰幼兒身上。

雖然大人也會感染輪狀病毒,但基本上沒有症狀,而是會成爲隱性的輪狀病毒傳播者,把病毒傳染給孩子。

而且輪狀病毒的傳染性很強,在幼兒園、學校等孩子聚集的地方,很容易出現大範圍的傳染。

秋季腹瀉的症狀:

最主要的表現就是腹瀉,便量多、水分多、次數也多,可以達到一天 5~10 次,大便表現爲黃色水樣或是蛋花湯樣。

除腹瀉之外,寶寶還可能會有發熱、嘔吐等症狀。

當寶寶發生秋季腹瀉,上吐下瀉會讓寶寶在短時間內丟失水分和電解質,造成脫水,重度脫水還會導致大腦等重要器官的損害,嚴重時還會危及生命。

這些傳染病本季度高發,媽媽們可要護好寶寶,預防爲先 第2張

紅眼病

紅眼病可由病毒或細菌感染引起,稱爲感染性結膜炎。

在春秋兩季最爲多見,傳染性很強,可以通過不乾淨的手揉眼、或是和患者共用毛巾等方式傳染。

紅眼病的症狀:

除眼睛發紅之外,還有眼睛癢、流淚多、眼屎多、有異物感就像眼睛裏進了沙子、害怕亮光等表現,兩隻眼睛可以同時或是先後發病。

可以引起紅眼病的病原體很多,當發現孩子眼睛紅,需要及時帶孩子看醫生,明確病因後給予相應的治療。

手足口病

由腸道病毒引起,最常見的病原體是柯薩奇病毒 A 組 16 型和腸道病毒 71 型。

雖然發病高峯時在 4~7 月,但是秋季也可能會出現。

主要通過空氣、飲食和密切接觸等方式傳播。手足口病最容易發生在 5 歲以下的寶寶。

手足口病的症狀:

手足口病最顯著的特徵是在手、足、臀部等處出現斑丘疹和皰疹,口腔內出現散發的皰疹或潰瘍。

因爲口腔內出疹,寶寶可能會因爲口腔疼痛而拒絕吃東西。

除此之外,還會有發熱、咳嗽、流鼻涕等症狀。

多數患兒一週內自愈,少數患兒可引起腦膜炎、腦炎、肺水腫等併發症。個別重症患兒病情發展快,甚至會導致死亡。

預防工作怎麼做?

秋季的兒童傳染病遠不止這些,但是做好以下這些措施,可以幫助預防大多數常見的傳染病,保護寶寶不中招。

1. 注意衛生

爸媽在日常生活中要多注意衛生,做好清潔消毒工作。

並且洗手作爲一種簡單高效的防治感染的方式,爸媽需要讓孩子瞭解洗手的重要性,並教會他正確的洗手方式,讓孩子養成勤洗手的好習慣。(點擊查看正確的洗手方法)

衛生貼士

教寶寶勤洗手,除了常說的飯前便後洗手之外,在接觸了髒東西後,比如摸過垃圾、玩過泥巴、用手捂着打噴嚏或者咳嗽之後等,也要洗手;

教育孩子養成不用手揉眼睛、不啃指甲的習慣;

避免共用毛巾、浴巾等用品,餐具、玩具要定期消毒。

這些傳染病本季度高發,媽媽們可要護好寶寶,預防爲先 第3張

2. 接種疫苗

接種疫苗是預防傳染病的重要措施。

秋季腹瀉的重症病例基本都是初次感染,接種輪狀病毒疫苗,相當於完成了初次感染,會產生保護性抗體,即使再次感染,症狀也往往很輕微,甚至沒有症狀。

有條件接種 EV71 滅活疫苗地區,可以通過接種疫苗來預防腸道病毒 71 型所引起的手足口病。

已經感染怎麼辦?

如果寶寶已經被感染了,給予正確、有效的防護措施可以避免家庭內部的交叉感染,還有助於緩解寶寶的症狀。

1. 消毒隔離

孩子的房間要早晚通風,用過的衣服、被褥、牀單等要進行煮沸或日光照射消毒;

上學的孩子應該暫時休假,家裏人儘量減少到孩子屋裏探望的次數,防止交叉感染。

若爲輕症病例,可在家中隔離,若爲重症病例,則需住院治療。

2. 飲食營養

對於伴有發熱的孩子,應該鼓勵孩子多飲水,必要時給予藥物降溫,注意觀察體溫變化及有無水分丟失,防止電解質紊亂及脫水。

在飲食上,應給孩子吃富有營養易消化的流食、半流食或軟食,不要給孩子吃酸、辣、甜味過重及乾硬食物。

3. 家庭護理

針對疾病的不同表現,要注意給予相應的護理措施。

腹瀉的寶寶,注意補充水分和電解質,防止寶寶脫水。

手足口病皮膚會有丘疹和皰疹,要注意避免孩子抓撓,同時保持皮膚局部的衛生。

得了紅眼病的寶寶,尤其需要注意避免用手揉眼睛,以免導致左右眼交叉感染,或是引起感染的加重。

4. 及時就診

在家庭護理中除了上述的這三點,爸媽還需要留心觀察寶寶的精神狀態和症狀的輕重。

如果寶寶的精神狀態、吃飯睡覺等狀態變差,或是寶寶的症狀沒有好轉甚至有所加重,應及時送往醫院進行治療。

孕前飲食禁忌
飲食常識
美食文化
飲食調理
中醫養生
美食資訊
奶粉知識
四季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