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營養食譜 > 美食資訊 > 《舌尖2時節》攝影機險些被幾十斤魚撞落湖底

《舌尖2時節》攝影機險些被幾十斤魚撞落湖底

來源:寶貝周    閱讀: 9.92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舌尖上的中國2》第三集《時節》播出後,網友紛紛認爲該集較之於前更偏向食材及食物的展示,而非人文、情感。日前,該集導演胡博向記者講述了拍攝背後的故事。在拍攝千島湖秋收捕魚時,胡博親自掌控水下鏡頭,但重達幾十斤的魚撞到攝影機險些將其墜入湖底。而在拍攝雪山伐木工時,因爲總導演陳曉卿一句“這個男人眼中喪失了鬥志”而另選擇拍攝對象。

《舌尖2時節》攝影機險些被幾十斤魚撞落湖底

  從善如流砍掉一些故事

隨着《舌尖2》前兩集播出,許多觀衆表達的觀感是:情感故事人文關懷過多,飲食文化風俗欠缺;食材介紹過多,製作技藝略少。在《時節》中,這一狀況發生了巨大的改變。在美食品種上,本集既收羅了黑龍江五常大米這樣聲名遠播的名產,也有不爲觀衆熟知的地方特產,如江蘇溧陽雁來蕈、安徽蕪湖蝦籽小刀面。在製作工藝上,比如切糕的做法便細膩到配比和火候,“115攝氏度下熬煮4小時,90公斤葡萄汁濃縮成30公斤糖漿”,其詳盡程度堪比食譜。可以說,第三集由時節串聯起來的一系列故事,更偏向食材及食物的展示。陳曉卿坦言,導演組一直在留意觀衆們的收視反饋,爲此在播出前進行了緊急調整,“我們砍掉了一些人的故事”。

導演胡博介紹,本集遵循時節主題,但又不生搬24節氣。胡博說,拍攝後她對時間物候有了更深刻的感受,“看風雷雨雪,看時間變化,看美食轉瞬即逝”。據悉,這集的拍攝量是《舌尖2》裏最大的,導演組走的地方也最多。胡博統計,她的團隊共去了15個地點,單是爲了反映秋收時“風調雨順、人丁興旺”的主題,她就尋遍南方四個省,才找到一家既有梯田又正好迎來新生兒的農戶。

  拍攝對象眼裏要有鬥志

按胡博的話來說,《時節》這一組的拍攝工作是最早出發、最晚收工。爲趕在雪期結束前拍攝,攝製組來不及多做調研,3月份就匆忙上路,一路上爲此吃盡苦頭。“拍雪山伐木的場景,因爲沒經驗帶了非常沉重的索尼9000,機身重到需要6個人操作。雖然最後完成攝製,但其實沒有捕捉到最美好、鮮活的畫面”,胡博一直爲此心存懊悔。

對此,陳曉卿坦承《時節》這一組的拍攝難度最大,“紀錄片很重要一個階段就是調研,甚至2-4倍於拍攝時間。胡博的拍攝一直在趕時間、趕季節,而且老天爺還一直捉弄她。比如去千島湖拍魚的洄游,因爲天氣冷熱有變化,拍了幾次都沒成功。”胡博則爆料,陳曉卿的嚴苛也是一方面,就連拍攝對象的氣質也有要求。“我們去雪山拍攝,選擇了好幾戶人家,把畫面傳給陳導看後,他說‘這個男人眼中喪失了鬥志’。陳導說拍的是草根百姓,要在人物身上找到一種力量感”。

對拍攝畫面精益求精的自我要求也增加了拍攝工作量。胡博還自我調侃,她拍的這集很“招人嫌”,因爲總在農忙時打擾拍攝對象。“我就叫人家姐姐、姐夫,他們說你能不能不要跟來了,來了我都挖不了筍了。雖然是跟拍,但他們畢竟要配合你,體現一定的鏡頭感。比如別人做飯時肯定會打擾,我們甚至讓對方做兩遍,補償第一次機位沒拍到的地方”。

  拍捕魚撞落攝影機

《時節》中竭力捕捉自然的變化,也相應地運用了多種拍攝手法,比如爲反映五常大米產地的全景,就動用了航拍。很多時候,身爲導演的胡博還得親自掌鏡。在千島湖秋收捕魚,漁夫們說大概只有五分鐘的時間,時間短而且只能一遍過,沒法做分鏡頭。胡博回憶,當時她把當地有照相機能拍視頻的人都用上了,攝影師掌握高速鏡頭、水下鏡頭兩臺攝像機,水下鏡頭則由她親自出馬。“我提着水下攝影機,得不停地拿起放下。千島湖的魚重達三四十斤,力氣大得很。拉網時魚將水花濺溼了我全身,而且它們撞到我的手導致攝影機脫手了。所幸,機器沉到一塊鐵板上,漁民幫我撈了起來。要是沉到幾十米深的湖底我就得賠了。”

身爲湖北宜昌人,胡博在該集中並沒有刻意呈現家鄉湖北之美。對此,胡博不好意思地笑着解釋,“有一點避嫌的感覺,其實我想太多了。我很對不起家鄉人,如果第三季我一定要申請拍家鄉”。

孕前飲食禁忌
飲食常識
美食文化
飲食調理
中醫養生
美食資訊
奶粉知識
四季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