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3-6歲 > 學齡前教育 > 成年人自我中心就是巨“嬰”心理?這個鍋孩子不背!

成年人自我中心就是巨“嬰”心理?這個鍋孩子不背!

來源:寶貝周    閱讀: 2.8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不知你有沒發現,幾乎每個孩子都喜歡玩捉迷藏的遊戲,但是他們的“藏身”技巧卻實在是拙劣。不久之前,兒童發展心理學家們通過孩子玩捉迷藏的行爲特點,得到了一個顛覆認知的結論……

大家都知道,捉迷藏的樂趣在於“藏”,也就是讓別人找不到自己。但學齡前的兒童往往只用手遮住眼睛,而把身體的其他部分暴露在外。

長期以來,這種無效的躲藏方法,被解釋爲年幼的孩子太過“以自我爲中心”——他們覺得自己看不到了,別人就看不到了。心理學家們認爲,學齡前兒童無法區分自己的想法與他人的想法,或者說,由於理解能力有限,兒童會錯誤地認爲。其他人看到的世界與自己所看到的世界是一樣的。

小孩子的“以自我爲中心”,也成爲了一個時下非常流行的概念——“巨嬰”的“理論基礎”。

事實上,對於童年“自我中心主義”的看法,認知發展心理學的研究對此早有懷疑。

我們選取了一些2-4歲的孩子,在南加州大學的發展思維實驗室進行了研究。令人驚訝的是,我們所得到的結果與以往的看法大相徑庭。

誰看到誰?

實驗過程中,每個孩子都和成人坐在一起,用手遮住眼睛或耳朵。然後我們分別問孩子是否能看見或聽見大人。出人意料的是,兒童都回答不能。當成人捂住自己的嘴時,類似的事情發生:孩子認爲,此時大人不能跟她說話。

成年人自我中心就是巨“嬰”心理?這個鍋孩子不背!

《小豬佩奇》裏,佩奇和弟弟喬治在捉迷藏,更小一點的喬治“藏身”技巧比較差,只會藏到桌子底下。

通過大量的控制實驗可以排除孩子們是否對問題存在誤解。結果很明顯:我們年幼的孩子能夠理解問題,並且清楚地知道自己應該如何回答。他們否定的回答表明,他們真的相信,當自己的眼睛、耳朵或嘴被擋住時,看不見別人,聽不見別人說話,或不能跟別人說話的。孩子分明是可以聽到、看到的呀,這個違背常識的情況,是怎麼回事呢?

年幼的孩子似乎認爲,眼神的相互接觸決定了一個人能否看到另一個人。他們的想法似乎秉承“只有你能看見我時,我才能看見你”,反之亦然。

我們的研究結果表明,孩子用一條毯子矇住頭試圖將自己藏起來的做法,並非源自於自我中心主義。事實上,這種認識不是單方面的、自我的:當其他人採用這種方法時,孩子們也認爲他們藏起來了,而且藏得很好。

孩子們還認爲,可見性必須是雙向的:除非兩個人四目相觸,否則是不可能看到對方的。孩子的出發點不是自己,只是他們堅定地認爲“認識”和“關注”應該是相互的,或者說,看到對方存在是彼此之間的事兒。

孩子對相互性的認識

兒童對相互性的需求表明,他們並非以自我爲中心。

成年人自我中心就是巨“嬰”心理?這個鍋孩子不背! 第2張

學齡前兒童不僅能夠以他人的眼光觀察世界,甚至在不必要的情況下,或者在錯誤判斷的情況下,孩子依然發揮了這種能力:認爲那些眼睛被遮住的人其他人是看不見的雖然是錯誤的,但是卻表明了,兒童對世界的看法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其他人。

孩子們這種看似非理性的躲藏方式,以及孩子們在實驗中給出的負面答案表明,兒童認爲只有在雙向交流的情況下,才能夠與他人產生聯繫——不僅要從我到你,還要從你到我,這樣我們纔可以彼此平等交流。

我們接下來的研究也許能證實,那些不善躲藏的孩子很可能比善於躲藏的孩子在玩耍和交流中表現出更多相互性。

我們的研究結果表明,兒童對於個體之間的相互性有着天然的偏好。孩子們希望並努力創造出可以與他人相互參與的情境。他們與人交往時,不僅要注視對方同時也要得到對方的注視;不僅要聆聽對方也要得到對方的聆聽;不僅要說話給對方也要得到對方的回覆,如此這般纔算真正的相互交流——這也給我們的家庭教育帶來了很多的啓示。

至少在這方面,年幼的兒童理解和對待他人的方式,並非是以自我爲中心的。相反,他們對堅持相互尊重方面表現地相當成熟,甚至可以說是令人歡欣鼓舞。

在感知和關注他人方面,成人或許還要把這些學齡前兒童當作榜樣呢。這些年幼的孩子似乎強烈地感受到,人們在不斷與他人交流的過程中彼此共通。

學齡前健康
學齡前營養
學齡前教育
學齡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