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3-6歲 > 學齡前教育 > 孩子說話晚不用擔心?“貴人語遲”,真的是這樣嗎?

孩子說話晚不用擔心?“貴人語遲”,真的是這樣嗎?

來源:寶貝周    閱讀: 6.13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孩子開始咿呀學語,是每個家庭關心和興奮的大事。有的家長爲自己的孩子說話早而開心,也有不少家長爲孩子遲遲不說話擔心。於是,旁人總會用“貴人語遲”的老話來安慰他們。老話真的有道理嗎?

“言語發展分爲兩個方面:語言接收(孩子能聽懂多少)和語言表達(孩子會說多少)。語言接收反應的是孩子的聽力和理解能力。如果幼兒語言接收能力正常,也就是說他能聽懂簡單的要求,那就不用擔心。幼兒來檢查時,父母常常主動提起:“他什麼都能聽懂,可是不怎麼說話。”很多幼兒仍會用身體語言表達自己的需求。記住,言語是指孩子口頭說出來的東西,但語言包括動作、姿勢和所有類型的身體語言。你希望孩子能夠自如地以各種方式交流,而不光是說話。

孩子說話晚不用擔心?“貴人語遲”,真的是這樣嗎?

正常的言語發展里程碑

語言發展的個體差異很大。下面我們列出的里程碑是指絕大部分幼兒在相應年齡會說的最少詞語數量。如果孩子距離這些目標有所差異,也並不意味着你需要擔心。你可以在下次檢查時和醫生討論孩子的言語發展情況

第1個月

喜歡聽人類的語音。滿月時,聽到媽媽說話聲能暫時停止哭泣。

除了發出有意義的哭聲外,還會從喉嚨裏發出細小的喉音,偶爾吐露ei,ou等聲音。

第2個月

發聲以哭爲主,可以發出a、o、e等音;偶爾笑出聲來;跟他說話時,他會擺動腦袋,並從喉嚨中發出微小的聲音。

第3個月

能發出拖長的單元音,或連續兩個音,如“啊咕”“啊嗚”等。發聲更加自如,樂意與人對答。

如果有人對他說話,他會用點頭、微笑、動動嘴巴、吵鬧、尖叫,或者其他快活的神情做出反應,身體也會興奮地活動。

第4個月

發聲能持續15-20分鐘,能發出一連串類似音節的聲音;會有意尖聲地叫。

第5個月

寶寶開始能發出兩個雙輔音;常“自言自語”;會仔細觀察別人的嘴,聽到別人的聲音後,用自己的嘴練習發音,力圖模仿。對人的聲音能做出更明確的反應,開始理解自己的名字。

第6個月

會發2-3個雙輔音,如ka-ka-ka、la-la-la;聽到“媽媽”的聲音時會看母親,聽到“爸爸”的聲音時會看父親。如果大人邊念兒歌邊做相應的動作,寶寶能記住,也會學着做相應的動作。

第7個月

寶寶又多認識了1-2種新的物名,會看或指向物品所在的地方。一口氣能說出幾個語音,能說“ma-ma”、“da-da”,但經常無所指。能用手勢示意“謝謝”、“再見”等。開始喜歡模仿簡單的事情。

第8個月

有意識地模仿語音,並以此爲樂。聽到大人說“不”會停止活動。會用點頭或伸手錶示“要”,用搖頭或皺眉表示“不要”,開始能表達自己,而不是單純模仿。手勢語發展很快。

孩子說話晚不用擔心?“貴人語遲”,真的是這樣嗎? 第2張

第9個月

能較清晰地發聲,來表達自己的意思和感情;能叫“爸爸”、“媽媽”。

知道大人在談論自己,會表現出害羞。這是寶寶理解大人談話的表現。

第10個月

除了“爸爸”、“媽媽”以外,會說其他幾個詞,會模仿最後一個音。

第11個月

能夠有意識地稱呼爸爸、媽媽,還能說出兩三個詞。能理解大人的話並用手勢回答。比如問“你幾歲啦”,會豎起手指表示。

愛聽熟悉的話,會照着聽到的一些話去做,如“坐好”等。

第12個月

認物的範圍增長很快。除五官外,還認識手、腳、頭、肚子等部位。說兒歌時,能做出4種以上的動作。

如果孩子沒能達到上述里程碑,你應該和醫生討論一下寶寶的情況。

懷疑孩子發育遲緩該做哪些檢查?

聽力檢查:檢查孩子聽力是否異常,敏感程度如何;

理解能力:檢查孩子對語言的理解,看有沒有理解問題;

發音檢查:檢查孩子的表達器官,聲帶等生理結構有沒有問題。

排除了生理的問題如果寶寶單純只是語言發育遲緩我們可以採取下列這些方法訓練寶寶的語言能力:

記錄言語日誌

和其他發育里程碑一樣,有進步遠比死摳時間點重要。如果孩子每週大約增加1 個詞的詞彙量,2 歲時他會說2 個詞的短語,3 歲時會說合理的句子,那就不需要擔心。但是,如果孩子“停滯不前”,3 ~ 6 個月都沒有學會很多新詞,那你應該諮詢兒科醫生,看看孩子是否有問題:發育性問題(例如自閉症)和結構性問題(例如舌繫帶過緊、脣齶畸形或口舌肌肉不協調)都可能導致語言發展遲緩、言語脫節。

孩子說話晚不用擔心?“貴人語遲”,真的是這樣嗎? 第3張

培養孩子的溝通能力

給孩子讀書,和孩子一起讀圖畫書,對照圖片向他提問:“球在哪兒呀?”利用我們所謂的“擴展”概念——從一個詞擴展到一個想法。比如說,你正在讀書的時候孩子提問:“那是什麼?”你回答:“那是鳥兒。”然後你補充說:“鳥兒在天上飛。”你不光要回答孩子的問題,還要告訴他與詞語有關的想法——鳥兒在天上飛。你們一起讀書的時候,指着書上的圖片向孩子提問,例如:“狗狗在哪兒呀?”“那個男孩在哪兒呀?”鼓勵孩子在圖片中尋找相應的。

物體指給你看

通過這種方式,他會學到如何將詞語的發音與圖片聯繫起來。

尋找教育機會

研究表明,由孩子主動發起的互動比父母發起的互動更有意義。尋找合適的教育機會。如果你們正在公園裏散步,孩子指着一條狗,你可以說:“狗狗會跑,會跳,會叫。”孩子很可能會模仿這些聲音。如果孩子指着天上,含糊不清地說“了”(鳥),請補充正確的發音:“是的,那是鳥。我們再找找別的鳥。”利用孩子自己發起的機會,不斷重複孩子感興趣的詞語。

玩遊戲,識器官

幼兒喜歡關注自己的身體,給自己身體的各個部分起名字。問問孩子他的眼睛、鼻子和肚臍在哪兒,鼓勵他指出這些地方。

做個解說員

日常活動中,例如幫孩子洗澡、換衣服的時候,請一邊做一邊介紹:“現在我們換塊新尿布”“現在我們穿衣服”,等等。你自己穿衣服或是在屋子裏做家務時,告訴孩子你正在做什麼,就像講故事一樣。小傢伙的耳朵可尖着呢,他正在發育的語言中心會處理每一個聽到的詞語。父母愛嘮叨,孩子就更容易學會說話。

寶媽提示

語言是思維外化的表現,能夠促進寶寶良好個性的發展、智力發展及良好情緒發展等。0—6歲是兒童語言發育的關鍵時期,家長不要盲目相信“貴人語遲”,如果發現寶寶語言發育落後應儘早帶寶寶到專業的醫療機構進行檢測。

學齡前健康
學齡前營養
學齡前教育
學齡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