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寶寶飲食 > 輔食添加 > 寶寶輔食和奶間隔時間有關係嗎

寶寶輔食和奶間隔時間有關係嗎

來源:寶貝周    閱讀: 5.39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崩潰了,輔食在奶前喂還是奶後喂,媽咪一竅不通,寶寶營養指望誰。媽咪們肯定做了不少功課,瞭解到幼年的寶寶應當進食母乳更爲安全,發育更加好。

寶寶輔食和奶間隔時間有關係嗎

添加輔食還有這些好處:

進食固體食物有助於寶寶咀嚼能力的發展;

嘗試多種類型、質感、味道的食物有助寶寶增強適應性,逐步培養成人飲食習慣;

早點接觸各種食物,增加對食物的體驗,這樣寶寶更不容易偏食;

發展自己的進食技能,逐步掌握使用合適的餐具,學會自己進食;

培養與家人一起進餐的習慣,學習基本的餐桌禮儀,適應羣體生活。

延遲引進固體食物有什麼後果?

容易引發營養不良

寶寶有可能缺乏生長所需的營養素,如鐵和鋅,影響身體發育。

影響健康飲食習慣的養成

寶寶會較難適應接受多種食物的飲食方式,導致偏食或其他進食問題,如抗拒接受質感粗糙的食物。

寶寶厭奶小妙招

什麼時候該添加輔食

不少媽咪都想了解,什麼時候爲寶寶添加輔食。

是不是一定要到6個月才添加輔食呢?不一定,當最好是6個月,因爲腸道的發育更加容易消化接受食物唷~(最快也需要4個月後餵養)

當寶寶出現以下情況,是時候給寶寶新東西~

活動能力

靠椅背坐起來;

能擡起頭部;

能伸手抓物件。

進食表現

對食物感興趣;

表現出十分想吃的樣子;

看見勺子便張嘴;

把勺子放進寶寶的口裏時,嘴脣能合起,含着勺子;

能閉上嘴巴吞嚥食物。

通常來說,大部分寶寶到六個月左右時會出現上述行爲。如果你家寶寶七個月大時還沒有這些表現,應該帶他去看醫生。

添加什麼合適寶寶?

寶寶進食輔食,是需要按照不同的時間段進行補充不同的營養的。

在寶寶6個月的時候,補充“鐵強化”的米粉或是紅肉泥。這裏說的不是用自己家大米研磨出的米粉,不要誤會了。

而且小的時候,爲寶寶添加單一簡單的食物更加,一來檢測寶寶時候敏感,二來是循序漸進讓寶寶好吸收。

剛剛開始,寶寶還可以進食:

穀物類:粥糊、嬰兒米糊、嬰兒麥糊

較容易磨爛成蓉的瓜菜:冬瓜、節瓜、合掌瓜、南瓜、紅蘿蔔、莧菜、菠菜、番薯、馬鈴薯、

較熟和軟的水果:香蕉、啤梨、桃、蘋果、

食物性狀的變化

糊狀、幼滑→較稠、搗碎的蓉→柔軟、剁碎→切成小塊

年齡食物

6個月 稀滑的糊

7-8個月 稠糊和泥蓉狀

9-11個月 有顆粒的泥蓉狀食物,

如菜肉粥

1歲-1歲半 軟飯、切碎的肉和菜

1歲半-2歲 略爲切碎的家常飯菜

最初的輔食必須富含鐵質

深綠色的蔬菜葉、豬或雞肝、豆腐、豆蓉、魚等含鐵質豐富,又容易壓成蓉狀,可讓寶寶及早嘗試;

混合一兩茶匙的蛋黃和少量的奶,便可製成爲蛋黃糊,也可以在粥或米糊中,加入這些食物;

嬰兒米糊一般添加了鐵質,因此所含的鐵質相較白粥多。

注意事項

1、加入食物沒有特定的先後次序;

2、家長可讓寶寶嘗試米糊或米粥三四天,然後給他試吃蔬菜蓉或水果蓉。可以在米糊中加入蔬菜蓉,或單獨把蔬菜製成糊蓉;

3、早些嘗試蔬菜和水果的天然味道,能幫助寶寶更容易接受不同種類的蔬果;

4、在餵奶前30分鐘,嘗試給寶寶吃固體食物;

5、起初寶寶進食的分量會較少,只有一兩茶匙,根據寶寶適應進度增加分量;

6、可按寶寶的需要,給他喝水。

8~9個月

每天保證母乳or配方奶600ml,喝奶3-4次,輔食2-3次。該階段的寶寶咀嚼吞嚥能力有進一步提高,可以逐漸用末狀食物替代泥狀食物,但仍應根據食材性質進行相應加工。

該時期對輔食的攝入量也有所提高,通常情況下每天保證一個全蛋,50克肉禽魚類,主食、蔬菜和水果視寶寶胃口提供。

常吃的食物可以是:

主食:爛糊面、粥(稠)、米粉(稠)

葷菜(或富含蛋白質):肉末、蛋羹、雞肉泥、魚泥、蝦泥、豆腐、豌豆泥

蔬菜:西蘭花碎、胡蘿蔔(研磨成帶有小顆粒的糊狀)、南瓜、葉菜泥(開水中綽燙後研磨成泥)

水果:蘋果、梨、香蕉、草莓、西梅、木瓜、牛油果,對於稍許堅硬的水果可以切成小粒

2~3次輔食應穿插在兩頓餵奶間,儘量安排在大人就餐的時間進行輔食餵養,有利於寶寶之後適應成人的飲食模式。

10個月到1歲

保證母乳or配方600ml,每天喝奶3-4次,輔食2-3次。該階段是引入“手指食物”最好的時期,顆粒狀的食物,需要一定咀嚼能力的食物是當下最適合做手指食物的。

常吃的食物可以是:

比如,黃瓜條、香蕉條、蘋果條、雞柳、魚片、白煮蛋、烤麪包條、豌豆、玉米粒、胡蘿蔔粒等等。食物的軟硬度要循序漸進,要根據寶寶的咀嚼吞嚥能力安排合適的手指食物。

手指食物並不是該時期寶寶輔食的全部,手指食物的目的是爲了鍛鍊寶寶手眼協調能力和咀嚼吞嚥能力,其他輔食仍應按8~9個月的模式給予,處理加工可以更粗一些,食物性狀可以以顆粒狀、塊狀爲主。

1歲以上

1歲以上的寶寶應已經接近大人的飲食模式,三餐兩點。大人吃的食物種類基本寶寶都可以吃,不過仍要以清淡爲主。鹽、辛辣的調味料不建議加入輔食中。

其他廚房調味品也應減少用量。此時期的輔食目的是爲了訓練寶寶自行進食的能力,能讓寶寶獨立就餐。

常吃的食物可以是:

每天保持1個雞蛋,50-75g與禽肉,50-100g穀物、100g蔬菜、50-100g水果。

奶量只需300~500ml即可,並且鮮奶、酸奶、奶酪均可引入寶寶的菜單中,豐富奶製品的形式。

該時期的奶及奶製品攝入成爲配角,穿插在三餐之中。既可以作爲點心給,也可以晨起、臨睡時。

哪些不應該吃的?

1、含糖的飲品會增加蛀牙的機會

葡萄糖水:只提供熱量,沒有實際的營養價值,並且影響寶寶喝白開水。

果汁:飲用時宜先加水稀釋;每天的分量不宜多於120毫升;自制果汁時必須注意衛生,應即制即用;如購買成品果汁,應選購沒有加糖的純果汁。

蜂蜜:蜂蜜中可能帶有“肉毒桿菌芽胞”;寶寶沒有足夠的抵抗力,因此一歲以下的寶寶不適宜喝蜂蜜。

2、咖啡、茶、能量飲品、汽水等含咖啡因的飲品

3、甲基汞含量高的魚類

包括鯊魚、劍魚、旗魚、吞拿魚(包括大眼、藍鰭、長鰭、黃鰭品種)、馬鮫魚、金目鯛、橘棘鯛、波𩶘、單帶海緋鯉等。

4、未經煮熟的食物、未經巴氏消毒的奶製品

5、會讓寶寶哽噎的食物

細小的食物:如玉米、瓜子、花生;

脆口和質感較硬的食物:如糖果、未煮軟的蔬菜;未去骨的魚和肉,以及未去籽的水果。

6、調味料(如鹽、豉油、味精等)

常吃口味重的食物會令寶寶較難接受清淡的食物,引起挑食偏食;身體長期攝取過多鈉鹽,會增加寶寶將來患高血壓的風險。

注意事項

1、剛開始添加輔食時,是先喂輔食還是先餵奶?

建議先母乳餵養,在嬰兒半飽時再喂輔食,然後再喝奶喝飽。如果寶寶非常餓,脾氣又很壞,建議可以先給點奶安撫下寶寶的小情緒+小肚子,但先餵奶的總量不超過50毫升,以免喝飽吃不下輔食。

2、水果需要加熱再給寶寶食用嘛?

不需要。常溫的水果可以直接拿來給寶寶食用。除非寶寶是過敏體質。

3、添加輔食後出現便祕怎麼辦?

首先這是正常現象。寶寶添加輔食後,胃腸道適應新的食物需要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裏可能會出現便祕或腹瀉,包括排出的便便裏有未經消化完全的食物殘渣(比如胡蘿蔔)。

媽媽們不需要過多擔心,通常過兩天就回自行好轉。培養合理的飲食搭配和良好的排便習慣是預防便祕的最佳手段。

此外有助於排便的食物有母乳、蔬菜、菌菇、帶籽水果等。

4、吃了某種事物就會嘴邊起紅疹,是過敏嗎?

食物引起的過敏非常常見,症狀輕重程度不同。中重度的食物過敏才需要徹底迴避該種食物。

輕度過敏:可少量多次嘗試,反而有助於降低致敏性。此外根據最新的研究表明,推遲添加易過敏食物,如雞蛋、魚、堅果、豆類、小麥、海鮮等,並不能預防嬰幼兒食物過敏的發生。

也就是說過敏就是命,早晚都會發生。因此開始添加輔食後,就可以逐漸引入不同種類的食物,以提供不同的營養素。越早發現,反而可以越早介入。

食物過敏的表現是怎樣的?

食物過敏:身體對某些食物不正常的免疫反應,可能在進食後數小時內或數天後出現。

數小時內出現的症狀,較常見的包括:

風疹塊(蕁麻疹)、溼疹惡化;

眼、舌、臉、嘴和脣腫脹;

腹瀉、嘔吐。

不常見但嚴重的症狀包括:呼吸困難、休克

隔一兩天後纔出現的反應:溼疹、持續嘔吐、氣喘、便祕、腹部絞痛。

較容易引起過敏反應的食物:牛奶和乳製品、蛋、花生、魚、甲殼類海產、果仁、小麥(如麪包、餅乾)、豆類、燕窩。

寶寶可以嘗試易致敏的食物嗎?

延遲或避免吃這些食物,並不能減低異位性皮膚炎(溼疹)或過敏性疾病的病發機會;

除非寶寶曾對這些食物有過敏反應,否則應讓他嘗試。

注意:若症狀嚴重,須立即到醫院求診;已被確診爲對食物過敏的寶寶,必須遵照醫生指示來進食。


嬰兒食譜
幼兒食譜
學前食譜
兒童食譜
母乳餵養
人工餵養
輔食添加
寶寶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