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幼兒園教育 > 開學季幫孩子做好這5項過渡準備,防止斷崖式切換

開學季幫孩子做好這5項過渡準備,防止斷崖式切換

來源:寶貝周    閱讀: 6.04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開學季來臨,又到了孩子們轉換角色的時候,也是爸媽比較頭疼的時候。一些有形的、看得見的轉換,比如作息時間調整,無規律、慢節奏的假期生活到有規律、快節奏的學期生活的過渡等,以及假期作業拖拉、上下學安全等問題,開學季幫孩子做好這5項過渡準備,防止斷崖式切換。

這裏和爸媽分享一下在“換季”時,一些看不見、容易忽略的過渡問題,處理不好的話,將會影響孩子從假期到學期的順利過渡,甚至左右子女教育的成敗。

素質教育爲主轉爲應試教育爲主

在我們那個年代,假期就是瘋玩,上學就是苦讀。但現在,假期和學期的區別和界限模糊了,對一些孩子來說,假期和學期都是學習和考試、只不過老師和教室不同而已。我聽說,有的孩子一個暑假光數學培訓班就報了4個,且不說其他科目的補習班。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切,可見一斑。這樣也有一個好處,假期到學期天然無縫過渡,心理上不會發生斷崖式落差。

在我看來,假期和學期還是應該有所區分:假期是開展素質教育的最佳時段,上學後就需迴歸應試教育。當然,我承認,應試教育和素質教育相輔相成,缺一不可。但是,只有擺脫了應試教育的羈絆,纔能有充足的時間和空間開展素質教育,包括走進大自然、開展各種實驗、體驗和實踐活動、探究型學習等。

拿做實驗來說,同樣是做實驗,在家做和在學校做效果完全不同。前者旨在培養孩子對學科的興趣愛好,讓孩子對科學現象和本質有一個基本的感性認識,爲將來正式學習做好準備。而後者必須落實到定理和數據上,並以考試成績作爲學習成效檢驗依據。

比如,在家和孩子一起做酸鹼中和實驗,只需在孩子Wow一聲驚呼後,讓他認識到醋和小蘇打混合會釋放大量熱量和氣體,這種叫做二氧化碳的氣體可以“澆滅”點燃的蠟燭,如此即可。而在學校化學課上正式做這個實驗時,目的是讓學生通過實驗來驗證化學方程式:2CH3COOH + Na2CO3 → CO2↑ + H2O + 2CH3COONa ,觀察和記錄各種量變和質變,最終通過實驗操作或口試筆試來檢驗學習成果。

所以,在沒有壓力和負擔的環境中,利用孩子對未知領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才能逐步建立和發展起學科興趣,爲未來正式學習打下基礎,同時,藉助孩子的想象力,進一步培養創造性思維和批判性思維。而這些,恕我直言,在應試教育環境和氛圍下較難實現。這也就是“大預習”的意義所在。

有“大預習”就有“小預習”,有的爸媽喜歡讓孩子在假期裏提前預習下學期的學科內容,姑且稱之爲“小預習”,在此談一點想法。我本人從小學到大學從來不提前預習、只做課後複習,因爲有這個“家學淵源”,我也從不讓超超提前預習(學校規定的預習除外)。小學階段一個學期的知識點就那麼一點兒,真沒有提前預習的必要。只有兩種情況除外,一是孩子上課時完全聽不懂跟不上,二是孩子喜歡把課本當課外書看,完全沒有任何負擔地預習。

話說回來,新學期即將開始,孩子收心的同時,爸媽也該把各種實驗器材收拾一下,孩子上學後可能只有週末有時間再來擺弄這些了。記住一點,任何時候忽視應試教育,都可能會給素質教育帶來無妄之災——分數不好看,直接遭到責難並會被砍掉的就是這些“與學習無關的興趣愛好”。

學技能爲主轉爲學知識爲主

大部分爸媽都會讓孩子在假期內學一兩門技能,比如游泳、輪軸、舞蹈、樂器等。技能和知識的最大區別是,技能通常不需要刻意去記憶,而是通過大量練習達到熟能生巧;同時,一旦掌握就不太會忘記,比如游泳和學車。而學知識就不同了,需要刻意去記憶和背誦,考試時對答如流,一段時間不用就按照遺忘曲線的規律和速度淡忘,當然還會有所殘留,記憶的殘留物是那些你的大腦認爲有用的東西、以及經過不斷操練而轉化爲技能的那些知識。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我們一直倡導的親子原版英語路線,其實就是把語言當作一項技能來掌握,比如,不需要死扣語法,不需要刻意背單詞、背課文,按照自然語言習得規律,最終達到讓孩子流利地聽說讀寫,並且一生受用。

開學季幫孩子做好這5項過渡準備,防止斷崖式切換

但是,開學後,應試英語來了,應試英語是把英語當成知識來學習,要扣語法、背單詞、背課文。親子英語中從不強調的語法和時態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原版英語過渡到應試英語不難,稍加努力就能取得不錯的成績,但要滿分也不易,因爲題目中的陷進和套路太多。如果孩子自以爲聽說能力強就忽視讀寫,陰溝裏翻船也有可能。由此想到了一點,如果親子英語啓蒙跟長一段時間效果不理想,孩子學了就忘,總記不住,那麼爸媽應該反思一下,是否用了學知識(應試)的方法來教孩子英語?

廣而博轉爲專而精

假期內,伴隨課業的解放,孩子的思想也獲得自由,此時正是孩子們利用無窮的想象力和旺盛的精力進行廣泛探索和涉獵的時候。因此,假期里正是利用圖書、影像、實驗、參觀體驗等方式擴大孩子知識面的最佳時期。只是這種廣泛涉獵往往是以一種蜻蜓點水、淺嘗即止、不求甚解的方式進行。

而知識的廣度和深度對孩子都很重要。一旦進入學期,學習方式將由廣而博切換爲專而精。繼續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治學態度,必將在學科測試中收穫不同程度的教訓。

個體生活到集體生活的社交過渡

又要說到我們那個年代。一到放假,一個小夥伴登高一呼,玩伴蟻聚。不是有沒有玩伴的問題,而是帶不帶你玩兒的問題。

而現在,假期來臨,玩伴消失,有出去旅遊的、有培訓補習的、也有既不旅遊又不補習就是宅在家裏不出來的。所以每晚出去遛娃,仍然只能和那些幼兒園的小屁孩兒玩兒。

開學了,又可以見到同齡的小夥伴們,對孩子來說是一個利好消息。只是,一個假期,孩子在家裏一直被包容寵愛、衆星捧月,進入集體生活後,就要重拾起寬容、忍讓、分享、合作等社交技巧。

從散漫自由到課業壓力的心理過渡

最後說一下從假期到學期的心理過渡。類似我們成年人過完長假面臨上班都會有些小緊張,上班首日會出現“星期一綜合症”或“假日綜合症”。

兩個月無拘無束的長假將盡,面臨規範化、制度化、充滿競爭的學校生活,孩子或多或少會出現心理不適(除了上面說的那種“報班達人”)。爲了幫助孩子緩解緊張、焦慮的情緒, 向各位介紹丹尼爾·西格爾在《全腦教養法》一書中所提出的“覺知之輪”理論。

我們的內心可以用一個車輪來表示,位於中心位置的是本源,並輻射至外圍,外圍代表了我們能注意到或意識到的任何物體。學期來臨,爸媽幫助孩子認識到,他可能只看到了考試給他帶來的負擔和壓力,這只是外輪的一個面相,不要以偏概全,爸媽可以幫助孩子回憶起上學時那些快樂的情景和心情——獲得好成績時、被老師表揚時的快樂和驕傲,可以上你最喜歡的歷史課和體育課,高了一年級終於可以藐視低年級的小屁孩了,以及終於可以和小夥伴們一起玩兒了,擺脫一個人在家的無聊和寂寞,等等。幫助孩子糾正對學校生活的片面認識,從而形成一個積極向上的、完整全面的全局觀。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