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幼兒園教育 > 老師體罰家長應該怎麼做 入園入托

老師體罰家長應該怎麼做 入園入托

來源:寶貝周    閱讀: 2.1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當寶寶調皮搗蛋時,幼兒園的老師會有適當的體罰。那麼,作爲家長,大家應該如何看待和應對這種體罰呢?聽聽本文專家的說法。

老師體罰家長應該怎麼做 入園入托
如何與老師溝通父母把自己的寶寶送到幼兒園後不會撒手不管,一定會向老師詢問寶寶的情況。這時問題就來了:問得太多擔心老師不耐煩,不問又實在不放心。所以,如何與老師溝通、老師對家長的問題抱有什麼樣的態度,都是父母關心的話題。其實父母想了解孩子離開家庭之後的表現,這種心情很正常,假如什麼問題都沒有,老師反而會感到不安。所以家長不僅應當問,而且在某些時候還要多問、勤問。老師也非常需要家長的支持和配合,有時還會主動與家長進行溝通。 當寶寶剛入園時寶寶剛上幼兒園時會有一段適應期,父母在這個時期一定要與老師保持密切的聯繫,雙方配合才能幫助孩子順利過渡。父母應該向老師瞭解的情況包括:寶寶的情緒怎麼樣?午睡時有沒有哭鬧?和小朋友玩得好嗎?上課時能坐着聽講嗎?吃飯時的表現怎麼樣?能不能自己去小便?今天有沒有在幼兒園裏大便?別人能聽懂寶寶說的話嗎?所有問題都與寶寶對幼兒園的適應情況有關,父母必須儘可能多地與老師交流,聽聽老師給出的建議。這樣做的好處是,能夠減輕寶寶因爲不習慣而產生的焦慮感。?當寶寶出現某方面的問題時寶寶在新的環境中生活難免碰到困難,當寶寶出現某一方面的問題時,父母必須及時與老師溝通,不要等問題嚴重了纔去解決。寶寶可能遇到的問題有:咬了小朋友;和小朋友打架了;搶別人的玩具;不肯乖乖睡午覺;上課不習慣;不能聽從集體命令;尿褲子了;不說話;總喜歡一個人待着;動不動就哭。如果寶寶集中表現出某方面的問題,父母就需要向老師瞭解情況,雙方配合解決問題。關於這一點,本書後面有章節專門講述。除了以上兩種情況需要向老師勤提問、勤溝通外,平時應當怎麼做?最好多瞭解寶寶近期的表現,談談寶寶在家裏的一些進步,互相交換看法,這樣才能使雙方對寶寶的情況掌握得更加全面。父母有時會懷疑老師面對提問時的態度。其實,一個有責任心的老師對家長的所有問題都很歡迎。可有時老師工作太忙了,沒有時間與父母談太多,只能有針對性地談上幾句,這可能使家長產生了“老師對我的孩子根本不關心”的誤會。試想,老師每天面對的是一羣孩子而不是一個,不可能對每個孩子的每一種情緒、每一個變化都記在心裏。判斷老師有沒有用心,只需觀察老師在談起孩子時是否能夠指出“這個孩子”與“其他孩子”之間的差別,這表明了老師對孩子的情況是否熟悉。 園長有話說家庭教育和集體教育是互補的,兩者要保持一致,避免交流渠道不暢帶來的誤解。一方面,老師應該主動與家長進行溝通,協調彼此教育觀念上的差異;另一方面,家長也應主動地向老師瞭解孩子在幼兒園中的情況。當然,家長也要掌握一些溝通的技巧。比如,講話儘量簡單、明瞭,把事情說清楚;同一件事不用反覆地問;對孩子的教育問題,儘量多讓老師談談看法,畢竟老師見的孩子多,經驗也更多,而且多聽老師的意見是很有必要的;抓住接孩子的機會,與老師交談幾句,問問孩子在幼兒園一天的表現如何;送孩子上幼兒園時告訴老師孩子的一些特別情況,比如早上出門前的情緒不太穩定,或者提醒老師孩子昨天沒有大便,讓老師多留心;等等。只要簡短的幾句就足夠了。 父母小課堂1.在寶寶入園適應階段,老師非常歡迎父母提出問題。2.當寶寶出現某些成長方面的問題時,父母與老師的溝通一定要及時。3.父母平時應多向老師瞭解孩子的表現。4.父母要掌握溝通的技巧。 怎樣與老師相處仔細想想,家長與老師之間似乎存在着一種微妙的關係。一方面,家長擔心老師不喜歡自己的寶寶,不敢提出過多的意見,同時又擔心老師的不當行爲會傷害孩子;另一方面,老師既希望得到家長的理解和支持,但有時又感到來自家長的壓力。這大概就是家長與老師之間關係的現狀。對父母來說,想與老師保持良好的關係絕對是發自內心的想法。應該怎麼做才能實現這個想法呢?這對不少家長來說可並非易事。與老師建立良好關係的基礎在於兩個字“尊重”,即能不能相處融洽首先取決於家長如何看待老師。“把孩子交給幼兒園是讓老師管的,管不好就是老師無能。”家長抱着類似的想法,把孩子送來後一切都不再過問,看上去似乎是對老師完全的信任,其實是把身爲父母的責任全部推給別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教育孩子是父母的首要職責,誰也無法替代。假如把這麼重要的責任交給別人,讓老師代替父母來管教自己的孩子,那麼這個孩子就太可憐了!因爲他無法得到父母愛的關懷和教導,將來可能會對父子情、母子情十分淡薄!理智的父母都希望能與老師建立一種彼此信任的關係,而信任的前提是尊重,尊重對方的人格、工作並認可對方付出的努力。如果家長能夠尊重老師,與老師的溝通從一開始便不會有障礙。“爲什麼我的孩子比不上別的孩子呢?”面對類似的問題,老師恐怕一時很難回答。孩子千差萬別,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長處和短處。如果父母希望事事都是自己的孩子領先,一旦落後就去質問老師,認爲老師對孩子沒有用心、沒有給孩子提供表現的機會,那麼家園之間溝通的大門就將被關閉。全盤接受孩子的一切,不拿他的短處與其他孩子的長處比較,這纔是積極的教育方式。對老師而言,孩子的每個表現都有意義,好與不好都是幼兒期的正常反應。但如果父母對孩子稍弱的方面過於緊張甚至責問老師,便會給老師帶來很多壓力。“我孩子很乖,絕對不會做出這種事情!”儘管相信自己孩子的父母並沒有錯,但孩子在家中與在幼兒園裏的表現不一樣的情況也經常發生,有時甚至令人深感意外。對老師提出的孩子的某些情況,父母如果一律不相信或者否定,那麼以後老師可能就不會再多講了,父母也就失去了解自己孩子真實情況的機會。另外,父母平常接送孩子的時候,與老師聊天也是維護關係的一個辦法,同老師聊聊剛剛發生的熱點事件、新聞,或最近最新的流行資訊,甚至就談談天氣。總之,好好找一找,話題是很多的。實在不善於與人交談也不要緊,僅就育兒的一些問題徵求老師的意見,也是保持愉快溝通的方式。 “要不要給老師送禮?”家有寶寶上幼兒園,每到逢年過節都得考慮給老師送禮的問題。不送吧,老師對自己寶寶不好怎麼辦?送吧,貴的送不起,便宜的又怕老師看不上。反覆思量之後還是難以決定,對這個問題家長們有各自不同的看法。媽媽有疑問:我從來不送,都交了那麼多贊助費了!再說教孩子是老師的工作,爲什麼還要送禮?幼兒園老師工作量大,很辛苦,過節時理應受到褒獎。其實家長給老師送禮,除了表示慰問,更希望老師日後能夠多多關照孩子。媽媽有疑問:別人都送,你不送,那你不是被列入“黑名單”了?我給老師送禮根本不求老師特別照顧孩子,只求老師別對孩子太差就行。持有類似想法的家長不在少數,當大多數家長選擇送禮的時候,不送禮就成爲“個例”,誰不擔心自己被集體排斥在外?家長害怕孩子在幼兒園中受到不公正的對待,有時送禮只是爲了讓孩子不被老師另眼相看。媽媽有疑問:最近工作太忙,忘記買禮物了,結果寶寶放學回來後對我說別人家送的什麼,而我們什麼也沒有送,老師今天就對他不好了。僅僅因爲沒有收到禮品就表現出明顯的不滿,這個老師至少在人品上是不合格的。不送禮就得不到正常的待遇,這對孩子的一生將產生多麼重大的影響!他也許會永遠記住這件事,記住“送禮”帶來的好處。媽媽經驗分享:教師節的時候老師收到了好多卡片,都是孩子們送的,也沒人送多貴的禮物,最多也就是送鮮花。我國有句古話“千里送鵝毛,禮輕人意重”,過節時送一張賀卡、一束鮮花,就足以表達對老師的情誼。許多老師也很珍惜孩子送的賀卡,比起只要花錢就能買到的禮物,寫上祝福的卡片纔是獨一無二的。有的老師還會把卡片收藏起來,等以後翻看時說不定還能想起這個孩子呢!大多數情況下,老師並不會因爲某位家長沒有送禮而對孩子不好,事實上,老師也會因爲收禮(特別是貴重的禮品)而感到煩惱。對老師而言,家長對自己工作的支持和理解更加重要。這是因爲老師不可能天天都過節,可是老師每天都要面對不懂事的孩子,若得不到家長的理解,當工作中碰到問題時,再貴重的禮物也無法解決,甚至還可能成爲矛盾激化的焦點。 園長有話說家園溝通需要家長與老師相互配合,彼此尊重,平等相待。讓孩子記着每一個節日,本身就是幼兒教學中的一項課程,而不是爲了提醒家長給老師送禮。我們並不提倡送禮,但孩子送卡片之類的小禮物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只要不過分鋪張,就是對老師的尊重。其實爲了和老師處得更好一些,就算不送禮或不送貴重的禮品,如果家長平時能夠多用些心思一樣可以辦到。比如,接孩子的時候別急着走,與老師多聊聊;老師生病的時候,表示一下關心;週末找時間和老師通個電話;多向老師請教怎樣教育孩子;邀請老師到家中做客;出差回來帶些當地的特產送給老師嘗一嘗等。關係需要長久的維護,並不在於逢年過節送不送禮物,更不在於禮物的貴重與否。在家長同老師相處的祕訣中,“送禮”並不是關鍵詞。 父母小課堂1.尊重是建立良好關係的基礎。2.和諧的關係需要精心維護。3.不給老師送禮很正常。4.沒有禮物就對孩子不好,這種老師不合格。5.比起禮物,老師更願意得到家長的理解和支持。 老師體罰孩子怎麼辦體罰,是對孩子的身體造成疼痛來進行懲罰或教育。如果老師體罰了孩子,父母能接受嗎?相信不少家長都無法認同老師的這種教育方式。媽媽有疑問:這種事絕對不能姑息!老師要有相應的素養。每個孩子都是媽媽的寶貝,怎麼能交到這樣的老師手裏?究竟是什麼原因讓老師做出體罰的行爲?無非有兩種可能:孩子錯了或老師錯了。如果是孩子錯了,就要先教育孩子。但是很多家長持有質疑:幼兒犯錯實在很正常,老師卻爲此懲罰孩子,這樣對嗎?犯錯了就應當受到懲罰,這一點毫無疑問。批評是一種方式,體罰是另一種方式,採取何種方式纔是父母最關心的問題。許多家長都同意孩子有錯需要通過懲罰來改正,但不同意老師體罰,而希望老師採取其他較爲溫和的方式。相比於批評,體罰更容易與暴力、傷害等字眼兒聯繫起來。因此,父母對老師體罰自己的孩子持有否定的態度是情有可原的。媽媽有疑問:昨晚我家寶寶睡覺前對我說:“媽媽,我不想去幼兒園了,老師打我了,好疼呀!“我聽了難過死了!現在我該怎麼處理這件事啊?直接找老師?怕溝通效果不好,孩子遭到報復。找園長?事情會不會鬧得太大了?當孩子感到委屈的時候,父母一定要立即站出來維護,勇敢地瞭解事情的真相,儘快找老師問清楚,看看問題出在什麼地方、該怎麼解決。如果確實是老師錯了,而老師卻不承認、不配合,家長可以直接去找園長談談情況。就事論事,冷靜地把問題談清楚,看園方怎麼處理。要是園方不問緣由包庇老師,那麼這個幼兒園也不值得再待下去。 園長有話說正規幼兒園絕對不允許老師體罰孩子,剋制力、注意力、集中力相對較弱和容易犯錯是這個年齡段孩子的特點,老師教育時要特別注意方法和手段。幼兒教師對幼兒的心理應當十分清楚和了解,對教育方式和各種技巧也應瞭如指掌,如果只能通過體罰來讓孩子聽話、服從自己,那麼老師的業務水平實在不怎麼樣。所以就算是孩子的錯,老師也不應當採取體罰的方式來教育,因爲這種方式過於簡單粗暴,引發的後果很難預料。父母小課堂1.家長一定要問清楚爲什麼孩子會被老師體罰。2.家長希望老師採取溫和的懲罰方式。3.孩子因爲受到體罰而感到不安,非常需要父母的安慰和保護。4.體罰不是好的教育方式。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