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學前教案 > 該不該讓孩子上“親子班”

該不該讓孩子上“親子班”

來源:寶貝周    閱讀: 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該不該讓孩子上“親子班”
  硬件設施較好、師資水平較高的幼兒園(尤其是公辦園)將親子班與入園招生掛鉤,使得家長們被迫以報名上親子班的途徑,提前在這些幼兒園“佔坑”,將本是輕鬆愉快的親子教育異化爲入園的“敲門磚”。家長慨嘆——  教育資源的爭奪在一些大城市愈演愈烈,甚至到了“異化”的程度。  爲了進好的中學,社會有了各種各樣的“佔坑班”,讓孩子與家長不勝其累,如今,這種現象正在向優質幼兒園蔓延。  “幼兒園也要‘佔坑’,只有報了幼兒園的親子班,纔可以進他們的幼兒園,如果不報,不保證你能進園,指標都留給花錢報了‘親子班’的孩子。”近日,北京東城區家長劉新義長告訴記者,現在“佔坑”現象已經提前到了幼兒園。  親子班交費5000元收穫甚少  該名家長的孩子今年2歲,目前已進入一所公辦幼兒園,提起入園的遭遇,劉新義不斷搖頭,“那可真是累。”  他提前一年便開始四處報名,總共報過5所幼兒園,都要求必須先上“親子班”纔可以入園。他最後選擇了一所離家比較近的公辦幼兒園。這個幼兒園每年有兩期“親子班”,每期時長半年,費用5000元。  在他看來,家長純屬“挨宰”,他說:“上幼兒園的孩子纔多大,怎麼可能在那麼短時間內學到東西,我就是搞教育的,我對‘親子班’根本不抱期望,,就是花錢買名額,單純爲保證一年後能有幼兒園上。”  園方要求,孩子必須把“親子班”上完才能夠進入幼兒園,而且上“親子班”必須有家長陪同。爲此,劉新義的妻子不得已辭掉了工作。因爲上不上“親子班”,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孩子能否“直升”入園。  “就是爲了佔個坑。”劉新義算了這樣的賬,託關係得花人情,入園千人排隊的景象也讓他望而卻步,現在花個萬兒八千的就當花錢少受罪。最終,他以1.5萬元的代價如願把孩子送入了這所幼兒園的小託班。  接受記者採訪的不少家長表示,“學什麼不重要,關鍵是去跟老師混個臉熟,以後好入園。”而從上課時間來看,大多數親子班一個星期只上一次,約兩至三個小時,確實很難學到實質內容。  記者在採訪中發現,知名的公立幼兒園以及不少口碑好的民辦幼兒園,親子班都十分火爆,提前三個多月就已報滿,而且幾乎是短時間之內全部滿員。一家幼兒園老師告訴記者:每年六月份開始報,但三四月份就得打電話問了,要不肯定報不上。  而這家幼兒園的負責人告訴記者:“我們園明年只招一個班,名額非常緊張,你趕緊帶着錢來報名吧。只要你報了我們的‘親子班’,我們可以保證小孩能進幼兒園;如果不報,就很難說。”  一位家長的遭遇則更加典型,她爲三個月大的孩子去報親子班的時候,人家告訴她報晚了,“別人沒出生的時候就報了。”  家長慨嘆:孩子真的養不起了  由於是少數民族,金靜有兩個女兒,大女兒是前年上的親子班,兩個月1700元,一週三個半天。但一年後,二女兒再上的時候就翻倍了——1700元一個月。而贊助費半年時間也已漲到每年8000元。  爲了讓孩子順利入園,孩子的父親每天加班,金靜也天天擠地鐵、公交,輕易不敢打車。幼兒園老師跟她說:“我們也沒辦法,就這樣,還都安排不過來。要不是您孩子戶口在本片區,根本沒的商量,您要不上這個親子班,明年的預備班,後年的小班肯定進不來。”金靜只聽說“小升初”有“佔坑班”一說,看來現在已經蔓延到幼兒園。  她將自己的遭遇與朋友分享後,一位年輕的同事說:“之前還打算要孩子,現在看來,別說小升初了,連幼兒園都上不起了。養孩子的成本越來越高了。”  所謂“親子班”本是實施親子教育的一種形式,是在老師引導和家長配合下,讓孩子們通過做遊戲等,在潛移默化中鍛鍊、培養綜合能力。但現在一些幼兒園利用這種形式將“親子班”與入園招生掛鉤,逼得家長花錢去“佔坑”,加大了教育成本,也將本是輕鬆愉快的親子教育異化爲幼兒園的斂財工具。  記者調查發現,由於硬件設施較好、師資水平較高的公辦幼兒園將親子班與入園招生掛鉤,使得家長們被迫以報名上親子班的途徑提前在這些幼兒園“佔坑”,將本是輕鬆愉快的親子教育異化爲入園的“敲門磚”。  北京市教委工作人員介紹,北京市教委沒有入讀幼兒園必須入讀親子班的限制。幼兒園階段不屬於義務教育,可以依據課程設置的必要,靈活設置課程。  現階段,一方面是許多城市家長要把自己的孩子送入公立幼兒園,另一方面是公立幼兒園資源不足,卻還在利用有限的資源爲賺錢開辦“親子班”,進一步加劇了供需矛盾,使“佔坑”現象愈演愈烈。  北京師範大學流動兒童教育問題研究中心主任張燕分析認爲,目前學前教育存在種種不公,一個重要原因是以往多年大部分地區只重視示範園,不扶持民辦園,忽略城鄉接合部無資質的“山寨”幼兒園,這樣,就讓少數公辦示範園成爲“優質資源”,而園少娃多的現實,給個別幼兒園斂財提供了機會。但公立幼兒園資源本來就嚴重不足,再利用有限的資源開辦所謂“親子班”,這必然進一步加劇供需矛盾。  慎防入園淪爲“拼爹遊戲”  去年,國家發改委、教育部等7部門已聯合發文要求幼兒園各類親子活動不得與招生掛鉤。但這些規定下發後,在一些地方仍是令行不止。  “我兒子二歲多了,我正愁這事呢,不上親子班人家不要你,上的話真得專職一個人陪着,看新聞說不許亂收費,也可以不去親子班,我馬上問了一下在幼兒園上班的鄰居,結果一問,人家給改名了,不叫收贊助費了,沒說叫什麼費用,反正是照收。”一位家長向記者訴說了自己瞭解的情況。  “將‘親子班’與入園掛鉤,使得金錢成爲孩子享受優質教育資源的關鍵因素,這不僅會加重家庭負擔,而且對幼小的孩子也構成了不公平。在優質教育資源短缺的情況下,要慎防幼兒入園也淪入比拼金錢和權勢的‘拼爹遊戲’。”張燕認爲。  而記者採訪瞭解到,目前大量親子班仍然存在,特別是一些公辦幼兒園。  相關專家認爲,在現在全國各級政府都拿出一大批資金投入學前教育,由政府投資改擴建和發展一大批公辦園,應少做錦上添花、多做雪中送炭的事,從一開始就注意投資的平衡問題,注意因辦學條件不平衡引起的“擇園”問題。  而實際上,高額的贊助費和親子班費用沒有流到老師的工資裏,一家公辦園的老師對記者透露,園裏統一發的錢都靠上面撥款,一個月4000多元,平時教具都是自己做。“收到的贊助費是全部上交的,再由上面按一定比例撥款。”  “我的很多同事已經爲孩子準備了十幾萬的學前教育基金了,可上完這一階段,小學呢?小升初呢?這什麼時候是個頭兒啊?”劉新義苦笑着說。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