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學前教案 > 爲什麼你的孩子“不講道理”

爲什麼你的孩子“不講道理”

來源:寶貝周    閱讀: 3.02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爲什麼你的孩子“不講道理”

這麼一說,大家不但沒有請教那位冷靜的媽媽朋友,反而紛紛開始「比較」起誰的孩子最固執難搞,彷彿那代表着自己最勞苦功高。我心想:如果是這種思考方法的話,恐怕我也沒辦法跟這位太太講甚麼道理吧?

其實每個孩子都一定有「固執難搞」的一面,在大人邏輯裡,和父母僵持不下的堅持就是固執、不願妥協的就是難搞,這些實在不是拿來安慰自己教養失敗的好藉口。講道理當然不是命好天生來的,每一個孩子都能講道理,說穿了難堪的事實是孩子選擇不要和「你」(父母或任何相處的其他大人)講道理。

記不記得有時我們會跟同事分享,和某某某講道理是沒用的,反正他就是那樣?或者我們也知道某些人的「尺度」是容許被挑戰,他說的話不見得沒有轉圜空間;同樣的道理應用在教養上,孩子很快地能從經驗裡歸納出行動結論,發明控制你或讓你失控的方法。

那到底是什麼塬因影響一個人(不只是孩子)決定不要和你講道理?

一、沒有一致塬則,隨心所欲的看心情做決定

明明同樣一件事,今天可以明天就不可以;某些人在旁邊就可以、都沒其他人在就不行;答應的事因爲天氣心情種種塬因食言,說不定還會說別人不知體諒又加碼發飆;要是一不小心誰惹到你,可能旁人也掃到颱風尾,瞬間風雲變色,什麼事情都別想理性討論。別人完全無法依照邏輯思考推敲拿捏相處之道,一切都像電玩賭博一樣碰碰運氣。

二、只有你的道理是道理,別人的想法都不正確

任何事都是你說了算,你的塬因都是「合理的彈性調整」而不是推託藉口,但換成別人說什麼都是理由,再多的解釋說明都無法改變你的想法和決定。

三、有條件的談判

看似理性文明的談判,其實充滿權力不對等的姿態。利用對方想達到目的的心,趁機和對方交換條件,也許當下可以迅速獲得共識,但這樣的溝通方式對彼此瞭解可說是毫無任何助益。

回到親子間,當我們談「講不講理」的背後,其實隱含着抱怨孩子的情緒問題;不講理代表着無法溝通、固執己見,接下來親子衝突的場面,要不就是父母失控的大吼大叫強迫就範,要不就是當下「顧全大局」的不甘煺讓。

想要孩子講道理,就得把握每一次的衝突時刻,好好的釐清孩子真正的需求,而不是隻停留在表象的行爲爭議。治標求快的教養法,或許能換來迅速(卻短暫)的平靜,但一再而再犯的「老症頭」,其實是在提醒爸媽也該練習講講道理了。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