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學前教案 > 給孩子“講道理”也需要小訣竅,這樣講娃更願意聽!

給孩子“講道理”也需要小訣竅,這樣講娃更願意聽!

來源:寶貝周    閱讀: 1.7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日常生活中,做父母的肯定是要給孩子講道理來說明、強調一些事情,可是很多家長也深有體會的就是“道理都講了,孩子好像不好好聽啊”“講得我口乾舌燥的只有衝孩子吼的時候纔會聽”,還有些人覺得講道理太刻板對孩子沒好處, 其實講道理並不是完全沒有用的,該講的還是要講。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關於“講道理”這件事成了“大道理”,孩子們有時候經常會說:

“我討厭聽那些大道理”

“總是說我、批評我,不想聽”

“我有時候也不清楚爸爸媽媽想說什麼”

“他們講着講着生氣的樣子多一些,有些害怕” 這些話聽着是不是有些耳熟?很可能家裏的娃就有過類似的表達。這孩子畢竟只是個孩子,有時候他們也會耍耍小聰明,做個樣子在哪裏“左耳進右耳出”,所以看看下面的一些講道理的小訣竅吧,也許會讓寶爸寶媽們有點“靈感”,然後結合自己的情況改變一下講道理的方式。

給孩子“講道理”也需要小訣竅,這樣講娃更願意聽!

1 有些父母覺得孩子小,講道理之類的那些話孩子會聽不懂,這是因爲孩子多數是以具體形象思維爲主,很多能力還是要通過接觸、實踐、活動來“懂”。當孩子大一些的話語言能力發展起來的時候他們是時候能夠分辨出哪些是好、哪些是不好、哪些是讚賞、哪些是在批評自己,所以面對小孩子也要轉換成適合他們的方式來表達。

比如,媽媽都有這樣的經驗,孩子好奇的時候可不懂是不是危險,總想着先用小手去碰一碰,媽媽說“燙”不能碰、“危險”不能動,好奇的娃可是不會輕易就聽勸的,即便你解釋後果會如何也擋不住孩子想要嘗試的心。

其實,不妨在安全的環境下滿足孩子的好奇心的同時再講其中的厲害關係,這樣孩子會比較容易明白。比如,關於“燙”,我們可以在一個玻璃杯裏倒一些熱水、或是吃飯的時候湯碗(溫度要適宜,注意安全),讓孩子小手感受一下,自然就會明白“燙”,以後需要一些提醒的時候再說孩子也會有所收斂。

2 孩子大一些了,即便說得複雜一些也能懂的時候不代表願意聽父母講道理,尤其是“幹”講一通的時候(不光孩子不愛聽,我們大人可能也不喜歡哈)。要想孩子願意聽,首先得有一個良好的親子關係做基礎,這樣會比較容易配合也願意聽一些,否則孩子的心思可能會用來反駁你的提醒、規則、建議等,對着幹的情況可能會多一些。

3 講道理的時候注意觀察孩子的情緒和感受,當一個人正在鬧情緒、煩躁、傷心的時候,他的“理性”是不會輕易出來的,父母所講的道理不會聽進去也不會有好的效果,所以,父母千萬不要光顧自己不停的說,不注意孩子的反應、不顧及孩子的感受,這樣的的溝通效果不好,如果能一邊說一邊關注孩子的表現會更好,也會了解到孩子內心世界,畢竟父母的很多“道理”是生活裏的經驗、規則、方式、智慧的結合,而不是單純的“灌輸”。

4 有時候同樣的事咱們父母講孩子未必好好聽,有時候不妨借用一下身邊人的力量,別人強調起來的時候孩子們反而很願意聽,也會配合行動起來。比如,朋友家孩子不愛喝水,一玩起來就忘乎所以,媽媽也講了其中的利弊作用都不大,所以有次就病了到醫院了,醫生正好也囑咐讓孩子多飲水,正好媽媽把握這個機會,讓醫生講了一下其中的重要性,孩子雖然難受但是聽進去了,回家之後關於喝水方面的事自覺多了。不妨,大家也可留心看看也許身邊也有這樣的人可以幫助發揮作用哦。

5 父母歲孩子講道理的時候不一定就要以批評、指責孩子爲主,還是要對孩子的進步給予肯定和認可的,就事論事的時候不要變成數落的孩子的專場,這樣只會增加孩子的自卑心理和對抗,所以,不妨先肯定其合理之處,這樣引起共鳴,然後再提出問題所在,這樣方式的講道理不容易引起牴觸。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