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學前教案 > 分離焦慮處理好了,孩子的人生就成功了一半

分離焦慮處理好了,孩子的人生就成功了一半

來源:寶貝周    閱讀: 3.0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6個月前的孩子,固定撫養人的照料與及時迴應至關重要。

一開始,孩子與媽媽是共生關係,他們的成長是完全依賴於父母的。

父母既是孩子生理需求的滿足者,也是孩子心理能量的提供者,同時父母還是孩子的鏡子,孩子會通過此來檢閱自己的成長,發現自身的力量。

對這個階段的孩子來說,母親是附屬的自我,母親的存在就是我的存在,母親的疼痛就是我的疼痛,這個階段的孩子不能很好地把自己和母親分開……

分離焦慮處理好了,孩子的人生就成功了一半

6個月前的孩子是依賴於父母而生的

母親與嬰兒的共生關係,對一個孩子的人格發展、心理狀態、情緒狀態和行爲模式,起着至關重要的、決定性的影響。

母親對孩子的長按、孩子對母親的依賴,是一個人一生中一切人際關係發展的基礎。

如果孩子得不到長按,和固定撫養人的穩定迴應,就無法形成對某個個體的固定依賴,那麼他的心理髮展就會出現無法彌補的缺陷或問題。

我們發現,有的人窮其一生都在尋找生命中的重要他人,以求修通這個發展缺陷。

▌6個月~3歲的孩子,需要逐漸與父母剝離、走向自我的獨立。

此階段的孩子,已經能意識到自己與照顧者(母親)不是一體的,由此孩子開始邁出獨立的第一步。

這時的他看到母親會笑,看到陌生人會緊張,因此我們看到,半歲小孩會認生。

他還會想要掙脫母親看世界、開始探索周圍的環境並與之發生關係,但同時他又會在需要時,迫切想要撲回母親的懷抱尋求安慰、獲取支持。

分離焦慮處理好了,孩子的人生就成功了一半 第2張

6個月之後的寶寶開始邁出獨立第一步

此時,媽媽們接納孩子的反覆、情緒化、粘人等行爲,對孩子形成穩定的、可操控的快感、自我認同和價值感、以及自尊等非常重要。

這就要求父母既要容忍孩子的脫離、鼓勵孩子的探索,也要在孩子需要充電時,積極敞開懷抱,給予孩子支持和鼓勵,並且要由孩子來決定何時離開還是回來。

很多父母的錯誤做法,要麼是不捨得放手讓孩子獨立,各種阻攔和各種替代,要麼會在孩子想要重回父母懷抱的時候,給以嘲諷,或者批評指責。

前者會讓孩子成爲一個小寶寶,永遠無法真正獨立,後者同樣會讓孩子終其一生,尋找早年丟失過的長按、肯定與愛,並反覆將自己的親密關係親手推入艱難的境地。

分離焦慮處理好了,孩子的人生就成功了一半 第3張

孩子與父母的分離是孩子與他人分離的藍本

這之後孩子人生中無次數分離,都是以這個階段與父母的分離互動爲藍本來複寫的。此時期孩子獲得的依戀,以及處理分離的經驗,將成爲他的“內部工作模式”,影響他們的一生。

做父母的,一方面需要建立好與孩子的親密關係,幫孩子建立好穩定而安全的依戀;另一方面,也需要在“當離開時必須離開”,並妥善處理好孩子的分離焦慮情緒。

具體的做法建議如下:

❶ 孩子能走、會動之後,父母就有必要經常帶孩子到戶外活動了。

這樣做,一方面拓展孩子的活動場所和眼界,另一方面,也是爲孩子接觸社會融入社會做積極準備。

❷ 爸爸需要多參與進來,確保媽媽和孩子親密有間。

可以給孩子講一講外頭的有趣事件,以及多陪孩子玩到開懷大笑。笑對人生的孩子,運氣大都不會太差,也更勇敢。

❸ 可跟孩子做一些分離預演。

如跟孩子一起玩角色扮演遊戲,分別扮演去上班的爸爸媽媽與寶寶,開心地排練分離的動作和步驟——可以有一些儀式化的動作:抱一抱,說“再見”;回家遞拖鞋,端水等。

這是爲真實情景中父母與孩子的分離做積極鋪墊。

分離焦慮處理好了,孩子的人生就成功了一半 第4張

分離預演能幫助孩子積極應對未知的恐懼

❹ 平時父母在陪伴孩子的過程中,要給予孩子積極迴應,特別是在孩子有需求時。

哪怕無法及時滿足他或無法及時趕到他的身邊,也需要在言語上做好情緒安撫,讓孩子知道,父母一直在自己身邊,他是被長按的。

❺ 當父母要離開時,一定要跟孩子做好分離,這個時候儀式化的分離步驟很重要。

如告知孩子自己要去哪裏,要做什麼,什麼時候回來,並儘量說到做到;若無法按時回來,需要打電話告知孩子。然後親親孩子並離開。

千萬別什麼也不說就偷偷離開,這樣很可能會造成孩子的恐懼。

❻ 主要照顧者(媽媽)要離開時,一定要獲得其他照顧者的支持和幫忙。

最好是孩子比較信賴的人(如爸爸或爺爺奶奶),接納孩子因分離而有的壞情緒,耐心陪伴孩子度過這個分離階段。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