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行爲心理 > 在愛和尊重中成長起來的孩子更自信

在愛和尊重中成長起來的孩子更自信

來源:寶貝周    閱讀: 2.1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現在經常可以看到孩子輕生的新聞,哪個年齡段的都有。一些人評論說,太脆弱了,都是賞識教育惹的禍,從小慣出來的,承受力差。

在愛和尊重中成長起來的孩子更自信

有一次我在新浪接受訪談時,主持人也問到這個問題:孩子在一個呵護他自尊的環境里長大,會不會自尊心特別強,受不得一點兒委屈,不能適應環境?

是啊,被尊重慣了的孩子,會不會承受力差?我也在想這個問題。

這些年來,基本上每一篇孩子輕生的報道,我都會仔細閱讀。我發現,那些輕生孩子的家庭,恰恰都是管教比較嚴格的,往往都不能給孩子足夠的尊重。

上海有一個初一女生,因爲被班主任當着全班同學痛罵而跳樓自殺。其父後來追悔道,自己沒有體察孩子的內心,當學校批評她的一些錯誤時,他也附和學校,上升到道德高度,批評孩子。從這番追悔中可以看出,在這個家庭,父母是談不上呵護孩子自尊的,但這個在“不呵護”狀態下成長起來的孩子,並沒有像我們想象的那樣千錘百煉、百毒不侵。

也許,在一種有自尊的環境中成長起來的人,更具有安全感和包容性,更有承受力。

這可以從兩個方面理解:

  一是,從小受尊重的孩子懂得尊重別人,與人發生衝突的可能性就小,被傷害的機會就少。

從小得到愛和尊重的孩子,對世界更具有善意,他們遇到問題更容易懷着善意去理解,這樣,他與世界的衝突就比較小,別人也不太容易去傷害他。人的感覺存在一種自我強化的現象,同樣的事情,你認爲自己不委屈,也就不委屈了,你認爲委屈,就會越來越委屈。對別人寬容一些,自己所受的傷害更小。

有一次,魯魯的班主任打電話找班上一個男生的家長,誤打到我手機上了,我估計那個男生又是與同學發生了矛盾,因爲經常會聽見魯魯講這個男生與人發生衝突,有時衝突還很激烈。有一次開家長會,那個男生的父親一開口就問班主任:“最近他的同學關係怎麼樣?”可見“同學關係”對他來說是個老問題。他的家庭我沒有機會深入瞭解,但我想,假如一個孩子有他那樣的性格,被傷害的概率一定比別人大,他承受的壓力就比別人多,就算他承受力強,太重的負擔壓在身上,畢竟不是好玩的事。

人際關係只是人與世界的諸多關係中的一種,但它體現出人的內在是否和諧。外部衝突都是內部衝突的體現,內在不和諧的人,外部關係也不和諧。人際關係差的人,其內在的不和諧會體現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他需要承受的壓力會非常多,有時候足以將人壓垮。

  二是,被尊重的人,承受力往往更強。

尊重本身就是一種智慧和包容的表現,真正能尊重孩子的家庭,也可以培養出孩子智慧和包容的品格。

從小得到愛和尊重,知道自己的存在是有意義的,更容易肯定自己,有自信,內心會有一份堅實感。如果堅信世界上存在着無條件愛自己的人,無論自己處於怎樣的境地,都能得到他的理解和支持,那麼,在遇到困境和挫折的時候,就不容易陷入絕望,因爲他是有支撐的。

真正的承受力來自包容,容得下別人,也容得下自己。缺乏包容的人,更容易神經過敏,別人的一點點不敬都可能被他放大而容忍不了。沒有安全感,就總擔心別人不尊重他,於是別人的哪怕一絲絲不尊重都會被他捕捉到,並加以放大,這樣,他的生活中就真的是處處充滿着不尊重,難以承受。

而有包容的人能將煩惱化作智慧和憐憫,他可以理解一切人和事,包容一切人和事,這就使得他的承受力增強。就像朝大海砸再多的石頭也不可能傷害大海一樣,有大海般胸懷的人,可以承受任何打擊。

從小得到愛和尊重的孩子,更容易具有包容性,也就是對事物的理解和接納,不偏激,不絕對,可以相互融洽,因而他不容易和世界發生衝突。即使衝突,他能理解這個世界的因果關係,看到萬事萬物的合理性,因而能處之泰然,不易陷入憤怒和絕望。即使陷入憤怒和絕望,因爲他是個能包容、能尊重他人的人,他必定有比較好的人際關係,身邊有值得信賴的親人和朋友,他的情緒也容易找到人傾訴和排解,因而不容易走上絕路。

其實,在生活中我們也可以觀察到,受不得一點兒委屈的人,可能恰恰就是在高壓下長大的人,是暴力澆灌的結果。通情達理者,往往出自通情達理的家庭。而通情達理,恰恰是承受力強的關鍵所在!

由此看來,是在愛和尊重中成長起來的孩子心理承受能力更強呢,還是與之相反的孩子,諸位可以自己判斷。

家長都不希望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而爲寶寶選擇一所合適他們成長的幼兒園,能爲寶寶搶佔一個比較有利的起跑線。

幼兒園教育越來越受到家長們的重視,因爲它是整個教育構架的根基,直接影響着孩子將來的學習和成長。那麼如何選擇幼兒園呢?一起來聽聽育兒專家們的意見吧。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