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1-3歲 > 幼兒教育 > 如何才能做好一個媽媽?既要尊重孩子,又要尊重自己!

如何才能做好一個媽媽?既要尊重孩子,又要尊重自己!

來源:寶貝周    閱讀: 7.75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如何才能做好一個媽媽?母親的角色對孩子的成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作爲一個媽媽,你覺得孩子應該在什麼環境下長大?讓我們看看下文~

在還是小寶寶的時候,我和丈夫就下定決心要給她一個平等、自由、友愛、開放的成長環境。因爲我們都來自傳統家庭,從小父母對我們的管教方式更多的是“命令與服從”。我們該做什麼、該怎麼做、什麼是對、什麼是錯……都被家長嚴格的規定好,我們需要的只是“服從命令,聽指揮!”遇到失敗、挫折,負面情緒那是不應該有的,而哭更是應該極力避免的事。

我們從小就是在這樣的管教方式下長大,好的方面,我們更善解人意,更容易聽取別人的意見,更具有合作精神,但我們自身更多是感到被束縛,缺乏主見,缺乏創造性,甚至是對未來的迷茫與情感上的壓抑。有了這樣的成長體驗,我們更認爲給孩子自由與尊重,陪伴他一起去成長是非常必要的。

帶着這種理念,伴隨着孩子的成長我們遇到了諸多的挑戰,有來自原生家庭的不理解,有來自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各種叛逆期,有對自己所堅持的困惑與動搖…… 幸運的是,我遇到了支持我們理念的有力後盾——正面管教。

說到正面管教,我的第一反應是“和善而堅定”,這應該是正面管教的魂,根本所在。不懲罰、不嬌縱的管教孩子,看似相對立的兩個詞,怎麼可能同時滿足呢?這是我初接觸時的感覺,有點摸不着頭腦。通過學習,和不斷地實踐、思考,我慢慢理解了“和善而堅定”的概念是建立在“尊重”的前提之下。

在一些傳統的教育觀念裏,沒有懲罰機制的管教即意味着驕縱,放任。孩子心智不夠完善,需要“命令與服從”式的管教才能讓他們更快的成長。我之前也有過這樣的想法,也會在被孩子激怒的情況下,簡單粗暴的想讓他屈服於我的管教。但結果卻是他開始變得情緒更加激烈,他或許聽從了管教,卻是委屈的,矛盾的。盛怒之下我們忘記了教育孩子的初衷是什麼。

我們管教孩子,不是爲了讓孩子更快的成長或者接受所謂的社會上的叢林法則,我們的初衷是希望孩子可以成長爲一個心智健全的人,可以擁有感知幸福的能力。

有時候,家長會覺得,我很尊重孩子啊,他的要求我滿足,那我的要求他也要滿足,這就成了一種交換。好,我滿足你的需求,前提是你要滿足我的一個條件。“講條件”成了尊重的代名詞。仔細想想,這樣講條件的“尊重”,其實也不是真的尊重孩子,其潛臺詞是,孩子的權利是要交換得來的,有時或許以滿足孩子需求當做誘餌,來讓孩子聽從家長的管教。這肯定不是尊重孩子的方式。

我們到底該如何做到尊重呢?正面管教告訴我們,尊重即——尊重孩子,尊重自己,尊重情形。現在,每當我面對來自孩子或者其他事情的挑戰時,我會首先想到:要用彼此尊重,並尊重情形的方式來處理。

尊重孩子,應該是首先把孩子當做一個完整的人去對待,他具有與我們相同的權利,我們希望別人如何對待自己,那我們也應該如何對待孩子,不羞辱、不懲罰、理解、體諒、包容、溝通,這些都是最基本的要求,因爲我們在社會上也有同樣的期許。如果說尊重孩子體現了友善的管教方式的話,那麼尊重自己與環境,就體現出了堅定的部分。

因爲孩子心智發育的不完善,可能他們在對待我們的時候,並不能完全的尊重我們,那就需要我們做出尊重自己的態度,讓孩子知道,只有彼此尊重,才能解決問題。如果我們事先約定好一些規則,那麼我們應該努力的去遵守,這是對情形的尊重,更是對彼此的尊重。可能孩子一開始並不能理解,但是通過不斷地實踐,他會感受到這份來自內心的尊重,並且開始着眼於解決問題的方法,而不再是因爲感受不到尊重而發泄情緒。

如何才能做好一個媽媽?既要尊重孩子,又要尊重自己!

說到尊重自己,我以前遇到孩子哭鬧,歇斯底里的狀態時,要不就是哄他,要不就是呵斥他,因爲我很氣憤,感到我不被尊重,但結果都很糟。哄他並不能讓他恢復理智,呵斥他會讓局面變得更糟,總之,每到這種時候,是我最沮喪的時候。

“正面管教”告訴我積極暫停、共情都是很好的處理類似情況的方法。當孩子情緒失控的時候,我感覺也很糟,如果忍着自己心裏的感受,一味的哄他,這是對自己的不尊重;如果我同樣情緒大爆發的一通發泄,這只是我的本能反應,並不是對自己的尊重,而且這樣做有沒有做到尊重孩子。

積極暫停,離開這個環境,用時間和空間讓自己和孩子都激動的情緒都平靜下來,但要讓孩子知道,離開並不是懲罰,不是逃避,只是我們讓自己平靜下來的方法。要告訴孩子,我愛你,我會回來。可能這聽上去覺得有點兒不可思議,剛開始我也覺得不太現實,但經過實踐,真的會有神奇的效果!最初,孩子會不能接受,因爲他不知道這是什麼意思,但經過幾次實踐,孩子理解了這樣做的目的,而且每次我都會告訴他:“我愛你,但我們都需要冷靜一下,如果你願意我會陪着你,如果你離開,我會在這兒等你回來。”並且奉上一個溫和的微笑。他現在已經接受了這種處理情緒的方法。雖然不能每次都有效,但至少他已經理解並接受了。對一個三歲孩子來說,還是很不容易的!

而另一個方法——共情,不得不說,這真的是一個非常非常好用的方法,這麼好的方法,爲什麼我之前都沒有用過呢?!可能是因爲在情緒中的自己,也想不到體會孩子的感情吧!之所以說共情是個好方法,是因爲,當我真的從孩子的角度去設身處地的體會他的感受時,真的可以與孩子產生共鳴,而孩子也會通過我的言語,感受到理解、關愛,情緒會更快的平復。這兩種方法雖然是在處理孩子的情緒,但實際上也是在處理我們的情緒,而且讓我們在孩子面前更有尊嚴,讓孩子看到一個情緒穩定,且充滿智慧的父母,這纔是他們心目中的榜樣吧!

當我們在相互尊重的基礎上,和孩子一同去面對“成長中的煩惱”時,會發覺很多問題沒有想象中的那麼糟糕。往往是我們把情緒、問題、結果、推測的後果都攪在一起時,會覺得這是一個無底深淵,但正面管教告訴我們,當出現問題、矛盾、衝突的時候,有情緒是正常的,站在相互尊重的基礎上,情緒是應該被接納的,要把情緒與問題分開,先處理情緒,後解決問題。而解決問題的時候,結果並不那麼重要,重要的是解決的過程,這纔是一個孩子在成長中學到的,也是我們作爲家長要傳授給他的。

自從接觸了正面管教,每次說起它,真的是有好多的感想和體會,從每一個角度,它的每一個觀點都有很多收穫,處在起步階段的我正在不斷地學習和實踐中。過程中可能會遇到問題,但是這正是一次絕好的學習進步的機會。通過不斷地磨礪,我們會懂得如何做到尊重,而孩子也會收穫“和善而堅定”之下的成長。

學會尊重,懂得關愛。做更好的我,更好的媽媽!

幼兒健康
幼兒營養
幼兒教育
幼兒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