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行爲心理 > 兒童習慣養成的關鍵時期,牢記這倆字,省心一輩子!

兒童習慣養成的關鍵時期,牢記這倆字,省心一輩子!

來源:寶貝周    閱讀: 1.4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想要孩子有好習慣,那在最初的養成期就要做到“嚴格”二字,這樣以後纔不會爲了糾正已經形成的不良習慣,而費心費力。那麼如何抓住孩子習慣養成的關鍵時期,幫助孩子樹立好的習慣?

昨天在朋友圈發了涵同學畫的畫,很多讀者都贊畫的很不錯。

其實,那副畫是我們從晚上八點半畫到十點的成果,畫壞了四五張紙,才最終形成的效果圖。

因爲是要參賽的正式作品,主題是西安市新實施的“車讓人”交通規則。

恰好,這幾天我帶她過馬路時,都和她一直討論車讓人的這件事兒,我就讓她回憶一下,我們一起過馬路時的情景。然後下筆畫,最先畫的時候,涵同學會把樓房畫在馬路上,我就提示她想想,真實的情景中,樓房在哪裏?

最後,基本的常識性錯誤沒有了,涵同學自己非常滿意了,我就拿出蠟筆,讓她塗色,纔有了看着畫的挺好的成品圖。

昨晚真的是被孩子的耐心打動了,我這個人做事比較嚴格,所以每次陪着涵涵做作業時,也都是嚴格要求。

每次畫壞後,我問涵同學能不能重新再畫?她都毫不猶豫地就答應了。看着她認真的樣子,挺讓人心疼。最終那副畫完後,我倆都很滿意,因爲是她第一次的參賽作品,所以她自己也非常重視。

今天早上我往包裏裝時,她還在喊:“耶!我一定會贏的!”

我哈哈大笑着說:“重在參與!贏不贏不重要,重要的是寶寶盡力去做了!”

涵涵不贊同地說:“不,媽媽,這個就像是《小豬佩奇》裏說的那樣,這是一場我渴望勝利的比賽!

通過這件事,我看到了,一個孩子認真做事後的成就感。

人都是有惰性的,孩子亦是如此。在最初習慣養成期,需要我們大人監督提醒,爭取在源頭上就做好,這樣以後纔會省心。

比如涵涵每天給英語班的老師交作業時,我的要求是,你可以不交,但要交的話,就不能應付。並且一旦決定要開始做作業,就全身心投入。

前天,涵涵說,媽媽我要拼詞,我剛走到塗鴉牆跟前,準備錄她照着黑板拼詞的小視頻,她又說:“媽媽,我想先玩橡皮泥。”

我說:“不行,是你說要拼詞的,媽媽把手頭的事情放下來陪你,你又不要拼了,等我剛開始做事情,你又叫我,這樣會打擾我的。而且做作業要專心,做完了想幹啥幹啥。”

對於這件事,我跟涵涵爸爸也達成一致戰線,不論誰陪着娃做作業,都要做到嚴格要求,這樣纔不會讓她養成一些“小毛病”,以後再改起來就很難了,因爲我不想等她上小學後,一做作業就講條件,就雞飛狗跳。

兒童習慣養成的關鍵時期,牢記這倆字,省心一輩子!

很多人不敢對孩子嚴格,怕造成心理陰影,使得孩子更害怕做作業。

其實,完全不會。只要你分清了嚴格和嚴厲的區別就不會!

著名兒童教育家,楊傑老師說:

嚴格,是做事時,高標準、嚴要求,對事不對人。當孩子做不到時,反思自己的行爲,改進引導方法,落腳點依然是如何達成目標,但不會因此對孩子生氣和不滿。

嚴厲,是做事時,高標準,嚴要求,對事也對人。當對方做不到時,會感到挫敗和憤怒,甚至會懲罰孩子,因爲引導方法不對,最終未必會達成目標。

很多父母,本來是想嚴格來着,結果孩子一對抗,就沒有耐心了,負面情緒就被帶出來了,轉而成了怒火和專制,一旦出現了“你必須按我說的做”,就形成了孩子和大人之間的權力之爭,利用專制讓孩子妥協的結果,肯定會逼出孩子的逆反心理。

嚴格的前提是,不逼孩子做能力範圍以外的事情。同時能夠承受的了,孩子做不好的結果,然後再想辦法,改進引導方式,達成目標。

比如陪涵涵畫畫,通過真實的場景回憶,她可以把樓房畫到馬路對面去,再比如,做作業時,要專心,這些她都可以做到。

我只是監督提醒她,把能做到的事情,盡力做得更好。

一開始,可能孩子會有些牴觸情緒,但慢慢地,養成習慣後,她反而更喜歡做好事情後的成就感。

現在涵涵上英語班有三四個月了,每天做作業都很主動,我也很省心。

昨天畫畫的時候,也是一樣,她絲毫不覺得我讓她重新再畫,有什麼不對,也不會不厭煩。

畫完後,我幫她寫名字的時候,又說:“媽媽,我今天還沒拼詞。”

我說:“那你自己去拼嘍!”(其實,我已經不耐煩了,恨不得她忘記這事兒。)

我還以爲她會等我寫完,陪着她去。沒想到自己跑到塗鴉牆跟前,把我們昨天寫的要拼的詞和新學的句式都複習了一遍,然後愉快地跑回來。

如今,晚上回來,交英語作業,讀繪本等這些事兒,都像程序一樣,必須一樣不落地完成,否則她就不睡覺。

再比如,我這個人以前上學時,有做題時,不愛審題的毛病,常常隨便看一眼題目,就急火火地寫答案,結果常常因此而丟分數。

後來,聽一位小學教師說,他們班這種學生也很多,平時學的很好,考試時常因粗心大意而丟分。

所以,她兒子上小學後,做作業時,一開始就養成,認真審題的習慣。並要求用鉛筆,在題目中的重點下劃線,這樣堅持了幾個月,孩子就養成了認真審題的習慣。

再比如很多做作業不專心的孩子,如果家長能一開始就溫和而堅定地告訴孩子,做作業時,不能一會兒跑去看電視,一會兒跑去擺弄下玩具,這些事情都可以做,但必須等作業做完。那麼就不會有以後的母慈子孝,瞬間變成雞飛狗跳了。

習慣是個很可怕的東西,好的習慣,能幫助孩子形成自律,能讓孩子做起事來事半功倍,而不是只是看起來很努力。

而壞的習慣一旦養成,改起來很痛苦,還不一定能成功。

那麼,我們不妨從一開始就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最初的用心,是爲了以後一輩子的省心。

而且你若最初能用心,你發現,好習慣能夠帶來好的生活品質和好的家庭氛圍!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