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教育資訊 > 拜託!當了媽,就收起你的玻璃心吧

拜託!當了媽,就收起你的玻璃心吧

來源:寶貝周    閱讀: 2.9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都說,自從有了孩子,我們就有了最大的軟肋。女人原本就是感性的,一朝當了媽,心更是變得極其敏感,生怕孩子受到什麼傷害和委屈。這原本無可厚非。但是,有些媽媽卻揣起一顆易碎的玻璃心待人接物,彷彿這個世界到處對自家孩子充滿了惡意。

都說,自從有了孩子,我們就有了最大的軟肋。女人原本就是感性的,一朝當了媽,心更是變得極其敏感,生怕孩子受到什麼傷害和委屈。這原本無可厚非。但是,有些媽媽卻揣起一顆易碎的玻璃心待人接物,彷彿這個世界到處對自家孩子充滿了惡意。

前幾天,我女兒班裏有個孩子小A,

回家告訴媽媽,說同學小Z打他了。

沒想到當媽的立刻就義憤填膺地找到園長!她指責老師監管不力,指責幼兒園不該接收小Z這樣“沒教養”的孩子,指責幼兒園的教學環境有問題。

她要求園長給她和兒子一個合理的答覆,不然就要讓小A退園!園長調出監控錄像才發現,事情並沒有那麼嚴重,就是兩個孩子趁老師扭頭準備教具的時候,坐在椅子上嬉笑着互相踢了幾下而已。

當然,這個答覆並不能令小A媽媽滿意。她不顧園長的百般挽留,真的給孩子退了園,當場扭頭就走!

拜託!當了媽,就收起你的玻璃心吧

那天是5月31號,原本第二天小A將作爲一個舞蹈節目的領舞登上“六一”文藝表演的舞臺。一個很好的節目就這麼泡了湯,參加節目的另外九個孩子和九對家長都很失望。我覺得特別可惜的是小A,原本可能只是想回家告訴媽媽幼兒園發生的事,結果鬧得要轉學不說,這個六一也留下了終身的遺憾。

其實小孩子調皮,互相之間打打鬧鬧很正常,根本用不着上升到“沒教養”“退園”這樣的高度。不是嗎?

玻璃心太重的媽媽,歸根結底是有嚴重的育兒焦慮。換個角度看,玻璃心是不自信、沒有安全感的表現——既不相信自己能把孩子養好,也不相信孩子會成長的很好。

她的焦慮和不自信一定還表現在別的地方,比如過多幹涉孩子,不敢放手讓老公或者老人帶孩子等等。

不可否認,周遭存在很多“危險因子”。媽媽適當的“玻璃心”,能更好地保護幼小的孩子,並督促自己不斷反省有沒有盡到一個母親應盡的教養責任。

但凡事都是過猶不及,對於孩子來說,來自母親的過分擔憂和敏感很多時候是害而不是愛。就拿小A媽媽來說,她的本意是要保護孩子。

可這樣的極端處理方式,對於孩子來說難道不同樣是一種傷害嗎?讓人擔憂的是,我們身邊的“玻璃心”媽媽不在少數。

我有一個瘦瘦高高的女鄰居,每次見她都是一幅風風火火的女漢子模樣。但當女漢子生了孩子,便立馬變了個模樣:撿落葉?太髒了,不許撿!玩沙子?弄進眼睛怎麼辦?不許玩!

哭鬧不想上幼兒園?不去就不去吧,媽媽陪你在家玩……

正是因爲她有一顆“怕這怕那”的玻璃心,女兒快五歲了,還不會自己上廁所,見了同齡人總是怯怯的,不敢主動上前交流,

就連幼兒園生活也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般斷斷續續,而且老師說話聲音稍微大點,都會把她嚇哭。

媽媽耗盡力量,想人爲地給孩子設置一個“保護罩”,可惜這個保護罩是玻璃的,遇到一丁點小考驗就會碎一地。如果媽媽總是這樣被自己的玻璃心所驅使,而不尊重孩子的發展規律、不聽聽孩子的心聲,長此以往,親子情感能良性溝通嗎?

孩子的身心能健康成長嗎?要知道,孩子被媽媽的“玻璃罩子”保護起來的同時,也失去了很多試錯、受挫的機會。於是,他很可能變得更加敏感、害怕出錯,更缺乏失敗後捲土重來的勇氣。

孩子小的時候,

讓他適當地吃點虧、受點委屈真沒什麼壞處。

相反,這是孩子成長的墊腳石,是他一生的財富。這個世界從來都不缺競爭,就連生命本身的誕生都是一場一比幾億的較量。

大到擇偶、找工作,小到孩子間搶玩具或者一次月考,有贏必有輸。誰能保證可以給自己的孩子一個一帆風順的人生?

既然不能保證,作爲母親的我們就該教會孩子如何應對困難。“溫室裏的花朵”本身再怎麼風姿綽約、滿腔芬芳,面對可能一波三折的人生,終究缺少跌倒再爬起來的勇氣!

我也是一個孩子的母親,我知道眼睜睜看着自己的孩子受委屈、經歷挫折,那滋味真的很不好受。但是請記住,凡事不會因爲某人有一個玻璃心的媽媽

就爲他大開綠燈。

拜託!當了媽,就收起你的玻璃心吧 第2張

與其將來讓社會拍給孩子一個“重創”,不如讓他從小學習正確面對一個個小挫折,一步步鍛煉出“抗擊打能力”。孩子要玩沙子,先不要制止,提前告知他:“注意不要把沙子弄進眼睛裏哦!

不然眼睛會受傷。”孩子摔了跤大哭,先不要着急責備他“跑得太快”,告訴他:“摔倒了沒關係,吹吹就不疼了。以後走路要記得看路。”孩子隨口說了一句“不想去幼兒園”,或許只是因爲鬧起牀氣,先不要着急妥協或者打壓,告訴他:“你是不是特別捨不得爸爸媽媽、捨不得家?

爸爸媽媽也捨不得你呀!不過,下午放了學我們就會再見面的!”孩子被小夥伴打了幾下,先不要責怪他“太慫”,告訴他:“媽媽知道你委屈,不過你剛纔大聲地說不許打人時特別勇敢,你做得很棒!”

孩子跟班上的異性同學走得很近,先不要斷定他早戀了,告訴他:“努力讓自己更優秀的人更容易得到別人的讚賞與青睞。”……

作爲母親,我們不能人爲地阻止孩子成長,更不能替他成長,包辦一切。我們能做的,便是站在孩子背後默默注視着他,

在他經歷了挫折與失敗時,給他撫慰和鼓勵,告訴他:“我相信你有能力再去試一次。”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