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教育資訊 > 你希望孩子快樂一時,還是幸福一生呢?

你希望孩子快樂一時,還是幸福一生呢?

來源:寶貝周    閱讀: 2.1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人生最遺憾的事莫過於我本可以,卻沒努力。之前我也曾主張過不給困困太大壓力,可是朋友的一席話點醒了我。是啊,我們既然有條件爲什麼不給孩子更大的舞臺呢。

也許你現在的快樂教育只能讓他快樂一時,卻不一定能讓他幸福一生。讓孩子不學無術不一定就真能給他快樂,同樣教孩子一些東西,也不會把他累壞,說不定孩子很樂意學呢。

你希望孩子快樂一時,還是幸福一生呢?

前幾天去給困困開家長會,老師拋出了一個讓所有家長感慨頗深的問題,是要給孩子長久的快樂還是短暫的快樂呢?老師還說,很多時候我們家長盲目相信孩子小時候玩就好這種短暫的快樂,可是隨着孩子成長環境的改變,他會因爲不學無術而越來越不快樂。

老師的話讓我想到了現在一些所謂的“專家”、“學者”拋出來的觀點,把童年的快樂還給孩子,拒絕學前教孩子認字、拒絕奧數、拒絕補習班、拒絕過多的作業。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相信孩子的快樂大於分數,什麼事都由着孩子的興致,以爲這樣可以給孩子一個沒有壓力、輕鬆自由的成長環境。

然而,不學習、不努力,孩子就能夠得到快樂嗎?

◆ ◆ ◆

什麼是真正的快樂?

積極心理學之父塞利格曼曾經這樣界定快樂的三個層次:

享樂:興高采烈的笑臉。

參與:對家庭、工作、愛情、嗜好的投入程度。

意義:發揮個人長處。

我們以爲,讓孩子隨心所欲地玩耍,他就會快樂。而事實上,這不過是淺層次的快樂,當孩子發現,由於自己的貪玩,和同齡的孩子之間逐漸拉開距離的時候,內心能不失落嗎?

一個班級裏,最陽光積極的孩子,一定也是成績比較好的學生,因爲好成績爲他帶來了自信,贏得了老師和同學的肯定,讓他看到了自己的價值所在。學習的過程雖然辛苦,但所得到的卻叫人欣喜,這纔是深層次的快樂。

◆ ◆ ◆

如果孩子不想做就不做,還要父母幹什麼?

人的天性中,就有着很多與成功背道而馳的缺點,好逸惡勞、欺軟怕硬、拈輕怕重等等,都是本能。

如果給你絕對的自由,大部分的人,都會喜歡自由自在,喜歡隨心所欲,喜歡吃飯逛街看電影,喜歡發呆旅遊看風景。

可我們喜歡的這些事情,雖然帶來了感官的愉悅,卻難以促進個人的進步與成長。

蔡康永曾經說過這麼一段話,15歲覺得游泳難,於是你放棄了學游泳,18歲你喜歡的人約你去游泳,你只能說,我不會耶;18歲覺得英語難,於是你放棄英語,28歲時有一個很棒但是要求英語很好的工作,你只能說,我不會耶。

十幾歲的少年尚且這麼不自覺,更何況什麼都不懂的孩子呢?

我的閨蜜A,小時候父母就是特別寵她,興致勃勃報了鋼琴班,學了兩節她嫌累,就放棄了,後來又報了舞蹈班、繪畫班,都是三天打漁兩天曬網,父母心疼她,什麼事都順着她,不想學就不學了,她的成績在班級裏也是中下游。上了大學以後,A發現周圍的女孩子,要麼能歌善舞,要麼成績優異,自己卻什麼都不會。當她看着自己的男神跟同班一個舞蹈跳得很好的女孩子牽手時,內心幾乎崩潰了。她對着父母哭訴:“小時候我什麼都不懂,你們爲什麼不督促我學,不叫我堅持下去呢?”

◆ ◆ ◆

看到比我們更優秀的人都在努力,你還敢輕鬆嗎?

我們總以爲,那些含着金鑰匙出生的“富二代”、“星二代”、“紅二代”們,要風得風要雨得雨,他們似乎很輕鬆地就坐擁我們奮鬥一生的結果。而事實卻是,大部分的“二代們”,努力程度甚至超過了普通人。

“國民閨女”關曉彤,從童星、到美女,到“老戲骨”、到藝考和高考,一路收穫衆多豔羨的目光。出生演藝世家,明明可以靠顏值吃飯,可她不僅拼演技,還拼學業。18歲的她,已拍了70多部戲,劇組的人拍戲之餘在說說笑笑,可她一刻也不能休息,用拍戲的間隙來彌補落下的功課。藝考結束當天,她立馬回到劇組拍戲。她的童年,就是在學習——拍戲中度過的。作爲藝考生,她的文化課高考總分達到552分,超過錄取分數線206分。

這樣的例子,在“二代圈”裏絕不是個例,除了少數不學無術的紈絝子弟,大部分的“二代”都在父母的支持下,刻苦掌握比一般人更多的技能,學習更高端的知識。

看着比我們優秀的人都在拼,你還敢讓你的孩子輕鬆嗎?要知道,幾年的放縱,換來的是一生的卑微和底層啊!

◆ ◆ ◆

家長能做的,是讓孩子辛苦的過程變得“相對”快樂

無論做什麼事情,想要做出點成績,辛苦是肯定的,捨不得讓孩子在小時候吃苦,將來無疑會吃更多的苦。不過,孩子的喜歡和不喜歡,快樂和不快樂,其實也是很情緒化的,容易改變,家長們不妨多花些心思,讓孩子辛苦的過程變得相對快樂一些。

著名教育專家尹建莉說過,如果把學習做成一顆酒心巧克力,孩子如何能不喜歡;如果把學習做成一顆牛黃解毒丸,孩子又如何能喜歡?

尹老師一點都不認同“學齡前孩子不要認字”之類的理念,不過,她採取了一種很有趣的方式幫助她的女兒認字—講故事,完全按書上文字,一字字給孩子讀,從孩子一週歲之前,就買來各種各樣的繪本,一字字指着讀,從不間斷。帶着女兒到各種公共場所的時候,總是不失時機地指給女兒一些文字。

這樣堅持的效果是,女兒在六週歲就可以讀一整本的雜誌。在女兒四歲的時候,爲了教女兒學算術,尹老師在家裏開起了小賣部,讓女兒當掌櫃,她和愛人當顧客,用真實的物品和人民幣來做交易。這樣的良苦用心,讓女兒早早地學會了算術。

同樣一件事情,同樣一個孩子,採取了不同的學習方式,孩子的感受完全不同。那些以“孩子不喜歡、怕孩子太辛苦”爲理由,縱容孩子放棄學習的家長,纔是最不負責任的。

孩子的一生很長,而我們家長真正能夠陪伴他、影響他、幫助他的時間,其實很短。在這短短的十幾年裏,我們應該跟着孩子一起,儘可能地去掌握更多的知識和本領,讓孩子將來能夠在這個社會上,更加體面和幸福地生活。

這,纔是真正長久的快樂!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