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教育資訊 > 優秀的人爲何高發抑鬱?一切從做個“好孩子”開始

優秀的人爲何高發抑鬱?一切從做個“好孩子”開始

來源:寶貝周    閱讀: 1.4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很多人認爲激勵孩子考上名牌大學,就會有成功的人生。可是,在那些頂尖人才熙攘的地方,我們看到一種奇怪的趨勢——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無法抑制地厭學、抑鬱、棄世……

很多人認爲激勵孩子考上名牌大學,就會有成功的人生。可是,在那些頂尖人才熙攘的地方,我們看到一種奇怪的趨勢——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無法抑制地厭學、抑鬱、棄世……

我一直在尋找答案。看到下面這篇文章,我覺得它揭示了某種真實,特別是對於當下的中國,普遍存在着由家長和學校共謀、加諸在孩子身上愈演愈烈的競爭性焦慮。如果我們不希望我們的孩子付出代價太大,就早一點改變吧。

成爲一個媽媽的好孩子需要付出的代價

現在越來越多的孩子出現厭學、抑鬱、自殺的狀況,甚至是好學生、好孩子。我們也時常可以看到一些成功者,尤其是年輕的成功者,出現無法解釋的自殺傾向…當作爲父母的我們要求孩子按我們所想要的那樣去變得可愛、學會這學會那的時候,又有關心過他的內在真實的感受與情緒嗎?

優秀的人爲何高發抑鬱?一切從做個“好孩子”開始

◆◆◆

戴着人格面具與他人相處,是件虛僞而又文明的事。成年人分得清外在禮貌和真實感受之間的區別,但對於孩子來說,事情就沒有那麼簡單了。

父母在孩子面前的絕對支配地位,導致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很容易步入取悅父母的節奏,然後壓抑自己內在的真實感受,長大後都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麼——這個就叫假性自體。

假性自體的概念最早由溫尼科特提出,並非科胡特的原創。它聽上去像一個社會概念,彷彿存在於日常和外界的互動中,但其實並非如此。

如果我們知道,某些情況下我們是出於社交需要纔不能說真話,那這種情況不屬於溫尼科特所說的假性自體的行爲。那麼什麼是假性自體呢?

假性自體的根源來自早期的鏡映失敗。溫尼科特對母親對嬰兒的迴應很感興趣。當嬰兒說“我很餓”的時候,

媽媽可能回答:好的,你餓了我就餵你吃東西;

或者媽媽也可能回答:當我準備好餵你的時候你纔能有東西吃。

這裏嬰兒做出了一個誇大的表達:餵我,或者用溫尼科特的話說,做出了一個無所不能的姿態,只爲表達一個需要:餵我,現在就餵我。

溫尼科特與科胡特都認爲,母親或嬰兒的其他照顧者需要給予嬰兒恰到好處的迴應。嬰兒需要感到自己是強大的,需要感到母親會迴應她的願望,需要感到母親想要、願意迴應她,而且能輕易地滿足她。但如果媽媽不想回應孩子,如果媽媽不斷地要求孩子調整自己適應媽媽,問題就會出現。

優秀的人爲何高發抑鬱?一切從做個“好孩子”開始 第2張

◆◆◆

當嬰兒被拒絕的時候,她起初的反應是生氣,而最終會變得抑鬱。

如果媽媽不接納嬰兒的要求,會出現兩個問題:嬰兒不僅會被挫敗,而且還不允許對此生氣——媽媽不希望孩子因爲遭到拒絕而生氣。最後,嬰兒發現她提出要求就會被母親拒絕,而如果她爲此抱怨母親,母親就會不理她,或變得冷漠,或因爲嬰兒不高興而懲罰她。這時,嬰兒就會傾向於發展出一種假性自體。

嬰兒意識到,如果她想讓母親微笑而不是皺眉,溫暖而不是冷冰冰,她必須學會隨和,學會做媽媽想讓她做的事,於是她開始努力取悅母親,讓自己變得可愛。孩子嘗試瞭解母親的喜好,學着做母親喜歡的事,甚至在母親要求她做之前就把事情做好。

但孩子取悅母親的同時,也付出了代價。

這個代價即是,孩子逐漸與自我真實的感受和情緒失去了聯繫。孩子失去了對自己真實感情的認識、熱情、清晰感和意義感。這個孩子長大後可能會成爲非常好的學生,擅長運動,或其他任何受媽媽讚許的活動。但對媽媽想要她做的事,內心深處孩子感受不到任何愉悅或滿足。因爲她並不是爲自己做這些,而是因爲她知道這些是媽媽認爲重要的。

我們時常可以看到一些成功者,尤其是年輕的成功者,出現無法解釋的自殺傾向。許多這樣的人都伴隨着假性自體長大,他們內心的抑鬱是隱藏的。

他們表面上可能非常努力工作,成績出衆,但內在感覺迷茫、空虛。只有在能夠喚起母親或其他人的正向迴應時,他們才能感到高興。他們對自己的優秀或成功沒有任何愉悅感。他們行動的意義只在於操縱或控制母親。我們常常可以在很多特別優秀的孩子身上發現假性自體。

優秀的人爲何高發抑鬱?一切從做個“好孩子”開始 第3張

◆◆◆

如果一個具有假性自體的人來做心理治療,會發生什麼?

我們通常特別喜歡這類來訪者。因爲他們希望將自己好的、成功的一面展示給治療師。所以治療師也會喜歡這樣努力取悅自己的病人。他們很會鏡映,善於反應,簡直好極了。

但當我們治療這樣非常隨和、悅人的病人一段時間後,通常會有問題出現。他們會逐漸讓我們感到有些厭倦。雖然病人看似認爲我所說的一切都改變了她的生活,認爲我給她提供了諸多嶄新的美妙的洞察力,但她完全沒有改變。

如果讀過溫尼科特,就會意識到,病人對我的讚賞、欽佩之中有一些假性的東西。病人可能會挑我喜歡的話說,但在她的表達和真實的感覺之間隔着一堵牆。

最後,在移情中,我可能又會發現,病人並不是在把我理想化,而是在我身上重複她生命早期與危險母親的關係。病人實際上並不信任我。她其實在通過取悅我、配合我來控制我,讓我不至於攻擊她,或對她冷漠,或像她小時候父母曾經那樣對待她。

但對於這些來訪者來說,很難讓他們意識到自己深層隱藏着極大的痛苦。如果你問他們早年生活中發生了什麼,他們很可能說,自己的父母都很好,他們沒有任何問題,一切正常。

有時,只有來訪者的現實功能受損,他們才能開始覺察自己的成長經歷可能存在問題。但他們通常會拒絕承認自己的養育過程有任何問題,相反,他們會責怪自己。會說,我的童年很幸福,是我自己太糟糕了,所以我現在才突然考不好,這麼抑鬱,想自殺。

優秀的人爲何高發抑鬱?一切從做個“好孩子”開始 第4張

◆◆◆

科胡特形容嬰兒需要母親眼中的光芒,嬰兒希望母親對他所做的一切,對他所是的一切都激動興奮。嬰兒需要無條件的愛,但對於一個“虎媽”而言,只有孩子做了母親認爲重要的事,母親纔會愛孩子。很自然地,孩子學會了如何取悅母親,學着去做父母要求他做的所有事。

但同時孩子也感到抑鬱和憤怒,因爲只有在她按照母親的意願行事,母親纔會愛她。同時,孩子也學會了壓制自己的痛苦。一段時間後,她甚至意識不到她的痛苦了。

這樣的孩子,常常在某一個時候,會突然放棄那些對媽媽很重要的事。他們拒絕繼續打網球,或跳芭蕾,或拉小提琴,他們說,我不幹了。另外一種情況,他們還會繼續做,但他們突然開始做不好了。網球比賽開始輸球,小提琴競賽表現不佳,或者考試成績很差,儘管他們說自己已經盡全力了。

他們在某個時刻發現無意地發現,他們無法再繼續努力滿足那些僅僅用自戀的方式愛他們的人,不滿足於提高父母的自尊來獲得父母的愛。孩子發現他不是因爲“自己是自己”而被愛,他們意識到自己僅僅是作爲滿足父母或其他人自戀的自體客體而被愛的,便陷入抑鬱,在以前擅長的領域開始失敗。

有時我們很難發現真正的問題所在,很難理解病人之所以感到如此受傷、憤怒,是因爲父母對他們的愛伴隨着苛刻的條件。來訪者也同樣很難發現自己的受傷和憤怒,但這些被分裂到意識以外的感受其實一直都存在。這是因爲假性自體的特徵就是來訪者與自己真實的深層感受失去了聯繫。我們要幫助他們觸碰到自己真正的感受,而不是讓他們持續不斷地責備自己是失敗者。但這做起來很困難。

假性自體的病人非常善於取悅他人,取悅他們需要取悅的人。但在隨和的外表下面,他們非常害怕別人,不信任任何人。他們的吸引力、那種討人喜歡的能力,是他們用以控制他人的方式,以此來免受他人的傷害。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