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教育資訊 > “我的孩子在幼兒園,遭遇了‘潛規則’……”

“我的孩子在幼兒園,遭遇了‘潛規則’……”

來源:寶貝周    閱讀: 6.05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氣死我了,老師太過分了,我要給孩子轉學!”

我的正面管教系統課學員小羣秋秋,突然敲出這樣一段文字。

原來,她遭遇了一件窩火事——秋秋的兒子3歲半,在家附近的一所幼兒園上學。最近一個月,秋秋斷斷續續地聽到兒子嘀咕甚至哭訴:

“媽媽,我沒穿校服,沒有牛奶喝。”

“媽媽,我沒坐好,老師沒給我牛奶。”

……

秋秋沒怎麼當回事,以爲孩子說話不清楚,或者不老實惹老師生氣了,她提醒孩子要乖點。

可直到羣裏傾訴的前一晚,秋秋才發現,兒子幼兒園的老師竟然每天找理由,一整個月都沒有給孩子牛奶喝。

她去問老師,對方支吾說“你家孩子沒有訂”,秋秋明明就訂了啊!

她又去找園長理論,園長推託“是老師搞錯了”。

“我的孩子在幼兒園,遭遇了‘潛規則’……”

秋秋特別生氣,很想在家長羣裏炸毛,她還是忍住自己,讓老公出面和幼兒園講理。

園長承諾退錢,之前老師對孩子說“不乖”“沒穿校服”是嚇小孩子的,目的是好管理,她承諾今後會照顧好孩子,也讓老師道了歉。

可轉眼,秋秋在朋友圈發現,這位老師發了條消息“又讓我們背黑鍋”,暗示是園長授意,纔不給孩子喝牛奶。

秋秋頓時覺得園長有些“腹黑”,想給孩子轉學:在這樣不靠譜的幼兒園待一天,他們會不會繼續找理由,給孩子穿小鞋?

轉學太麻煩,不如一張卡解決?

羣裏另一位媽媽小娟冒了出來,說起女兒曾被老師不公平對待,但她不想像秋秋那樣據理力爭,而是選擇了另一種方式:

“我的孩子在幼兒園,遭遇了‘潛規則’……” 第2張

秋秋不解:“爲什麼要向惡勢力屈服?爲什麼要接受這種不公平待遇?”

小娟說她也不想,但是轉學太麻煩,也不能保證是否遇到真正好的老師,如果一張卡就能解決,讓老師照顧照顧孩子,何必大動干戈呢?替孩子擋了不就得了?

小娟說自己想到這樣做,是因爲幾個相熟的家長聊天,她發現不少人都在用這種“潛規則”和老師“溝通感情”。

我好奇地問她:“怎麼溝通呢?直接給錢嗎?”

“沒有那麼直白,我會請老師吃個飯,知道老師的手機號碼,去水果店直接給她賬戶充值200塊錢,然後打個電話告訴她,挺自然的。”

她說,“你不送,其他人送,你說那麼多孩子,老師會照顧誰?咱沒必要讓孩子受委屈。”

“我的孩子在幼兒園,遭遇了‘潛規則’……” 第3張

必須強調的是:這是兩個個案,絕不代表幼師羣體,現實中有非常多正直、真誠做教育的好老師。

剛好這個班級有個媽媽是做幼師的,她說她們學校沒有這種現象,“如果家長認爲,必須送禮我纔會對他們孩子更好,我會覺得非常難過。我從來沒這樣想過。”

不過既然在一個小團體,有兩個人分享了這樣的“潛規則”,可能確實有些討論的必要,尤其中國是講究人情往來,也有送禮文化的。

引起我思考的是:

我們要爲公平正義發聲,可秋秋如果和幼兒園老師陷入PK,就算贏了,萬一給孩子留下了恐懼老師、學校的陰影,這樣未免得不償失。

然而小娟的庇護,一時爲孩子擋了雨,卻不能保證孩子始終生活在沒有污染的溫室裏,她將來上了大學、走進工作崗位,恐怕還是會知道一個殘酷的現實:社會並沒有絕對的公平。

我們可不希望孩子到時候抗挫力爲零,一擊就倒啊!

在伸張正義和保護孩子之間,有沒有更好的辦法呢?我想了想,如果是我,可能會這樣處理吧!也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我的孩子在幼兒園,遭遇了‘潛規則’……” 第4張

伸張正義和保護孩子,如何兼得?

1.未雨綢繆,選擇幼兒園要慎重。

選擇幼兒園時,儘量多方打聽,家長、鄰里的反饋,幼兒園孩子上下學的狀態……能找比較瞭解學校的人,尤其是園長聊聊。

老師爲人謙和還是比較市儈?對家長的提問有耐心還是不耐煩?她和同事、孩子交流時是平等的,還是上下尊卑有別的?這些都能透露一個人的性格和基本素質。

我做正面管教講師以來,接觸了一些幼兒園和小學的園長校長,發現如果這個學校的負責人爲人正直、待人接物平等尊重,往往老師也被潛移默化影響。

因此,通過負責人和熟悉的人來了解老師不失爲一個好辦法。

2.不要在剛入園、摸不清狀況時就送禮給老師。

真正做教育的老師,非常反感這樣的做法。有的老師會覺得:“爲什麼要送禮給我?是要和我交換什麼嗎?”

接收禮物意味着默許交換關係,而她很可能懼怕接到一個難帶的燙手山芋,並不想這樣被動地給予一個孩子特別關注。

在老師眼中,真正有誠意的家長,是願意配合老師工作的家長,比如積極參加班級活動、爲孩子養成良好的日常習慣,而不是一份含有“收買”和“討好”意味的禮物。

“我的孩子在幼兒園,遭遇了‘潛規則’……” 第5張

3.發現老師給孩子穿小鞋,有策略地溝通或離開。

如果老師故意給孩子穿小鞋,或暗示家長不送禮就不好好對待孩子,那肯定不是第一次了,有條件的還是轉學吧。

要是擔心這樣品行惡劣的老師會害到其他孩子,可以等離開之後,尋求一些合理的渠道向教育部門反饋,正義要聰明地爭取。

另外,現在很多學校都有不記名給老師、校長評分,也能從某種程度上收集家長的反饋。

如果沒辦法轉學,還需要呆在這個幼兒園,不要撕破臉,也不用阿諛奉承,但確實要和老師搞好關係。

需要注意,避免試圖教育和指責老師,可以側面指出問題,給老師一些臺階,比如這樣說:“牛奶的事,可能您太忙了沒注意到。謝謝你照顧孩子,我定期和您聊聊天,這樣就不會有什麼誤會了。”

4.不要在孩子面前,隨便評判和否定老師。

我們可以談論老師,但不要讓孩子對老師有太“世俗”的看法,因爲孩子很直率。

曾經認識一個孩子,家長對孩子說老師不好,結果孩子在班級裏把爸爸媽媽的談論告訴給同學。

可想而知,老師對這個孩子開始敬而遠之,而孩子在老師面前也趾高氣昂,不服管教。

必要的時候,我們可以和孩子解釋,老師某個做法可能是出於什麼立場,不一定是完全正確的,老師也是人也有缺點,讓孩子先站在老師的角度去思考,再去形成自己的判斷。

“我的孩子在幼兒園,遭遇了‘潛規則’……” 第6張

5.教會孩子用其他方式感恩老師。

與老師還是要建立好關係,可以和孩子一起製作手工畫、貼紙、卡片,表達對老師的感激,還要教會孩子多說“謝謝老師”等禮貌用語、上課舉手發言等規矩。

另外,家長可以配合老師做好相關的引導和教育,這樣的孩子至少不會讓老師覺得給自己添麻煩了,可能會避免一些不公正的待遇。

6.最最重要的一點:教會孩子表達自己。

我們要鼓勵孩子與老師溝通,但也要教會孩子保護自己。在老師特別忙或生氣時,不要急於辯解或爭論,和老師溝通不好時也可以告訴家長。

如果孩子遭遇了不公又無法表達出來,纔是真正受了內傷。

一方面,我們要教會孩子表達,每天問問他:“幼兒園都發生了什麼事呀?”“老師說了什麼呀?”“玩了什麼呀?”多詢問孩子的感受、想法。

另一方面,我們自己也要敏感一些,留意孩子斷斷續續透露的一些無厘頭的話,如果孩子情緒低落,一定要引起重視。

“我的孩子在幼兒園,遭遇了‘潛規則’……” 第7張

孩子,願你善良、正直、不失圓融

從小到大,我的爸媽沒有給任何老師送過禮,不過那大概是因爲我成績一直還可以,老師總會關注到,所以爸媽纔沒有走到這一步。

但我清楚記得,中考時考砸了,一度以爲要與理想的高中失之交臂了,後來擦着分數線僥倖中榜,我爸事後和我說,他當時兜裏揣了2萬元,實在不行,真的想送禮……

有了孩子後,我特別能理解爲人父母的這份苦心,早教、學區房、補習班,我們未必是想讓孩子多麼出類拔萃,但卻有顆不耽誤孩子、想讓孩子有機會接受更好教育的心,哪怕不能,我們的底線是:不想讓孩子遭受人爲的不公正。

可這個社會就是個玲瓏的多面體,基本的人情往來無法避免,有捷徑也固然更輕鬆。

但在我心目中,高情商的表現,不是懂得送禮請客、“替孩子擺平一切”,而是教會孩子更好地表達自己、同理他人,關注於解決問題。

孩子,假若在未來,當你遭遇不公,沒有我爲你遮擋或爲你出頭,我理解你會哭、會憤怒,可是也希望你能爬起來、自我安撫療愈——然後,繼續做個善良、正直、又不失圓融的人。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