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教育資訊 > 對着孩子“哭窮”,孩子就會變得節儉嗎?

對着孩子“哭窮”,孩子就會變得節儉嗎?

來源:寶貝周    閱讀: 1.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與孩子“談錢“,是作爲父母的我們繞不開的教育課題。

聰明的人應該腦裏有錢,而不是心裏有錢,而教孩子認識錢,意義遠在錢之外。

而現實中,孩子對於“錢”的認識,很多是這樣的。

很多家長也並無意識到自己日常中的這些行爲其實就是一種教育,只覺得應該讓孩子知道,“這個太貴,所以不買”、“家裏很窮,所以不買”、“家裏連買菜的錢都沒有了”、“掙錢不容易,爸媽上班很辛苦”

對着孩子“哭窮”,孩子就會變得節儉嗎?

或許有些父母會以爲這樣與孩子溝通,孩子會懂得節儉和懂事。

不否認孩子是會因爲父母經常的“哭窮”而變得節儉了,但孩子內心的匱乏感會伴隨着孩子一生的成長,並且會因匱乏感而帶來諸多的毛病

因爲窮意識背後緊逼家庭的壓力佔據了大腦的“帶寬”,很直接吞噬孩子大腦發展能力,影響孩子的眼界和格局。

從小被灌輸貧窮觀的結果,往往是孩子特別在乎錢,哪怕長大後有錢,也會很摳門,以致出來社會後交際受阻。

因爲小時候長期處於貧窮和窘迫,長大了很難有安全感。唯一能讓他有安全感的,就是存摺上的數字不斷往上漲。

這一切就像是得了一種如影隨形的病,由父母的言行植入到孩子的心中,從此揮之不去。

他們常擁有這樣的邏輯:

貴的東西不要買,沒錢買不起。

買廉價的商品就代表節省。

所以他們只能擁有廉價的商品,不懂辨別商品的真正價值。

而那些廉價的商品質量不高,導致他們的購買頻率提高,又陷入一個“買廉價商品,短期損壞,繼續買廉價商品”的死循環。

對着孩子“哭窮”,孩子就會變得節儉嗎? 第2張

最深受影響的就在於,居住在這樣環境裏的孩子,以及每天受着貧窮價值薰陶的他們的下一代們。

“貧窮”的思維就像一種遺產,如沒有摒棄,無論我們的孩子願不願意繼承,它都會被記在孩子人生的戶頭上。

對着孩子“哭窮”,孩子就會變得節儉嗎? 第3張

不要告訴孩子,這個商品很貴,我們買不起。

告訴孩子,我們每個月都有預算,現在已經超預算了,所以我們只能下次再買。

告訴孩子,這個商品有比較複雜的性能,適合更大一點的孩子玩,所以等你再長大一點,我們就可以買這個商品。

不要告訴孩子,家裏沒有錢,只能靠你了,你要好好上學,才能賺錢養家。

詢問孩子,你喜歡什麼,爲什麼。

詢問孩子,你想要成爲什麼樣的人,我們可以爲你做什麼。不要告訴孩子,你只要好好學習就可以了,其他什麼都不用你管。

告訴孩子,要勞逸結合,只有強壯的身體,才能支持長久的學習。定期給孩子零花錢。規定好零花錢的應用範圍,比如告知孩子,以後想要買小玩具、小零食,都可以自己買單了。

孩子想要什麼的時候,提醒孩子用自己的零花錢去買。

引導孩子建立正確的理財觀,合理理財,還應該教他們如何“給予”,讓孩子明白,錢不僅僅是滿足自己的物質需求的工具,它的價值還應體現在幫助他人上。

教育本來就是和窮富沒有關係的事情。

我們教育孩子,不是爲了讓他背上沉重的家庭負擔,僅是爲了讓他自食其力,撐起他自己的天空。

只要不給孩子灌輸“窮”觀念,只要家庭保持生活的美感,即使生活不富足,孩子們也同樣能愉快地成長,成年後也可以足夠自信和勇氣。

切不可給孩子窮的壓力,不要讓窮酸成爲孩子一輩子的魔咒。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