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教育資訊 > 孩子一生中重要的敏感期有哪些

孩子一生中重要的敏感期有哪些

來源:寶貝周    閱讀: 1.3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孩子一生中會有哪些敏感期?當孩子敏感期來的時候,家長及時注意到了嗎?關於孩子一生最重要的5個敏感期,3歲前千萬不能忽視。

週末去同事家。她的寶寶剛1歲,正是最可愛的時候。一進門,我就被她家客廳牆上貼着的一張超級大紙吸引了:滿滿當當地寫着孩子各個階段的敏感期,精確到月份,真是壯觀!

同事得意洋洋地說:“怎麼樣?孩子6歲前的30多個敏感期,我全收集齊了!每天都緊緊盯着查對,生怕錯過孩子每一個細小的變化。”

一句話,弄得我哭笑不得。這幾年,“兒童敏感期”這個詞很熱,它是由著名的兒童教育家蒙臺梭利女士提出的。

可到底什麼是敏感期呢?

心理學者們常講這個通俗的例子:

蝴蝶的幼蟲剛破卵時,不能吃老葉子,但它們都能無師自通地爬到樹枝最頂端,找到嫩葉吃。

就是因爲幼蟲對光有強烈的感覺,是靠着光的吸引才找到嫩葉。

而一旦幼蟲稍微長大,能吃其他東西時,這種對光的敏感就消失了,只能尋找其他方式覓食。

所謂兒童敏感期,其實指的是孩子成長中不斷出現的一系列本能感覺。

這種感覺讓孩子對環境中的某些事物很敏感,具有強烈的探索熱情和超強的吸納能力。

每一個敏感期只會持續一段時間,一旦消失,不會再來。

過了那個敏感期的孩子,就會對外界的刺激麻木,再也無法靠感覺獲得能力,而只能通過思考和實踐。

但是,蒙臺梭利認爲0-6歲孩子最重要的敏感期沒有那麼多,主要有5個。抓住這5個敏感期,並給予適當的滿足和理解,對孩子的能力發展意義非凡。

孩子一生中重要的敏感期有哪些

語言敏感期 (0-6歲)

這是一個年齡跨度最長的敏感期,也是智力發展最重要的表現。

孩子出生後,就像一塊吸收語言的小海綿,會認真地注視着大人說話的嘴形,偶爾會發出幾聲咿咿呀呀。

然後突然有天“火山爆發”,蹦出一串高難度語言,讓大人驚喜無比。

看《爸爸去哪兒》,吳尊的兒子、女兒,陳小春兒子Jasper,小小年紀都能說一口流利的英語,且能和普通話、粵語無縫切換,讓很多被四六級英語折磨過的網友們驚呼,“真厲害,我們咋還不如一個小孩!”是啊,學語言,大人就是不如小孩快!

尤其在語言敏感期內,如果家庭是多語言環境,孩子不但不會混淆,還會學得張嘴就來。但是,在1-2歲孩子語言爆發的關鍵期,家長需要拿出更多耐心和智慧來。比如,閨蜜家1歲半的兒子,正在學話,交流基本靠猜,如果大人猜不對,兒子就會大發脾氣,甚至會打人,很正常。

父母的不理解會讓孩子的行動受限,也會感到孤立無助,很多行爲問題也相應產生了。

語言敏感期,家長這樣做就對了:

1. 多跟孩子說話,多講故事,多給語言刺激和鼓勵,累積自然會有質變。

2. 避免總是簡單地重複孩子的話,要擴充他們說句子的能力。

3. 對說話晚的孩子不要過度討論、嫌棄,否則只會加重孩子負擔。

秩序敏感期 (1-4歲)

朋友說他2歲多的兒子特別任性。

喝水的杯子,必須按照“爸爸的,媽媽的,寶寶的”順序排列,如果誰不小心換了位置,他就會生氣地一次次調整過來;

媽媽下班回家,必須由他親自開門,如果其他人不小心代勞了,就會哭着讓媽媽重進一次;

搭積木,如果不小心被碰倒了,就會大哭不止,拒絕重搭,並歇斯底里地喊“只要那一個”!

有次他實在受不了了,粗暴地踢散了兒子擺好的玩具,兒子像一頭小牛犢撞過來,哭了半夜,第二天就發燒了。“惹不起,惹不起”,朋友說他每天過得戰戰兢兢,簡直“伴君如伴虎”。

孩子這些偏執的行爲,其實就是秩序敏感期在“作祟”。

這個時期的孩子,會認爲和諧的、有秩序的東西會帶來愉悅和舒服感,而一旦秩序和規律被打破,就會讓他們感到焦慮、恐懼、不安,甚至大發脾氣。

秩序感就像空氣,沒有就痛苦不堪!

因爲孩子需要從環境的秩序感中建立起內在的秩序,從而構建各種智能。

如果父母不尊重孩子的這種特殊需要,逼迫孩子接受無秩序性,不僅會成爲他們心理髮展的障礙,也會成爲人格異常的根源。

秩序敏感期,家長這樣做就對了:

1.不要跟孩子“死磕”,不要過多指責,儘量配合。

2.給孩子足夠的耐心和關注,學會必要的安撫技巧。

3.抓住這個時期,培養收拾玩具等生活好習慣。

細節敏感期( 1-4歲)

女兒小時候,我買過兩個凱蒂貓糖果蛋給她。

結果,女兒舉着糖果蛋說:“媽媽,這兩個蛋長得根本不一樣,一隻貓的蝴蝶結上有個開口,一隻貓的鬍鬚短一些……”

我看後哭笑不得!扎心了閨女,生產批次不同導致的印刷問題都被你發現了!

是的,處在細節敏感期的孩子,觀察力“秒殺”大人,他們能一眼看到地上的頭髮,玻璃球裏有幾種顏色,草叢裏藏着一隻小瓢蟲,甚至是地上最小的一個洞,簡直比福爾摩斯還厲害。

細節敏感期的到來,代表孩子智力視野的開啓,也是培養專注力、想象力、創造力的大好時期。

家長千萬不要因爲怕髒、怕麻煩、怕不安全,而勒令禁止。

一旦孩子的探索需求被壓制,就會通過其他不當方式發泄。

細節敏感期,家長這樣做就對了:

1. 不打擾孩子的觀察,這對專注力是一種破壞。

2. 給予更多自由,積極的迴應和鼓勵。

3. 別隨意丟棄孩子收集的小垃圾。

4. 可多玩“找不同”的遊戲,增強孩子自信。

動作協調敏感期(0-3歲)

這是孩子成長中最容易被觀察到的一個敏感期。

孩子努力學習掌控身體,並逐漸獲得平衡的能力。

以前我做幼兒指導師時,遇到一個女孩,明明已經4歲了,可是她不會蹲着。每次去廁所,要麼半蹲着快速解決,要麼讓媽媽扶着。

媽媽很犯愁,不知道哪裏出了問題。深聊後,我發現,問題可能出在女孩小時候的爬行時間不足上。

不要小看一個小小的爬行,它是最能鍛鍊孩子全身協調性的動作。

同時,無論是翻身、站立、還是蹣跚學步,就算是簡單的蹦來蹦去,都需要孩子動用全身的肌肉的協調性和注意力才能完成。

如果家長總是揠苗助長,跳過爬行,着急讓孩子學走路;或怕孩子摔着,總是拉着孩子走路;或總是訓斥調皮的孩子“老實點,別亂動”,都會對動作協調性的發展造成一定阻礙,也會影響左右腦的協調發展。

大動作的協調性發展得不好,會直接影響拍、打、捏、握等精細動作的協調,影響孩子的學習和自信。

動作協調敏感期,家長這樣做就對了:

1. 給孩子提供安全、乾淨的爬行、活動家庭空間,鼓勵孩子運動。

2. 不代勞,不包辦,放手讓孩子自己行動。

3. 多跟孩子一起玩運動型遊戲。

觸覺敏感期(0-3歲)

心理學家常說:“幼兒的智慧在手指上。”

孩子最先用口感知世界,然後通過伸出小手,探索自己跟外界空間的關係,從而滿足心理髮展和智力發育需求。

小區裏有個奶奶看孫女。

孩子4歲了,膽子很小,一條小毛毛蟲都能給嚇哭;性格內向,一碰就哭,根本不能跟小朋友們暢快地玩耍。

我是看着這孩子長大的。

從幾個月的時候,奶奶抱她出來玩,總是裹得嚴嚴實實,緊緊摟在懷裏,口頭禪就是:

“別碰,髒!”

“不拿,不拿,粑粑!”

這樣做,直接泯滅了孩子天然具備的主動個性,也造成了更嚴重的觸覺功能失調。

沒有接觸過經常性的來自外界的刺激,一旦被觸碰,孩子就會特別敏感、排斥,從而大哭或者發脾氣。

這樣的孩子多情緒不穩定,個性偏執,給未來的人際關係和親密關係帶來諸多障礙。

觸覺敏感期,家長這樣做就對了:

1. 給孩子提供安全的探索環境。

2. 提供多樣的拍、捏、插、揉、拼、穿、拔等玩具,幫助觸覺發展。

3. 多做撫觸和按摩,讓皮膚這個最大的觸覺器官充分接受外來刺激,培養安全感。

當然,每個孩子的發育狀況不同,敏感期出現和持續的時間可能會有差異。

蒙臺梭利說:敏感期教育的實質,其實是環境的教育。

無論孩子處於哪個敏感期內,家長一定要提供豐富的學習成長環境。

尊重孩子這個天然的學習者,鼓勵孩子自由探索、勇敢嘗試,適當協助而不是時時、事事幹預。

敏感期是孩子一生僅有一次的特別生命力,別讓它悄悄溜走,但也別讓它被粗暴傷害。孩子最觸動人心、最歎爲觀止的驚喜,從來只獎賞那些有耐心、有智慧的父母。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