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1-3歲 > 幼兒教育 > 未來獲得成功的孩子,都有這個特質

未來獲得成功的孩子,都有這個特質

來源:寶貝周    閱讀: 2.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總有那麼一些人,不管ta說什麼做什麼都會惹來一片罵聲,還很容易被人潑髒水,ta們有一個專屬標籤就是:天生自帶招黑體質。要如何讓我們的孩子遠離這類體質?

之前“馬景濤強吻劉嘉玲”持續佔據熱門話題榜首,現場還原大概是這樣:馬景濤參加一檔脫口秀節目,在與主咖進行例行擁抱的環節中,他抱起劉嘉玲轉了一圈後,在劉嘉玲臉上重重地親了一下,因爲在他心目中“劉嘉玲是永遠的女神”。事後,各大娛樂媒體鬧鬧哄哄,一致認爲這是“強吻事件”。當事人之一劉嘉玲卻淡定表示理解,得體地說:“他是太過緊張,畢竟第一次做talk show,我想他是想有好表現,所以給自己很多壓力。”

同樣是一張嘴,不同的表現,卻起到不一樣的化學反應。與其說區別在於情商,不如說是因爲禮儀修養的差異。

什麼是禮儀修養

所謂的禮儀修養,就是人們通過自身的努力,把良好的禮儀規範標準化作個人的一種自覺自願的能力行爲,它要求人們自覺培養內外和諧的個體氣質,努力調控行爲與情緒。所以,禮儀修養有一個努力克服自身不良的行爲習慣、不斷完善自我行爲的過程,它綜合反映了一個人的內在品格與文化修養。

個人禮儀修養包括了衣着、交往、溝通和情商四方面,其中情商是主要的支撐點,情緒管理起着至關重要的引領作用。

◆ 講究禮儀修養的人,相處起來會讓人感到很舒服,他不會讓對方感到尷尬或者不被尊重、不受重視,他總會理解並照顧別人的情緒和感受。

◆ 講究禮儀修養的人,不會輕易讓情緒影響自己的行爲,遇事不失措、沉着冷靜,即便真的生氣時也能好好說話,對事不對人,不進行人身攻擊,情緒不會輕易影響他的理智。

◆ 講究禮儀修養的人,不會“把自己當別人,把別人當自己”,當得到別人的幫助時一定會表示衷心的謝意,當碰到讓自己不愉快的事情時並也不會一直抱怨。

◆ 講究禮儀修養的人,面對自己不喜歡或者是有過節的人,也不會故意針對、諷刺或者對罵,更多會沉默或視而不見、避而遠之。

未來獲得成功的孩子,都有這個特質

孩子這些缺乏禮儀意識的行爲

因爲年齡尚淺和歷練有限,對於孩子而言,主要是看ta對禮儀的意識,這從生活細節就能有所體現,即便是小尷尬,爸爸媽媽也應當引起重視。

尷尬場景1:親朋好友來訪,爸爸媽媽讓正在看電視的孩子將音量調小些,孩子卻皺起眉頭,說:“你們不會到書房說話嗎?這裏就是看電視的。”尷尬的爸爸媽媽看着孩子,希望用眼神提醒ta“注意”,想不到孩子竟然更大聲說:“你瞪什麼瞪,我看我的電視,又不影響你們!”

尷尬場景2:孩子正在用媽媽的手機玩遊戲,突然電話鈴響起,因爲不想中斷遊戲,孩子將電話掛掉,不料沒過多久電話再次響起,孩子再次迅速將電話掛掉,此時正在幹家務活的媽媽完全不知情,殊不知,這正是公司領導打過來的電話。

尷尬場景3:爸爸媽媽帶孩子出席宴會,席間,孩子總是將自己喜歡吃的菜轉到自己面前,吃花甲螺的時候只夾出螺肉吃,花甲殼就剩在盤裏。

尷尬場景4:爸爸媽媽帶着孩子和朋友聚餐,大夥正吃得興起,孩子突然大聲說:“媽媽,我要拉粑粑!好急!!”瞬間,席間安靜了幾秒,孩子的媽媽紅着臉趕緊放下碗筷拉着孩子上洗手間。

類似的場景,估計爸爸媽媽們都不陌生,也可能還有更多無法盡述的尷尬。如果我們的孩子就是製造尷尬的主角,那爸爸媽媽們就要好好想想法子了。

禮儀修養從幼時禮儀意識開始培養

良好的禮儀修養,需要家長在孩子年幼的時候就開始培養他的禮儀意識,一來孩子讓大人們尷尬了,其實ta是不知道的,因爲孩子都是順心而爲;二來,禮儀修養的提升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要利用時間將意識變成習慣,再進行反覆的優化、強化。

1、培養孩子禮儀意識最佳的時間與場合

6個月大的寶寶,已經開始觀察和模仿成人的行爲和表情,所以禮儀的啓蒙是要從這個時候開始的。對於6個月到兩歲前的孩子,一起生活的親人對他的影響是最大的。所以,爸爸媽媽在這個時候開始,就要讓家人身體力行樹立榜樣,即便是一家人也要用愉悅的聲音多說“謝謝”、“辛苦了”,你們的一舉一動孩子都盡收眼底的。

與孩子行爲最密切的場合無疑就是用餐的時候,在孩子禮儀意識啓蒙期,爸爸媽媽可以充分利用餐桌上的機會,例如:向孩子演示各種餐具的使用方法、怎樣拿調羹和筷子、飯桌上如何進行物品傳遞、餐巾該如何放置、吃東西時要閉攏嘴巴咀嚼食物、嘴裏還有食物時不能邊嚼邊說話、不能專挑自己喜歡吃的菜式吃等等。而且,這些行爲習慣爸爸媽媽要進行反覆的提醒,不是因爲孩子不上心,而是因爲年幼的他們記憶強度尚弱。

2、培養孩子禮儀意識要從生活場景入手

相對於成人,孩子接觸的環境和場景相對固定,爸爸媽媽可以根據孩子平時的生活場景對要注意的禮儀進行分類,一般可分爲:用餐禮儀、電話禮儀、與同伴相處禮儀、禮貌用語四大類。

將禮儀進行分類設定的好處,一來是更有利爸爸媽媽對孩子的教導,場景的設定可以讓孩子更充分理解父母所表達的意思;二來就是便於孩子記憶,當身處熟悉的場景時,孩子能更快地從腦海中調取與場景對應的交際用語。

3、培養孩子禮儀意識離不開案例引導

習慣和意識的培養是需要長時間的堅持而得以形成,當生活中出現無論是正面的還是反面的例子,我們都可以和孩子一起交流討論,讓思想的碰撞深化孩子對日常禮儀的認知。

例如,本文開頭說到的例子,馬景濤作爲公衆人物和成年人,與異性交往的時候要把握好分寸、在公衆場合尤其不能有失儀態;再如,情侶在公衆場合過度親密是不可取的行爲,因爲在公衆場合做出過於親密的動作是對其他人的不尊重。

我們不希望太多的條條框框束縛了孩子的天性,但是,“讓一起相處的人感到舒服”卻是爲人父母要教育給孩子的能力,因爲我們不希望孩子成爲“自帶招黑體質”而影響未來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