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營養食譜 > 百科知識 > 【蛔蟲】蛔蟲病症狀 蛔蟲藥什麼時候吃

【蛔蟲】蛔蟲病症狀 蛔蟲藥什麼時候吃

來源:寶貝周    閱讀: 1.7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蛔蟲是一種無脊椎動物,是現在已知寄生在人體中最大的寄生蟲,多發於兒童,本文爲大家詳細介紹了蛔蟲,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蛔蟲是什麼

1.一種寄生蟲

人的蛔蟲病是蛔蟲寄生於人體小腸內引起的一種常見寄生蟲病,在兒童中發病率相對較高。蛔蟲成蟲呈圓柱形,似蚯蚓狀;蟲卵爲橢圓形,卵殼表面常附有一層粗糙不平的蛋白質膜,因受膽汁染色而呈棕黃色。

2.一種比喻方法

蛔蟲引申意義可以指別人知道對方的想法,如老人說孫子是自己肚子裏的蛔蟲。

【蛔蟲】蛔蟲病症狀 蛔蟲藥什麼時候吃

蛔蟲是怎麼形成的

1.經手感染

小兒生性好動,對喜歡東摸摸、西抓抓,同時又喜歡在地上玩耍,蛔蟲卵很容易沾在手上和指甲內。而且小兒又不易做到飯前便後洗手,有些嬰幼兒還有吮手指的習慣,因此蛔蟲卵很容易被帶進口中,得蛔蟲病的機會要比成人多。

2.食物感染

主要是吃附有蟲卵的生菜、水果,或食入被帶有蛔蟲卵的蒼蠅和塵土污染的食物。蛔蟲寄生在小腸內,擾亂脾胃氣機,吸食水谷精微。

3.呼吸道感染

塵土中的蛔蟲卵可被吸入呼吸道,然後再被吞入消化道感染人體,國外有人調查發現3.2%的小兒鼻內有蛔蟲卵。

4.飲水感染

一些農村飲用水,容易受到蟲孵的污染。有些農村的孩子有喝生水的習慣,因而這也是一條主要的感染途徑。

【蛔蟲】蛔蟲病症狀 蛔蟲藥什麼時候吃 第2張

蛔蟲病症狀

1.腸蛔蟲症

常見症狀有臍周疼痛、食慾不振、善飢、腹瀉、便祕、蕁麻疹等,兒童有流涎、磨牙、煩躁不安等,重者出現營養不良。一旦寄生環境發生變化如高熱時,蛔蟲可在腸腔內扭結成團,阻塞腸腔而形成蛔蟲性腸梗阻,患者出現劇烈的陣發性腹部絞痛,以臍部爲甚,伴有噁心、嘔吐,並可吐出蛔蟲,腹部可觸及能移動的臘腸樣腫物。有時蛔蟲性腸梗阻可發展成絞窄性腸梗阻、腸扭轉或套疊,必須及時手術治療。蛔蟲也可穿過腸壁,引起腸穿孔及腹膜炎,若不及時手術可致死亡。

2.蛔蚴移行症

蛔蚴在寄生宿主體內移行時引起發熱、全身不適、蕁麻疹等。抵達肺臟後引起咳嗽、哮喘、痰中帶血絲等症狀,重者可有胸痛、呼吸困難和發紺。肺部X射線檢查可見遷徙性浸潤性陰影,臨牀上稱爲過敏性肺炎或勒夫勒氏綜合徵。末梢血液嗜酸性粒細胞明顯增多,約10%的患者痰中可查到蛔蚴。

3.異位蛔蟲症

蛔蟲有鑽孔的習性,腸道寄生環境改變時可離開腸道進入其他帶孔的臟器,引起異位蛔蟲症,常見以下幾種:

①膽道蛔蟲症,以兒童及青壯年爲多,女性較常見。誘因有高熱、腹瀉、妊娠、分娩等。妊娠時胃酸減少,膨大的子宮迫使腸道移位,分娩時強烈的宮縮誘發腸蠕動增加,均可促使蛔蟲向膽管逆行。此病發病驟然,右上腹偏中有劇烈陣發性絞痛,鑽鑿樣感,患者輾轉不安、噁心、嘔吐,可吐出蛔蟲。發作間期無疼痛或僅感輕微疼痛。若蛔蟲鑽入肝臟可引起蛔蟲性肝膿腫,必須及早手術治療。

②胰管蛔蟲症,多併發於膽道蛔蟲症,臨牀徵象似急性胰腺炎。

③闌尾蛔蟲症,多見於幼兒,因小兒闌尾根部的口徑較寬,易爲蛔蟲鑽入。其臨牀徵象似急性闌尾炎,但腹痛性質爲絞痛,並嘔吐頻繁,易發生穿孔,宜及早手術治療。

【蛔蟲】蛔蟲病症狀 蛔蟲藥什麼時候吃 第3張

蛔蟲病怎麼治

1.吃藥

治療蛔蟲病一般都是採取吃藥的方式,常用的驅蟲藥物有丙硫咪唑、甲苯咪唑,左旋咪唑和枸櫞酸哌嗪等,驅蟲效果都較好,並且副作用少。

2.手術

如同時存在別的腸道蠕蟲,則應先驅蛔蟲以防成蟲異位移行。爲緩解梗阻併發症,必要時可作手術或內鏡處理。

【蛔蟲】蛔蟲病症狀 蛔蟲藥什麼時候吃 第4張

蛔蟲藥什麼時候吃

1.飯前半小時

一般是在吃飯之前半小時到15分鐘吃,因爲這時候吃的話,肚子裏面基本是空的,藥能直接打到蛔蟲那邊去,避免了和飯的混合而效果減弱。

2.睡前

晚上睡覺之前也可以,也就是晚上十點鐘左右。這個時間點,晚飯早就吃過了,且已經消化得差不多了。這時候吃正趕上蛔蟲最活躍的時候,藥效容易起作用。

【蛔蟲】蛔蟲病症狀 蛔蟲藥什麼時候吃 第5張

如何預防蛔蟲病

1.及時剪指甲

兒童的指甲縫中很容易藏有蛔蟲卵。家長要經常給兒童修剪指甲,教育他們不咬指甲,不吮手指,以免造成感染。

2.培養良好的衛生習慣

培養兒童養成講衛生的好習慣,不生吃未洗淨的瓜果蔬菜,不喝生水,飯前便後勤洗手,不隨地大小便,家長要給兒童修徹底洗曬衣服和被褥。

3.控制傳染源

積極發現、治療蛔蟲病,控制傳染源。特別是在幼兒園,可以採取集體服用驅蟲藥物來進行普遍治療,預防兒童互相傳染。另外,蛔蟲病的重複感染率極高,家長要預防孩子重複感染。

【蛔蟲】蛔蟲病症狀 蛔蟲藥什麼時候吃 第6張

孕前飲食禁忌
飲食常識
美食文化
飲食調理
中醫養生
美食資訊
奶粉知識
四季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