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3-6歲 > 學齡前教育 > 母親的脆弱讓孩子也受累

母親的脆弱讓孩子也受累

來源:寶貝周    閱讀: 2.1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母親對孩子百依百順,過分溺愛,孩子成了家庭中的“小皇帝”,遇到一點小事不順心,或某些要求得不到滿足就大發脾氣、大哭大鬧。不僅助長了孩子好逸惡勞的惡習,還會使他們形成自我爲中心的觀念,大事小事均依賴父母和家人,動手能力比較差,適應能力更差,稍微遇到一點挫折,往往就垂頭喪氣,不知所措。

母親的脆弱讓孩子也受累


  有一位母親,在工作時突然想起孩子清晨上幼兒園時打了幾個噴嚏,她不禁問自己:他會不會發熱,或者是生別的毛病?她越想越擔心,於是馬上放下手中的工作,煞有介事地請了假,並急急忙忙趕到幼兒園裏。結果,她看見孩子正在那兒活蹦亂跳地玩呢!

還有一位母親,從不允許孩子參加學校組織的郊遊活動,因爲她害怕孩子會不慎掉進河裏。

另一位年輕母親的表現更令人吃驚:在夜深人靜時,活潑可愛的孩子早已進入夢鄉,她還是放心不下,睜大眼睛注視着孩子,惟恐孩子在熟睡中突然“死去”!

這些母親也許不知道,她們這種“脆弱”的表現會連累孩子,使母子兩人同時患上一種病――“母子脆弱症”。首先,她們經常性的擔憂會感染孩子,使孩子也變得膽小怕事。其次,她們對孩子的關心面面俱到,無微不至,這樣做的結果是慣壞了孩子,導致他們對家庭,尤其對母親過分依賴,並逐漸形成懦弱、膽怯和憂鬱的性格,不僅獨立生活的能力差,而且難以很好地和周圍人相處。在醫學上,把這種表現統稱爲“母子脆弱症”。

研究和觀察發現。“母子脆弱症”中的母親,大多具有一定的文化知識,甚至有較高的學歷,但常有性格內向、憂鬱、多愁善感、優柔寡斷、患得患失、心理素質不穩定等特點。同時,她們對周圍發生的任何事情都很敏感,而且固執、心胸狹窄,看問題太主觀。她們對醫學知識也是一知半解,似懂非懂,思維較呆板,喜歡鑽牛角尖。這些母親往往對孩子日常生活中出現的一些細微變化大驚小怪、喋喋不休,甚至心神不定、驚慌失措。倘若孩子患了感冒,或有輕度的腹瀉,即使她們明知這是一些小毛病,但還是焦慮不安,惶惶不可終日。不僅不讓孩子上幼兒園或學校,而且腦子裏出現了許多“併發症”:如發熱會不會發展成肺炎,會不會損害大腦、影響智力?腹瀉會不會加重,並造成孩子脫水。是不是應該馬上給孩子輸液……她們忙着翻閱醫學書籍,或到處尋醫問藥,弄得全家人都很緊張。

母親情緒飄忽不定,孩子在成長過程中也必然會受到“感染”。一方面,由於經常處於緊張狀態之中,天真爛漫的孩子會變得膽怯、懦弱、孤僻和乖張,情緒不穩定,心理素質差。另一方面。母親對孩子百依百順,過分溺愛,孩子成了家庭中的“小皇帝”,遇到一點小事不順心,或某些要求得不到滿足就大發脾氣、大哭大鬧。不僅助長了孩子好逸惡勞的惡習,還會使他們形成自我爲中心的觀念,大事小事均依賴父母和家人,動手能力比較差,適應能力更差,稍微遇到一點挫折,往往就垂頭喪氣,不知所措。

防止“母子脆弱症”的發生,關鍵在於母親。因爲她們的一言一行,時刻都在影響着孩子,而且,這種作用往往是潛移默化的。所以,有“脆弱”表現的母親們,應該想方設法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質,通過不斷地學習和實踐,學會用科學的方法培養和教育孩子。母親不能溺愛孩子,對孩子生活中的日常瑣事,要避免過分的關注和擔憂,也不要管束過嚴,應該給孩子留下一些活動的小天地,使他們從小鍛鍊獨立自主的能力。對孩子的關心和照顧要與對他們嚴格要求統一起來,只有這樣。才能促進孩子正常的心理髮育,培養孩子活潑開朗的性格,提高他們對社會和自然環境的適應能力。

學齡前健康
學齡前營養
學齡前教育
學齡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