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3-6歲 > 學齡前教育 > 小孩的時間就是拿來慢慢體驗世界的!給父母的一封信:不要催促孩子成長

小孩的時間就是拿來慢慢體驗世界的!給父母的一封信:不要催促孩子成長

來源:寶貝周    閱讀: 1.7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小朋友實在是太沒時間觀念了,你說該睡覺了,他要再喝口水上個廁所,你說該出門了,他說他還要在玩會玩具,你說放學抓緊回家,他說要去教室裏拿點東西,……做家長的就永遠盯在屁股後面催,有時候催的多了就忍不住要發起火來,自己感受很差,還要影響親子關係。

今天推薦的這篇文章,

深入闡述了孩子的時間觀,

對他們來說,時間就是用來體驗成長的。

而做家長的一旦瞭解了其中差異,

火氣也就能消去一半了。

小孩的時間就是拿來慢慢體驗世界的!給父母的一封信:不要催促孩子成長

01

我算是一個很急躁的人,待辦事項永遠長到看不到盡頭,每個當下都有 3、5 件事情急着做完。

所以我連走路步調都比旁人還快,跟着一羣朋友同事走在一起時,我通常很難跟着大家的步伐緩緩前進,總是快步的走在隊伍最前端。

這樣總是像無敵風火輪在瘋狂轉動的我,很容易被小孩慢吞吞的悠閒動作扯斷神經

洗澡尤其拖拖拉拉,我越催她就越慢,她特別愛挑戰既定行程的時間,晚上 8:30 洗澡,9:30 上牀睡覺,早上 7:00 起牀,明明白白的規定,已經執行多年。

她就特別愛在規定行程的前 5 分鐘找事情做,尤其是那種偏不讓我們中斷的行程。你去中斷她,她就說你不尊重她。你急的發火,她越是拖得自在。

於是,我們倆就很常出現這樣的對話。

「快一點!現在,馬上。我還有很多事情要做」

「你不要催!你越催我越不想做!」

永遠在趕時間的媽媽,每天都在磨練神經的耐受度,深怕一不小心就全扯斷了。

02

後來,不記得從哪裏聽到過這樣的話:

「你不要一直催小孩子快快快,他們就是沒辦法配合你一樣快。因爲,他們的時間,是拿來體驗生活的,而你的時間,是拿來討生活的。」

聽到時這句話時,我就象是腦門被狠狠捶了一記。

是啊,小時候覺得時間流動得好緩慢,不用着急着些什麼,也不用害怕時間不夠。

蹲在路邊細看蝸牛爬上樹幹,就好像可以不慌不忙的看上一整個早上。

跟姐妹吵架,可以躲到房間的角落嘔氣一整個下午,不用急忙着要和好,好似有一輩子的時間可以跟她們耗。

小時候的時間,真的就是來體驗生活的。

用來細看地上磁磚,在腦中把它們倆倆拼再一起,再四個六個八個一數。如果某些磁磚裂了個角,某些磁磚再多了些紋路,這片地磚可能在我小小的腦中,就會幻化成一幅畫。

這時候如果爸媽喝斥:「你在發什麼呆?快點過來,來不及了。」

我肯定會覺得大人的世界好無聊,永遠只有趕趕趕,都看不到地磚上千奇百妙的組合與變化。

小時候我最常被我爸罵「吃飯慢」,那時候我一口飯可以含好久,感受那些軟的硬的黏的鬆的食物,以各種型態與質地在我嘴巴中滑動。

飯含在嘴裏久了會變甜,甜的食物在嘴裏含着則會發酸,非常有趣。我常常這樣含着嚼着餐點,神智就不知道雲遊到哪裏去。通常都是在爸爸的大吼之下才拉回心神,那時就會看到我爸氣急敗壞的臉。他不懂爲什麼我吃一頓飯要吃這麼久,他還有好多事情要去做。

小孩的時間就是拿來慢慢體驗世界的!給父母的一封信:不要催促孩子成長 第2張

什麼時候開始,氣急敗壞的人變成我,有好多事情要去做的人變成我,時間永遠不夠,因此不能好好感受食物在嘴巴里的滋味的人,變成了我?

我這纔想清楚,小孩的時間是用來體驗生活的,大人的時間是用來討生活的。小孩的時間是用來提出問題的,大人的時間是用來解決問題的。

每個人生階段,時間所能替換而成的價值,本來就不一樣。

03

今年我多了一個身份:講師。因爲我轉換於營銷部長、兩個孩子的媽、部落客、專欄作家、講師等身份,產出極高,竟然還可以每天運動,很自然的在第一次公開班講授的主題就是「高效資源管理」。

我在課堂上強調:時間不能被管理,只能被利用。

每個人的一天就是隻有 24 小時,如果你想要有非常好的產出,你不是要試圖去管理時間,而是要試圖管理自己。時間不是拿來管理的,是拿來高效運用的。

而人生中每個階段,時間對我們的意義都不一樣。就我自己這將近 34 年的經驗而言,每 10 年來做分割,運用時間的方式也有起、承、轉、合。

【起 – 小孩的時間用來體驗世界】

小孩的時間是用來體驗生活的。

10 歲以前,小孩不應該乖乖坐在熒幕前看什麼腦部開發 DVD,而是應該跟世界接觸,不停地犯錯、更正,才能學習與成長。

如果你不讓他好好的體驗世界,用他的方式理解身旁的人、事、物,等他再大一點,就沒有足夠的生活體驗來創造與連結。

【承 – 青少年的時間用來了解自己】

10 幾歲的青少年繼續體驗生活,但她們體驗世界的方式轉換了。他們體驗這世界的體制,來思考自己存在的意義,瞭解自己對抗世界的能力。

他們也利用體驗同伴的互動,來認識自己的情緒、瞭解自己對旁人的影響力。他們更深入的體驗這世界,才能更深刻的瞭解自己。

【轉 – 社會新鮮人的時間用來創造】

那 20 幾歲的社會新鮮人呢?

他們對自己、對世界都有了基本的認知,他們的時間開始可以被販賣,他們進入這社會,對於這世界開始有產出、有價值,社會也開始對他們有反饋。

這時期,時間是他們最大的資源,他們應該要積極的「用時間換取金錢」,更要「利用時間加值自己,讓自己更值錢」。

他們投入這世界,也利用這世界給他們的反饋來努力成長。

【合 – 連結人脈與經驗,試圖改變世界】

而到了我現在 30 幾歲的階段,感謝我精實的運用了前幾段時間來充實、加值自己,現在就有足夠的核心能力可以做更大的貢獻,就有足夠的人脈、知識可做快速連結,甚至可以分享經驗給新一代的社會新鮮人,開始提升管理以及教學能力。

我們不再只是單純的體驗、迎合這世界,我們開始想要用自己的能量,改變這世界。

那再下一個十年呢?4、50 歲,是否會開始跟世界妥協?

那麼 6、70 幾歲的時間運用呢?是否又迴歸到好好「體驗」這世界了?

我還不知道,但我很期待每個階段我們對世界不同的體驗。

但我終於學會停止抱怨「小孩總是不把我的時間當時間」,因爲時間對於我們的價值本來就不一樣。

我們現在之所以有能力討生活,因爲小時候的我們用時間來體驗生活。我們現在之所以可以解決問題,源自於小時候的我們提出各式各樣的問題。

我們應該要跟小孩共同成長,帶着小孩體驗這世界。

「教導」是最好的「學習」,我們利用他們的角度,也重新深入的瞭解這世界。

我也因爲小孩體驗這世界的步驟,學着少點急躁,壓抑着不去催促。

學着對孩子說:「慢慢來,我等你」。

學齡前健康
學齡前營養
學齡前教育
學齡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