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寶寶護理 > 母嬰資訊 > 教會孩子這幾點,再也不怕孩子不會處理人際關係啦!

教會孩子這幾點,再也不怕孩子不會處理人際關係啦!

來源:寶貝周    閱讀: 1.5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引導孩子善待他人,其實也是善待孩子自己。無論對自己,還是對他人,她都能夠以不變應萬變,溫和地去解決生活中的疾風驟雨。讓孩子學會善待他人,學會善良,讓他們做一個和世界摩擦最小的人,成爲一個更幸福的人,引導孩子理…

原標題:教會孩子這幾點,再也不怕孩子不會處理人際關係啦!

去公園散步,無意間看到一個小寶寶在奶奶的陪同下正蹣跚學步。

小寶寶咧開小嘴,張開兩個肉肉的小手臂,兩隻小腳有節奏地一前一後慢慢地走動着,頗爲可愛。

等我轉了一圈回來時,卻發現小寶寶哭了起來。原來是奶奶沒有扶好,小寶寶可能是摔到了,只見奶奶伸出手邊摸摸寶寶,邊打地,嘴裏不停說着:“打他,打他。”

這一幕讓我想起了綜藝《做家務的男人》中張歆藝勸婆婆不要打地的做法,深感這位奶奶的做法不可取。

因爲,遇到問題,不把錯誤推給別人,既是一種自省,更是人際交往中的一大智慧。

那麼,對於幼小的孩子而言,父母應該怎樣做,才能夠更好地培養孩子的人際交往能力呢?

教會孩子這幾點,再也不怕孩子不會處理人際關係啦!

01 引導孩子善待他人

作家尹建莉在《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中寫道:

孩子小時候,輕微的磕傷碰疼的事會常常發生,我女兒圓圓當然也一樣。

每當這時,我們教給她善待“對方”。假如小板凳碰疼她了,我們絕不會去打小板凳。而是趕快輕輕地親親她的疼處(據說媽媽的吻止痛效果很好),安慰她“馬上就不疼了,寶寶不哭了”。等她狀況稍好一些時,再像對待她一樣,帶着她給小板凳揉揉疼,告訴小板凳“馬上就不疼了”。

這樣做,不但沒有讓小板凳站到她的對立面,成爲“加害”她的壞蛋,反而使其成爲分擔痛苦的朋友,並讓她意識到“碰撞”是雙方的事,要互相體諒。圓圓去給小板凳揉疼時,也就忘了自己的疼,情緒很快好轉。

由於我們經常這樣做,有一次,我帶她在外面玩耍,她跑着跑着,被不夠平整的地面絆了一下,摔倒了,兩隻小手擦出微微的血痕,疼得大哭起來。我趕快親親她的小手,輕輕地給她吹吹,再給她擦擦眼淚,她很快就不哭了。我要拉她走開時,她居然蹲下身,給摔倒的地面揉揉疼,安慰地面“馬上就不疼了”。

引導孩子善待他人,其實也是善待孩子自己。

一個可以給小板凳揉疼,給地面安慰的小孩,她的內心一定被滿滿的關愛所填滿。

無論對自己,還是對他人,她都能夠以不變應萬變,溫和地去解決生活中的疾風驟雨。

善良的孩子,這一生的運氣一定不會太差。能夠善待他人的孩子,世界一定會對他溫柔以待。

教會孩子這幾點,再也不怕孩子不會處理人際關係啦! 第2張

02 學會理解孩子,孩子纔會理解他人

曾經在公園散步時,碰到幾個小孩一起蹲在地上玩玩具車。這幾個小孩大約一歲半左右,不太會表達,他們的家長陪在身後。

我注意到,有一個小男孩膽子有些小,每次玩具車推到他跟前,他都不敢伸手去拿,然後對面的小孩立馬將玩具車搶了過去,重新又推過來。

如此反覆多次,他的媽媽有點不耐煩。當玩具車再次被推到這個小男孩跟前時,他媽媽抓住他的手,示意他去把玩具搶過來。

可能是媽媽的手捏得有些重,也可能是小男孩不太想要玩具車,沒多久,小男孩竟哭了起來。

對待孩子,許多家長生怕自己家的小孩吃虧,喜歡明裏暗裏地慫恿孩子去爭去搶。

殊不知,很多時候,孩子可能並不對那些爭來或搶來的東西感興趣。而父母的這一行爲,卻教會了孩子如何去鬥狠比倔。

作爲父母,我們在任何事上都要學會去理解孩子,引導孩子學會讓步,學會溫柔地去化解矛盾。如此,孩子就學會了理解他人。

懂得理解他人,是一種難能可貴的品質。

孩子如果從小學會理解他人,以後不論是對朋友,對親人,還是對愛人,他們都能如春風細雨般,溫柔地滌盪所有的不快與不安。

學會理解他人,更好地與人相處,這對孩子未來的人際交往而言,無疑是一大幸事。

教會孩子這幾點,再也不怕孩子不會處理人際關係啦! 第3張

03 強化孩子人際交往中的自信心

以前讀高中的時候,校園裏有一對衆所周知的情侶,因爲他們每天都穿一樣顏色的衣服,不論去吃飯,去操場散步,還是去廁所的路上,二人都結伴而行。

如此吸人眼球的行爲,導致他們班上的老師也注意到了。

於是,每當課間休息我們趴在欄杆上時,遠遠地都能看到有老師走過去,跟他們談話。

而這二人一直表現出無所畏懼的樣子,照樣我行我素,一直到高考結束。

那時的我,雖然聽不到老師跟他們談了什麼,但是我想,他們二人當時除了走在一起,衣服顏色一致,並沒有做出什麼出格的舉動。也許他們正是覺得“清者自清”,所以纔不怕老師的問責吧!

每個人都經歷過青春期,而那些小懵懂只有經歷過的人心裏才最清楚,自己是否有把握處理好其間的關係。

然而,在孩子的人際交往中,早戀問題無疑是家長和老師最爲擔心的問題。每當他們發現一點蛛絲馬跡,都恨不能立即掐斷,縱使那並不是孩子的早戀,他們也“寧可錯殺一千也絕不放過一個”。

這種做法,只會強化孩子的叛逆心理,把孩子引向墮落的深淵。

孩子在家長和學校壓力下,會覺得喜歡異性是不潔的,不道德的,他們就會表面上任性行事,不聽家長的話,內心卻彷徨迷失,自我鄙視。

只有孩子自尊自愛,在青春期和異性交往時覺得坦然、正常,才能產生自信和理性,才能做得端莊自在,纔有自我控制的能力。

因此,強化孩子在人際交往中的自信心,不僅是給孩子吃了一劑定心丸,也是給自己吃了一劑定心丸。

寫在最後:

法國思想家盧梭在他著名的教育論著《愛彌兒》中談到人的道德面貌形成時認爲:

人在開頭的一剎那間,也就是尚處於天真純潔時期所接受的感知,將對他的一生產生不可磨滅的影響。

的確,在孩子最初認識世界的時候,家長應該學會適時引導孩子,讓他們學會更坦然地面對未來。

讓孩子學會善待他人,學會善良,讓他們做一個和世界摩擦最小的人,成爲一個更幸福的人,

引導孩子理解他人,不斷去強化孩子人際交往中的自信心,長大後他們的處事態度會更加自如,人際關係也會更加和諧。

寶寶呵護
生活護理
急救措施
體檢免疫
母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