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學前教案 > 不要像欣賞藝妓一樣對待孩子

不要像欣賞藝妓一樣對待孩子

來源:寶貝周    閱讀: 1.1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一位來訪者告訴我,他小時候喜歡打籃球,每次運動之後身體暢快淋漓。他把這種滿足和快樂跟爸爸分享,爸爸接過話茬鼓勵他說:“打籃球這個愛好很好啊!鍛鍊身體,培養意志力,你要好好堅持下去,打好籃球!”聽完這句話,他感覺身體裏流動的能量一下子堵在了心口,憤怒卻又無從發泄,因爲爸爸沒有說錯任何話。

我的一位朋友小時候彈鋼琴,她形容爸爸看自己彈琴時的感覺:他就像在欣賞自己買回來的藝妓。這個例子裏雖然隱含有俄狄浦斯衝突,但最本質的含義是:父母看不到孩子本身,他們看到的是孩子的功能價值。

不被看見,孩子只是父母表達愛的道具

不是一句指責父母有功利心的話,也許他們並沒有要求孩子必須功成名就。但是,父母能否看到孩子本身的存在,而不是用外在價值去定義物質性的“它”,這一點決定了孩子內心能否直接感受到愛。若孩子本然的存在不被看見,即使父母爲孩子傾注一切,孩子也只是父母表達愛的道具。也許孩子頭腦裏承認父母爲自己付出很多,承認父母很愛自己,但他心裏體會到的卻是一份恆久的孤寂。

猶太哲學家馬丁·布伯說,關係分爲兩種——我與你,我與它。當我放下預期和目的,以我的全部本真與一個人或事物建立關係時,我就會與這個存在的全部本真相遇,這種沒有任何預期和目的的關係,即“我與你”的關係。在馬丁·布伯看來,“我與你”只是生命的瞬間。這種相遇的境界或許太高,作爲普通人,我們至少可以學習做到去尊重孩子是一個獨立的生命,而不是父母的延續,更不是實現父母想象中功能價值的“它”。

打籃球的體驗、滿足和快樂的心情,這些都彰顯一個生命的存在感。而打籃球帶來的功能價值,則是我們頭腦裏總結出來的“它”。 “它”並非不能存在,但如果我們只看到“它”——鍛鍊身體、培養意志力這些附帶的好處,就會聽不到孩子快樂而急促的呼吸,看不見他滿足的表情。孩子由內而外散發的快樂並不能與我們產生共振,那麼我們和孩子就根本不存在於同一個空間。我們睜着眼,卻是全盲。

孩子和父母想象的不一樣纔是常態,如若相同,純屬巧合

有一次,我的朋友去一個男孩家做客,想跟他分享一段經歷。男孩認真地告訴她:“阿姨,我現在在吃棒棒糖,不能聽你講話。”過了一會兒,男孩吃完了糖,過來找阿姨說“我現在可以聽你講話了”,並且很認真地看着阿姨。我的朋友感受到這個孩子有清晰的自我界限,成長得很好,但孩子的父母卻無法接受孩子對他們類似的拒絕。

爲什麼父母經常難以接受孩子有清晰的自我界限?如果我拿起手機打電話,手機顯示“我暫時不想被使用,請過一會兒再打”,那我肯定會把它拿去修理。因爲手機就是一個物,物沒有自己的感受和界限。有多少父母把孩子也視爲物,視爲自己意志的延伸呢?有的大人看到孩子很可愛,衝過去要抱孩子,要孩子跟自己說話時,可曾留意孩子的狀態和感受?他是否願意和大人建立關係呢?

父母一刻不停地焦慮着孩子跟自己預想中的不一樣,爲了避免焦慮,於是用各種手段“修理”孩子,讓孩子按照父母的想象去表現。事實上,孩子是另外一個獨立的生命,和父母想象的不一樣纔是常態,如若相同,純屬巧合。

很多父母會說,孩子應該按照一個正確的人生方式去生活,“我要求他和我想象中的一樣,是爲了他好,是有道理的”。這樣想的父母可以反思一下自己的一生,當你的父母也這樣對待你、要求你時,你活得精彩嗎?你的人生是快樂綻放的嗎?幾乎每個領域最頂尖的人,比如喬布斯、索羅斯等,都有類似的人生總結:成爲你自己,而不是成爲別人眼中正確的你,生命才真正有意義
不要像欣賞藝妓一樣對待孩子

活在外在價值體系中,生命的底色是恐懼

若我們不是從自身的體驗出發去生活,而是活在外在價值體系中,活在別人的眼光中,關係即是物化的。在物化的關係中,生命的底色是恐懼。很多女人在沒有性慾的時候,卻無法明確拒絕伴侶的性要求,如果拒絕,心裏就會產生很深的內疚感。這種心理並非我們一般所理解的“自我價值感低”,實際上,不懂拒絕性的女人也可能是一個很優秀、很自信的女人。問題在於,當她活在女性的角色身份中,而不是作爲一個女人本身的價值存在時,要如何拒絕這種角色身份的最重要的功能——性呢?做個難聽的比喻,再高檔精美的性用品,如果沒有助性的功能,那就毫無價值,該被拋棄了。許多女人在其他方面都活得精彩自信,卻擺脫不了這個最根本的恐懼:作爲女人,你本身的存在沒有價值。

當一個女孩誕生,即使是在一個不重男輕女的家庭裏,女孩依然會感受到父母隱隱的期望——“我家女兒比別人家兒子更有出息”,或者“做一個優質乖乖女,最大的人生目標就是嫁一個好老公”。在這裏,女人的價值要麼是和男性競爭,要麼是以女性身份換取男性的庇護,而她本身的存在是沒有價值的。然而,男性天然地被賦予“傳宗接代,延續香火”等面子上和精神上的價值。當然,這些也是物化的價值,在物化的價值體系中,男性同樣難以找到自我。

我們一路都活在恐懼中:幼兒園時恐懼“不聽話就慘了”,上學時恐懼“成績不好就一輩子沒希望了”,工作後恐懼“表現不佳前途就沒有了”……我們隨着物化的車輪打轉,一刻不敢停,不敢想象“如果我不具備任何功能價值,會發生什麼”。我們是具有功能價值的“物”,還是真正存在的人,取決於我們是否被另一個人飽含深情地看見過。

現在,停下來想一想,如果剝離所有的功能價值,我是誰?我所追求的一切,到底是自己真正想要的,還是被恐懼驅使而追求的?沒有任何外在標籤的我,雙腳是否還能踩在大地上,感受到自己的存在?

看見,是真正的愛。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