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學前教案 > 你的孩子來到這個世界,是爲了改變你(下)

你的孩子來到這個世界,是爲了改變你(下)

來源:寶貝周    閱讀: 6.47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你的孩子來到這個世界,是爲了改變你(上)》

05

0-6歲的孩子用身體反射外在的一切

在兒童發展的0-6歲階段,孩子會去反射出任何他們能夠感受到的東西。他們是通過模仿和這種反射去學習的,但是他們卻是用身體來去表達(而不是語言)。因爲這個年齡段的孩子他們不是一個心理學家,他們的智力發育也沒到到那個水平。他們最先發育的是他們的身體,然後他們開始學習如何讓他們的眼睛和手連接在一起,之後學習如何站立,而這所有的一切都是通過模仿習得的。

你的孩子來到這個世界,是爲了改變你(下)

0-6歲的孩子還有一種學習方式就是環境的反射。

所有外部環境中的一切都可以通過孩子的身體反射出來。所以,當這個姥姥是在感受着恐懼的時候,就算這個姥姥並沒有把這個恐懼表達出來,孩子依然能夠感受到姥姥的這種情緒。或者當姥姥是憤怒的,即使姥姥什麼都不做,孩子也能感受到她內心的這種憤怒。

姥姥經常使用威脅對待孩子,視頻中姥姥對孩子說:“如果你跑出去的話,就會有人來抓你了。”姥姥經常告訴孩子會有不好的事情發生、會有恐怖的事情降臨,而孩子呢?孩子就會威脅回去(孩子也會去威脅姥姥)。孩子對姥姥思維和行爲方式的模仿,身體的反應或者說反射就是孩子拿着剪刀對着姥姥。所以我們說,孩子會反射成人的行爲。孩子會把成人內心深處潛意識層面的東西反射出來,但是孩子的表達方式卻是不一樣的,他們通過身體去表達而非語言。

在中國,因爲一些歷史的原因或者其它的種種原因,人們會有很多的恐慌和焦慮,所以這個姥姥也是非常的焦慮,而這個焦慮就會慢慢的在身體裏面被壓抑沉澱下來。

我的媽媽,是二戰後爲了躲避俄軍的追殺從德國逃離,她有戰爭創傷後遺症。我可以告訴大家,她是怎麼生活的:

有一天,我跟我媽媽一起開車去學校接女兒回家。在開車的途中,我媽媽非常緊張地對我說:“你聽到你的發動機有一些響聲嗎?我覺得你的發動機肯定有問題!我們需要把車子停下來,我剛剛聽到了一些敲打的聲音。”然後她就會說,這裏的交通實在是太糟糕了,如果我們的車動不了,我們就會陷在這裏哪兒都去不了,然後我們就無法到達學校準時接到你的女兒,然後你的女兒應爲沒人來接她就會一個人站在那裏,肯定會很危險的!可能會有人把她接走,她也不知道能夠在哪裏找到你!......

我的母親覺得處處都是危險,她總是不斷地去擔心。比如,鄰居們是怎麼看待我們的?我是不是挺好的?我的穿着得體嗎?孩子們都還好嗎?這個還可以嗎?那個還可以嗎?總是不斷地,不斷地恐懼、不斷地焦慮。那麼孩子們就會反射這些恐懼和焦慮,可能會有一些表現,譬如有入睡困難、沒有辦法安靜下來等等,因爲孩子反射的是你內心深處的想法和感受。

你們看我,好像很強壯,好像什麼都不怕,我可以去處理任何的事情,我非常的好,不像我的媽媽,因爲我的媽媽總是會焦慮所有的事情,但我卻是無所謂的。但是,對於我的孩子,你們覺得他們會怎麼樣呢?是的,她們也有焦慮。

你們會奇怪,爲什麼她們也會焦慮,他們不應該焦慮纔對啊?當我看到我的孩子也有焦慮的時候,我在心裏計劃着,我一定要去修正我可憐的孩子們,我一定要去讀很多的書,我一定要把他們都改好。大家看到沒有?我所表達的是什麼?是的,實際上我所表達的是我自己的焦慮。

我把自己的恐懼和焦慮都統統放在一個盒子裏面,假裝一切太平。直到我有了孩子,孩子來到我的生命中,我看着她,發現她身上有我的影子。我就開始注意觀察她的行爲。

我希望有一個完美的孩子,因爲我是一個心理學家啊!我需要一個完美的孩子,但是她一點也不完美。她看起來很害羞,我對自己說“oh!天哪!她很害羞!她怎麼可以害羞?!” 於是我不斷的把她往前推,我告訴她,不要害羞,不要再害羞了,一切都很安全。然後會發生什麼呢?孩子當然是越來越害羞了。

當你想修正你的孩子的時候,他們的情況會變得越來越糟糕,或者即使現在沒有變的更糟糕,也會在青春期的時候變得更糟糕。當你說,我的孩子就是有這個問題,我一定要去決絕它。

那麼孩子的感受是什麼呢?孩子的內心又是怎麼想的呢?孩子會認爲:“我是一個問題,我需要被解決。”事實上,這一點也不好笑,這是一個悲劇,一個深刻的悲劇。

我的媽媽由於二戰後逃離德國,那麼她是有這種生存的焦慮的——“我必須活下來,我一定要生存下來!”然後她就把她的這種焦慮傳遞到我的身上,我的媽媽總是不斷地告訴我:“你一定要學習的很好!你一定要很成功!你一定要在這個危險的世界裏生存下來!”不斷地強迫我必須這樣必須那樣,那麼她就是給我打了一針叫“焦慮”。但是我的行爲表達方式卻跟我的媽媽有所不同,因爲我真的很不喜歡她,誰會想要被這樣一直強迫、強迫、強迫呢?

那麼,我對待母親的態度就是欺騙,撒謊,在我能夠離開她的時候就選擇馬上離開她。然後找到一個自由的大學,可以放鬆下來,離她越遠越好。但是,那一針“焦慮”卻一直深藏在我的身體裏面。可能上大學的那會兒是藏起來的,因爲大學生活還是挺好的,沒有人強迫我,我喝酒,放棄那些難修的學科而只挑簡單的學科學習,然後我就不能夠去感受到那個焦慮。

然後,我的孩子就來了,一切又回到原點,重新開始。

可能,這種情況不是發生你的身上,但是我們一定要記住:0到6歲,孩子是會反射我們所有的東西的,孩子也會反射幼兒園裏的老師對他們的一些行爲,而且孩子也會去反射那些他們看過的電視。因爲孩子必須得那麼做!因爲他們就是藉此來發展他們自己的。所以你必須去思考和理解,我的孩子反射的是我的什麼呢?

如果孩子去芭學園上學,老師們穿着這些粉紅色的圍裙,傳遞着平靜和溫柔的力量,老師們非常的平和,唱着歌曲,和孩子們一起玩遊戲,孩子們也會反射老師們的平和,從中獲得成長的力量。

06

平靜的力量

卡拉:幼兒園裏的其他的某些孩子,他們可能來自於憤怒家庭(可能他們的家長是非常容易生氣和焦慮的),可能有時候會打孩子或者是做其他的事情,如果在幼兒園裏,一個孩子會去打另一個孩子,那麼老師會怎麼做呢?我需要一個芭學園的老師來回答這個問題。

你的孩子來到這個世界,是爲了改變你(下) 第2張

芭園老師:在芭學園裏,如果一個孩子去打另外一個孩子,通常情況下,我們老師首先要做的就是把兩個孩子分開,然後分別問一下原因。

卡拉:嗯,把兩個孩子分開是正確的。但換做是我,我不會去問孩子打人的原因。因爲6歲以下的孩子還不是一個成年人,他沒有辦法去分析所有這些衝突裏面的原因,如果你去問視頻裏面那個六歲的孩子,爲什麼你要把破壞那些傢俱?那他會不會說,我正在反應我媽媽的焦慮啊什麼的。我相信他其實不一定會知道是這個原因,這個影片中的男孩,他是非常充滿活力的,他希望去跑,希望去扔球,希望跟小狗玩,希望去爬樹,但是現實情況卻是,這個孩子卻只能被困在公寓裏。這個男孩子真的需要很多的大運動,這是他們身體的需要,但是他卻不能這麼做,他會覺得非常非常的難受。

如果你質問打人的孩子爲什麼要打人,那麼他就需要去思考一個原因,到底是什麼原因呢?那麼過了一段時間,他可能就學會了隨便說點什麼,比方說他們曾經聽到過的原因,所以說6歲以下的孩子,你不用讓他說出原因。你可以首先把兩個孩子分開,然後告訴孩子:“我們不這麼做,我們不去傷害對方,我們這個地方是非常安全的”,只是告訴孩子,我們不去傷害對方,這就可以了,不需要解釋。

很多人,沒辦法接受真正的心理諮詢,直到他們21歲以後。也就是說,我們可能要到21歲以後纔可能真正地去反思自己,所以說要求0-6歲的孩子去反思他們自己的行爲有點爲難他們。因爲他們的智力發展還沒到那個程度,所以說,把孩子分開這個做法是非常好的保持平靜的方法,這一點非常好,然後給他們示範應該怎麼做。

我們會給孩子示範好的行爲是什麼樣的:“我們有一雙非常溫柔的小手,我們輕輕的放在這裏。”所以給孩子示範如何用我們的一雙小手,然後他們就知道怎麼去做了。

但是有些孩子可能來自於一個對孩子使用暴力的家庭(家長可能會體罰孩子或者對孩子使用暴力),又或者有些孩子在電視裏面看到了其他的孩子被打的場景。因爲孩子必須去模仿和反射外在環境,所以他們也會打人,然後他們就會被別人說成是壞孩子,當他們被質問你爲什麼要打的時候,他們卻沒有辦法說:“電視裏面也打人啦!”,“我看到奶奶也在打媽媽呀!”,“這個小朋友我實在是太受不了他了!所以我打了他。”我們的孩子是沒辦法這麼解釋爲什麼要打人的原因的。可能我們的老師也不是要求孩子如此解釋的。我只是想利用這個例子來說明。我相信芭學園的老師肯定是做的非常完美的。

當你看到整個衝突發生的過程,你就可以適當地去引導孩子:“他是不是把你的玩具拿走了?(或者是任何導致這個衝突產生的直接原因)”,你可以對他說:“當其他小朋友拿走你的玩具的時候,你可以試試這麼做!然後示範好的行爲(但是孩子肯定會忘記你交給他的方式的),因爲他們沒有辦法記得住。孩子會不會在心裏默唸:“下次出現這種情況,我就要使用老師交給我的新方法,我就要這麼做?”孩子會不會每一次都這樣做呢?因爲對他們來說,老師教給他的方法也不是每一次都管用的。

就好像我們去參加工作坊一樣,你可能被給予了一個解決方案,這個方法可能有的時候也不一定能夠成功,或者這個方法一段時間內是奏效的,一段時間是不奏效的。又或者有的人就是僅僅去參加這個工作坊而已,學了什麼很快就忘記了。這對孩子來說,也是一樣的。

所以我們必須要給孩子一個簡單而且容易操作的東西,如果其他孩子拿走你的玩具,告訴我。或者是其他的一些方式。我們可以不斷地去試驗,包括老師和家長也需要不斷地去試驗,如果老師和家長們,內心能夠很平靜也很堅定清晰的話,她的這些堅定平靜的情緒和感受就會在孩子身上反應出來。

有的時候,可能我們會有一些方法但並不是特別的好,但是你自己非常的平靜,內心也很清晰應該怎麼去做,這樣也是能夠幫助孩子的。

所以最關鍵的就是,我們需要在內心把這個方法清晰化,我們自己的內心必須是非常清楚應該怎麼去做,而不是困惑於某個解決方案的優劣比較。當然我們的老師都是經過了很多的訓練,所以老師內心深處是很清晰如何應對種種情況的發生。大人有了這種堅定而清晰的、平靜的力量,能夠很好地幫助到孩子。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